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年十幾萬的國際幼兒園,都在學些什麼

一年十幾萬的國際幼兒園,都在學些什麼

前幾天跟一幫朋友聊天,聊起了私校的學費情況,有的說十幾萬,有的說二十幾萬,都聽得我倒吸了一口涼氣,我也曾經在美國給憨憨報過一年的私校幼兒園,學費是1700多刀一個月,一年交10個月學費,總共不到1.8W美元,摺合人民幣大約12W左右吧!國內的學費真心趕超美國了 ...

我也很好奇這麼貴的私立學校到底教什麼內容?又貴在什麼地方?是否值得花這麼多錢給孩子上這麼貴的學校呢?恰好我的好朋友暖暖媽曾經送女兒在私校上了3年的幼兒園,每年學費可是白花花的十幾萬銀子,她對私校的感悟很值得我們參考借鑒的!

(by 暖暖媽)

關注我的媽媽們都知道,暖暖的小班和中班,上的是以培養孩子科學啟蒙為主的中科院幼兒園,屬於一家公立幼兒園。到大班的時候,出於對暖暖英語培養的初衷,轉到了北京一家著名的國際幼兒園。

前兩個月,我寫過一篇關於如何選擇幼兒園的文章《公立?私立?國際?在幼兒園的選擇上,我是這樣做的》,裡面提到了我們現在上的國際幼兒園。有媽媽問價格,的確,正規的國際幼兒園,價格是最大的硬傷,相當不便宜,一年的學費、生活費、材料費加在一起,少說也有十幾萬了。

要知道,我們以前上的公立幼兒園,學費是750元+保育費375元/月,跟這個比起來,一個月一萬多已經是天文數字了。這麼貴的學費,到底每天都會學些什麼呢?是教了多少英語單詞,還是會了多少數字?我們怎麼來衡量幼兒園的價值呢?

暖暖上了一年國際幼兒園,真正讓我心服口服的,卻是這些方面:

1

幼兒園裡從來沒有排排坐

帶暖暖上幼兒園參觀的第一天,我就被這個細節震撼到了。我們小時候都上過幼兒園,那種幾十個小朋友排排坐,背著小手等著老師發糖果的記憶到現在都很深刻。幾十年過去了,雖然大部分幼兒園已經不背小手了,但是一上課,小朋友們在小凳子上坐一排,小手放在膝蓋上整齊劃一聽老師講課的場景還是很普遍的。

到這個幼兒園的第一天,我驚奇的發現,除了吃飯、做手工等必須在小桌上完成的以外,小朋友們幾乎都是不坐在凳子上的。每個教室都鋪著地墊,畫畫、看繪本、遊戲互動,小朋友們都可以隨意地坐在地上或者趴在地上完成。

大部分幼兒園,會要求整齊和統一行動。比如,9點-9點半一起看繪本,9點半-10點半一起搭積木,3點-4點一起畫畫……而這家幼兒園不一樣的是,除了集中課程會系統的學習英語、邏輯、科學等以外,其他的自由時間,孩子們是可以自行安排。

比如,幼兒園有個小圖書館,外教預定圖書館的時段,讓孩子挑自己喜歡的書來閱讀。老師不會規定大家看什麼,以及看書的數量,而是在保持圖書館秩序的情況下,孩子們選擇自主閱讀。通過這樣的方式,老師培養孩子們的自主閱讀習慣。

操場活動的時間也是這樣,外教根據自己班小朋友當天的身體狀況和天氣情況來決定孩子們的外出時間和時長。孩子們在操場也不必步調一致地去集體玩什麼,而是可以挑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和器械來玩,可以三五成群,也可以獨自安靜。老師們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鼓勵他們自己去交朋友,自己解決的玩耍中的問題,孩子玩什麼、怎麼玩、和誰玩,完全可以自行決定。

