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網路時代佛門弘法該不該接地氣?你覺得呢?

網路時代佛門弘法該不該接地氣?你覺得呢?

網路時代佛門弘法該不該接地氣?你覺得呢?

皆仁法師

從一九九八年接觸網路以來,一直就和佛法有不解之緣。等到2009年正式網路弘法以來,又過去了9個年頭。

在這二十年間,見過無數在網路上探尋佛法的人們。而網路弘法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弘法的語言該保持原有的典雅,還是應該接地氣,一直都是兩者相爭不下的議題。

而在網路時代,佛門弘法該不該接地氣呢?

我們知道佛法自傳入中國以來,一直都在接地氣,在和中華文化融合之中尋找創新,而其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弘揚佛法,讓更多人得到佛法的利益。

所以,在唐代出現了俗講這一形式,什麼是俗講呢?也就是等於我們今天的百家講壇,拋去了各種繁複的佛門儀軌和禮儀,用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地形式來宣講佛法,根據各地的情況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講唱結合的佛法宣講方式。當然,這些宣講中,大多以佛經義理為主,偶爾也會插播一些佛經的故事。

唐代俗講流行到什麼地步?曾經到過大唐學習的日本僧人圓仁,在他的著作中記載道:842年正月一日,他在長安,見「家家立竹桿懸幡子,新歲祈長命。諸寺開俗講。」

當時在長安,有奉敕令而舉行一個月俗講的(一年三次,於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長齋月各行一月),也有在各地寺院舉行短期俗講的。

可見,當時俗講的風氣有多麼的普及,從這裡也可以大約明白為什麼唐代高僧輩出了。一出家門不遠就可以接受佛法的熏習,那對佛法的認知度還不唰唰唰地往上拔升嗎?見識過優秀俗講的法師、聽聞過各種佛經義理,那講得差的法師都不好意思登台說法了。你說唐代法師們的水平能不高嗎?

所以說,鑒於佛法歷代以來的傳統,接地氣是必須滴。在網路時代,資訊的更新那可是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都嫌慢啊。如果弘法佛法還抱持著舊有的方式而不思創新,不讓弘法方式更為接地氣的話,那誰還有空去了解佛法是啥呢?

當然,傳統的弘法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培育僧材所必須的,佛門的儀軌也是必須保留的,這是傳承所在。但是,接引初機學人的方法,就需要與時俱進地作出一些改變了。

許多年輕人都是因為網路而有因緣接觸佛法,所以,如何以接地氣的網路語言來宣講佛經,讓更多的人對佛法產生興趣?這是這個時代弘法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大家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這座千年古寺首升國旗,為何會引起那麼多人的關注?
初學佛法的人,應該從什麼地方開始入手?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