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軍北歐最大演習出洋相,遇巨浪船隻受傷,多人暈船

美軍北歐最大演習出洋相,遇巨浪船隻受傷,多人暈船

正在北歐參加「三叉戟契約」軍演,向俄羅斯示威的美海軍大出洋相,遭遇大浪,船隻受損,海軍多人暈船傷病。

主角是參加此次軍演的「硫磺島」兩棲戒備群,包括三艘兩棲戰艦:兩棲攻擊艦「硫磺島」、船塢登陸艦「gunston hall」號和船塢運輸艦「紐約」號。他們原計劃從冰島前往挪威,參加北約「三叉戟契約」演習,結果在北大西洋遭遇大浪,「gunston hall」號和「紐約」號被迫返回冰島的雷克雅未克港,因為大浪造成了船隻損壞和一些水手傷病。

根據海軍新聞報告,具體出事的是其中的船塢登陸艦USS Gunston Hall,LSD 44,事發時10月22日晚上的大海上,大浪造成船塢登陸艦搭載的LCU通用登陸艇損壞,甲板豎井也被損壞,被迫返回冰島雷克雅未克港,做進一步的損害評估。

看到友艦的慘狀,隨行的船塢運輸艦「紐約」號也跟著返航,算是一種預防性性措施。

美國海軍歐洲戰區發言人約翰 帕金斯上尉告訴USNI的記者說:除了船隻受損,大浪中少數水手也受傷,不過是輕傷,在接受治療後已經返回工作崗位。

而編隊中噸位最大的船——兩棲攻擊艦「硫磺島」號沒有返航,畢竟塊頭大,耐風浪,繼續前進,去挪威參加10月25日的北約「三叉戟契約」演習。

此前編隊三艘戰艦都在冰島停靠,進行前一階段的演習。因為海浪原因,都已經推遲了行程。根據參加演習的幾名海軍和陸戰隊員向記者透露:其實船上還有不少人生病,估計是暈船鬧的,然後船隻曾試圖改變航向躲避更壞的天氣。「硫磺島」原計劃10月16日開始登陸演習,但被迫推遲到10月17日才參加冰島的登陸演習。而且由於演習區海浪太大,被迫放棄了登陸艇的泛水登陸,而改派直升機的空中垂直登陸。

10月25日之後的「三叉戟契約」演習的科目,將是在挪威峽灣進行海上作戰、兩棲作戰的演習,把陸戰隊員送上挪威土地。

「硫磺島」上的一些軍官跟記者說,海軍和陸戰隊通過此事已經意識到在寒冷的天氣和波濤洶湧的北大西洋,美軍已經缺乏經驗,技藝生疏,因此正在進行更好的風險管理,因為這畢竟是一次演習,不是打仗,不希望任何人受傷。

編隊司令,美軍遠征第二打擊群指揮官 布拉德-斯基爾曼 對記者說:這不是戰爭,我們現在沒有必要做太冒險的事情。他指出,要保持計劃的靈活性,應對天氣和海洋的挑戰。雖然演習方案和計劃已經完成,但誰也摸不準大風和大浪的情況,指揮官必須決定故事否要推遲,甚至取消。

雖然此次「三叉戟契約」演習堪稱冷戰之後北約在北歐的最大規模演習,但已經暴露出不少問題。尤其是今天的美國海軍和陸戰隊員們已經熟悉了中東的沙漠和天氣,對於10月冰島的寒冷潮濕,和鋸齒狀的熔岩岩石還不太適應。

隨著近些年美俄鬥爭的加劇,美軍不得不重新重視歐洲,尤其是北歐,補充官兵們的作戰經驗。這就是「三叉戟契約」演習的初衷。這裡跟波斯灣完全不一樣,必須把艦隊塞進狹窄的挪威峽灣,在大風中出動直升機進行空襲作戰,在狹窄陡峭多岩石的峽灣發動兩棲登陸艇,把陸戰隊員送到北歐群島的小島嶼和岩石上,然後他們在寒冷潮濕的天氣里待上好幾天,還要完成作戰任務。

為此,可以看到,陸戰隊員們穿上了防水透氣的作戰服,帶上了保暖的帽子和手套,還會有特製的白色防寒作戰靴,甚至一人一個巨大的不鏽鋼保溫杯,不知道裡面有沒有泡菊花、枸杞之類的。

不僅僅是陸戰隊員,對於此次參加演習的海軍戰艦和飛機也是,參演的最強兵力是「杜魯門」航母打擊群,海軍官兵們要熟悉穿得厚厚地在刺骨寒風和海浪的飛行甲板上作業,甲板不僅濕滑還容易結冰。寒冷的天氣里,一切都需要準備更長的時間,比如艦載機的發動機啟動就有完全不一樣的寒區流程,需要更多時間暖車。氣墊登陸艇、兩棲突擊車、通用登陸艇都面臨著北大西洋的洶湧波濤和大風,這跟風平浪靜溫暖的地中海和阿拉伯灣完全不一樣。

飛行員們也是,這裡要麼就是極晝,要麼就是極夜,風大,海況高,航母顛簸加劇,一切都要重新考慮。一切都更加困難,而且還要更好地做好人員防護。士兵們都要穿更多層衣服,帶上雨具,上崗之前都要熱身,出去要站穩扶好,風浪很大時甲板作業人員都要當心掉到海里,北大西洋的寒冷海洋里,人在水裡4分鐘就完蛋。

雖然這些裝備和經驗在20年前美軍都具備,但畢竟20年過去了,資深軍官都換了一茬,一切都要重新來,足夠重視,為未來做準備。

該內容為騰訊新聞、天天快報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默虹美海軍學習小站 的精彩文章:

美軍竟用報廢戰機殘骸拼湊新飛機,被將軍痛斥為「怪物戰機」
美軍1.2億美元無人機墜毀,瞞了兩個月,抓緊撈殘骸

TAG:默虹美海軍學習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