鼓勵與眾不同、不必整齊劃一,是這個幼兒園的特點。剛開始,我覺得這樣的方式對於孩子們來說,會不會太散漫了?帶著這個疑問,我跟幼兒園的園長聊過好幾次。園長跟我說,這樣的方式,首先是讓孩子們思路開放,對老師不是一味地順從,能夠有自主思考的能力,讓每個孩子展現自己天賦。另一方面,老師們怎麼能安排合理,既保證集體發展的水平,也尊重個性,這也是是非常考驗老師的能力的。

2

老師說:

「不想吃的就不吃。不想睡覺就不睡。」

第二個讓我差點驚掉了下巴的,是幼兒園中午的午餐和午睡。

想想我們在家的教育,如果有孩子不愛吃的菜,家長一定會本著「這個吃了對身體好」的原則,苦口婆心的給孩子講道理甚至各種威逼利誘孩子吃下去。看著孩子一大碗下肚,每天三次的吃飯戰鬥才結束。睡午覺就更是了,孩子死活睡不著,家長一定又是一頓痛批。

這讓我想起一個段子:兩個幼兒園的小朋友的對話,一個說,「為什麼只有小朋友挑食,大人不挑食?」另一個回答:「當然了,大人們不愛吃的東西,他們根本就不會買!」

在這個幼兒園裡,老師從來不會要求小朋友必須吃掉不喜歡的食物。暖暖告訴我,有些她不愛吃的東西,外教老師允許她第一次倒掉,以後再遇到可以不盛到自己碗里,不浪費就行。但是同樣類型的食物,至少要吃一種。

剛開始我也有點不理解,這不是助長孩子的挑食嗎?園長跟我說,「其實不喜歡吃某一種食物,不算挑食。誰都有喜歡吃和不喜歡吃的東西。某一類食物都不吃,這才是挑食。」我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的確,我也不愛吃菠菜,但我愛吃其他蔬菜,這就不算偏食,只有綠葉蔬菜都不吃,才算偏食。我覺得幼兒園的外教尊重孩子這一點,讓我十分欣喜。

午睡也是這樣,如果有小朋友不喜歡睡午覺,她們幼兒園也不會勉強孩子一定要睡覺,可以中午集中一批不睡覺的孩子,老師帶著去講故事,或者搭樂高,孩子不用睡不著還必須在小床上躺著。

這兩個小的細節是能看得出來,幼兒園的西式教育理念,老師非常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不強迫吃飯、不強迫喝水,不強迫睡覺,道理講在前面,讓小朋友自己做選擇,可以說是相當的有人權了。

但據我的觀察,反倒是在這樣被尊重和有選擇權出來的孩子,反而比其他孩子更懂得什麼事情是應該做的。懂得自己作出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孩子從幼兒園時期就得到尊重,對其今後的自信,應該有極大的幫助。

3

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和情商

比學到知識更重要

很多媽媽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會特別關注這個幼兒園會教給孩子多少知識,最後就開始比較誰家孩子幾歲認識多少個字,會說多少個單詞,並且把這個作為評價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

甚至我小時候也這樣。暖姥姥會自豪地到處跟叔叔阿姨們說我5歲就會背40首唐詩,會心算百以內加減法……

而進到這個幼兒園以後,我首先就被暖暖帶回家的課堂材料驚住了。每學期開學的第一堂課,不是英語,也不是數學、科學,而是社區(Community)。

這個「社區」課題,究竟會學些什麼呢?

在這個課堂上,老師找出各種圖片,讓孩子們認識警察、消防員、醫生等職業,並且通過模擬遊戲的方式,教會孩子們這些職業分別都是做什麼的,以及在哪些緊急情況下,可以通過什麼方式找到他們獲取幫助。

再舉個例子,他們有一堂課是認識垃圾分類和回收。小朋友們會從家裡帶來各種不需要的廢品。老師在白板上分別畫出三個不同的垃圾桶,教小朋友們認識和分類不同類型的垃圾。然後小朋友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廢物材料,根據想像力改造成可以利用的玩具。

在跟幼兒園教學主任David的溝通中他告訴我,很多人只關注孩子是否成才,但成才的基礎,是孩子們先要成人,要成為一個具備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合格的社會人。

暖暖剛去這個幼兒園的第一個月,我發現她最早流利的兩句英語是「Could you help me?」和「I don』t like it.」。作為一個從小有討好型人格的人(關於討好型人格,可以看我之前寫的文章《孩子,我希望你不要那麼乖》),我特別欣慰的看到暖暖不管在誰面前,都能勇敢的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而不是一味的忍耐和順從。

外教老師說,相比聽話和乖,她們會更注重孩子完整的自我表達,不論是提要求、尋求幫助,還是表達自己不同的意見,都培養孩子們用語言準確表達出來,而不是逆來順受,或者以哭鬧來表達訴求。

這個學期末,外教對暖暖的評語,其中有一句是:「有時候她很享受獨自玩,更多的時候也很樂於跟很大家分享,積極主動地融入其他人」。這一點讓我十分滿意,我希望暖暖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獨處時能夠泰然自若,也希望她能擁有有共同語言、能夠一起玩耍的好友。老師對她的這樣的觀察,正是我渴望了解的。

4

十幾萬的學費,都學了些什麼?

提起國際幼兒園,很多媽媽會有一個誤區,是不是國際幼兒園只崇尚玩得開心就好,而不主張孩子學習。其實並不是這樣。暖暖她們的幼兒園裡,老師也會教英語、藝術和科學,只不過,形式和內容上,跟我之前想像的有點不一樣。

1.忘掉音標和「I need sentence」

既然是國際幼兒園,一定是全英文的。我給暖暖選外教的時候,基本上更傾向於英文母語國家。這個很重要,因為英語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我的英語說得也不錯,但畢竟10來歲才開始學,而且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出來的,所以到現在也很難形成英語的思維方式。

剛轉到這個幼兒園的時候,我比較擔心暖暖可能跟不上人家的全英文環境。中文助教告訴我,因為孩子的中文思維方式還沒有定型,所以小朋友對英文啟蒙的接受程度,遠比大人要快。

出於對暖暖的擔心,我專門觀察了外教們教孩子學英語的方式。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學英語,學完26個字母,第一件事就是學音標。母音、輔音、雙母音、重讀開音節閉音節……而暖暖的外教告訴我,先忘掉音標,美國的小朋友都是通過自然拼讀來認識單詞的。

小班開始,會先強調聽和說。外教老師設置了各種遊戲,把不同發音的字母和組合貼在地上,給每個小朋友一個小鎚子,然後老師說一個單詞,讓孩子們去尋找這個單詞開頭或結尾對應的發音的字母,找到後用小鎚子敲一下。小朋友們對這個遊戲樂此不疲,老師在教學中也經常反覆,讓他們印象深刻,一節課都是嘻嘻哈哈的,孩子根本不覺得是上課,不經意間,不同的字母和字母組合對應的發音,就熟記於心了。

幼兒園會經常組織家長來園的活動,我發現暖暖班上的小朋友說英語都毫不費勁,表述很自然。我發現老師經常說的一句口頭禪是:「I need sentence.」,因為孩子剛開始學英語,很自然的會以蹦單詞的形式來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會刻意地引導他們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訴求。

這一點我深以為然,孩子們學英語的核心,是培養用英文思考,而不是簡單地讀音標記單詞。

2、 用藝術喂大的孩子,會有懂得審美的內心,懂得自愈

作為一個本科學藝術傳媒的人,我在孩子的藝術啟蒙上有些執念。之前就給暖暖報了鋼琴、舞蹈和美術的興趣班,倒不是想強迫她考級,更是希望暖暖在氣質上和對藝術的感知力上都受到熏陶。

暖暖班上小朋友用樹葉做的恐龍

剛轉過來的時候,老師組織小朋友一起去美術館和博物館參觀。除了課堂上看那些鮮艷的顏色以外,還帶她們看一些真正的藝術作品。參觀的時候,老師不會說這幅畫的作者是哪國人,他多麼著名,而是引導孩子們:這副作品很怪啊?嗯,有的小朋友看出來這是藝術家閉著眼睛畫的,的確如此,抽象藝術很多就是藝術家閉著眼睛用意念畫的,那咱們回去也閉著眼睛畫一幅你們自己喜歡的東西,好么。

看了梵高的《向日葵》

有小朋友回家DIY了一個梵高的向日葵,超級好看

大多數幼兒園的音樂啟蒙,會教孩子們一些耳熟能詳的兒歌。老師對孩子們的要求也是背好歌詞,唱得符合基本的調子,或者一群小朋友唱得整齊,這無可厚非。

但暖暖的幼兒園,從小班開始,老師在講故事,或circle time學習的時候,會用一些經典的古典音樂、世界名曲作為背景音樂。外教說,其實別以為孩子們聽不懂,音樂沒有國界,也不需要語言去解釋,孩子們自然就會在《藍色多瑙河》感受到輕快美好,在《星星變奏曲》中展開夢幻。

美術課、手工課也是這樣,老師不是畫個簡筆畫,然後讓孩子們照著模仿,而是儘可能地提供材料和空間,孩子們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和工具進行創作。有一次母親節,老師準備了很多花瓣,希望小朋友挑出自己媽媽喜歡的花瓣顏色,一起完成了一幅有關愛的拼貼畫。

外教在學期末拿出暖暖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的作品比較,我能夠明顯感覺到暖暖對於線條的掌握越來越熟練,對於顏色也鋪設得很大膽,雖然畫面是歪歪扭扭的,但是老師會強調她在色彩搭配和空間想像力的優勢。

關於藝術啟蒙,有句話我是認可的,也在之前的文章里強調過很多次:真正的藝術和美的東西,能讓孩子培養起持續一生的審美,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讓孩子的內心擁有溫柔的一面,不管未來經歷過什麼,那種美好都會與之同在,溫暖內心,賦予力量,使她治癒傷痛,重拾希望。

3.天文、編程太遙遠?好的科學啟蒙是孩子邏輯思維的核心

記得我們小的時候,整個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只需要學習語文和數學的,連自然也是四年級以後的興趣課,還經常被語文和數學老師霸佔。科學教育,在我們的童年幾乎是缺失的。

暖暖幼兒園的兩個課程細節讓我記憶猶新。

這學期開學,5歲的暖暖在幼兒園開始學習天文知識,是講太陽系的天體運行。那段時間暖暖天天回來念叨Mercury、Venus、Jupiter、Neptune等八大行星的名字,還讓我和暖爸拿著手電筒扮演太陽和地球,她來扮演月亮,模擬行星的自轉和公轉。我們一起大笑著跑啊跑、轉啊轉的場景,讓我記憶猶新。

這讓我想起今年春節我們在美國洛杉磯的格里菲斯天文台參觀時,看到很多學齡前的小朋友也坐著校車來參觀。在國外,簡單的天文知識,包括太陽系、地球的自轉公轉等,已經是學齡前就掌握的基礎知識。雖然看上去對以後的考試沒什麼用,但是孩子們能在生命之初,明白整個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互有聯繫的,明白晝夜交替和四季更迭的原因,這就是最初的世界觀和人文觀。

第二個細節,是關於編程的學習。

提起編程,大家都自然會覺得很高深莫測,自己都不懂,更別說孩子了。其實沒那麼高深,不是只有讓火箭上天的才是編程。編程的核心說到底,就是利用代碼來生成相關的指令,從而對物體進行操控。

暖暖班上玩過一個找朋友的遊戲,一個小朋友扮演主人公,另外三個小朋友扮演小貓小狗小兔子。其他小朋友一起,在一張格子地圖上,幫這個主人公設計路線,指令分為左轉、右轉、直行、後退,要主人公沿著大家設計的路線走到每個小動物打招呼。路線當然不唯一,然後小朋友們再一起幫主人公找到最短的路線。

暖暖剛開始回來給我描述這個遊戲時,我簡直是驚呼出口,「這不就是編程嗎!」真沒想到,連幼兒園的小朋友,也能通過遊戲輕鬆掌握編程的精髓了。

通過這些看似遊戲的課堂,我也慢慢的發現,其實在這些訓練中,真正培養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不由得感嘆,我們經常說的西方教育中盛傳的STEM,其實根本不高深,就隱藏在我們看似無心的日常生活中。

關於幼兒園寫了這麼多,我並不是想說看我多有錢,可以送孩子去昂貴的國際學校。每個人的消費理念不一樣,有的人喜歡買房子,有的人喜歡買包和首飾上,而我更願意把錢花在教育和旅行上。

好的教學方式,並不一定就是貴族式教育。我只想給大家展示我們上的幼兒園最真實的一面。不神秘,也不高貴。傳說中的那些高爾夫、馬術等貴族運動,在我們的幼兒園裡都沒有涉及。

好的教育,是建立在尊重孩子個性的基礎上,同時用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理能力,同時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愛。這才是幼兒園階段應該教會給孩子的。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上這樣的幼兒園,但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即使去不了昂貴的國際幼兒園,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也是值得借鑒的。

憨爸說

認識暖媽和她的公眾號「暖暖媽愛分享」已經三年了。剛認識她的時候,是源於她帶著2歲多的女兒,飛行37次,走遍了8國14省的那篇文章。當時就很震撼,她怎麼可以帶著這麼小的寶寶四處奔波的?後來看她去攀冰山,去跳傘,考潛水證,登頂非洲最高峰5898米的乞力馬扎羅山。一次次地挑戰自己的極限,讓我欽佩不已。

我的骨子裡是工程師思維,工程師比較喜歡按部就班、追求嚴謹和穩妥,這點性格也體現在育兒上。而暖媽的性格和我截然相反,她的育兒風格會更加「犀利」,更加闖蕩。這樣的闖蕩,讓她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人生中,都能擁有一種敢於直面困難的勇氣,和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擁有不服輸的堅強意志、對自己負責的積極態度的孩子,也會用同樣的堅毅、靈活、勇敢、不輕言放棄,去面對將來的學習和生活。

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她的女兒5歲挑戰8-12歲少年組斯巴達競賽,還獲取前5名的成績。

當暖暖媽跟我說她出了一本新書《高效能養育》時,我想到第一時間分享給大家。在這本《高效能養育》書里,暖媽圍繞高效能養育的教養觀念,分別從原生家庭、學會愛孩子、情緒管理、親子關係、為孩子立規矩、能力培養和孩子的社會化等七個方面入手,與大家分享,如何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喚醒孩子的內驅力。探索讓教育變得更加有趣、高效、有用的奧秘,幫父母們打造一套科學的高效養育思維導圖。

所以,我隆重的向大家推薦這本書,希望這本書能夠真正成為幫助在教育焦慮中的父母們,培養出真正善良正直、內心強大、健康優秀、適應未來的孩子。

點擊右下角的閱讀原文,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進入噹噹購買。對了,現在購買,還可以享受噹噹的獨家新書5折預售活動,也就是24.9元就能到手了!

憨爸在美國

矽谷工程師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資源,專註於英語、數學、科學啟蒙,一定讓你腦洞大開喲!

公號ID:hanhanusa

微博:@憨爸在美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憨爸在美國 的精彩文章:

只需幾塊錢預算,隨便練練孩子大腦都會更強悍

TAG:憨爸在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