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攜具的發展歷程及需求

攜具的發展歷程及需求

一名士兵在走上戰場時,除了武器彈藥以外,至少還需要攜帶衣物、被褥、食品和水,以及其他個人物品。這些東西聽起來簡單,堆起來可不少。因此,以背囊為代表的攜具系統應運而生。

冷兵器時代,由於裝備的個性化特點比較明顯加上後勤保障水平低下,談不上制式的攜具,甚至談不上正規的背囊,用一塊布把各種東西包起來背在身上的包袱成為攜具的雛形。隨著武器裝備的標準化,土兵上戰場要攜帶的東西越來越統一,背負的需求越來越一致,制式的攜具系統便產生了。

早期的軍用攜具只是一個背包而已,除了比普通背囊更結實之外,從功能上講只是把東西裝進去背在背上,無更多可說之處。隨著現代軍隊裝備的增加,士兵的負重日甚一日,背具的效率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各種提高效率的設計也都湧現了出來。

首先是開始通過在背包上安裝支架將背具的重量放在臀部,從而減少肩部和腰部的受力。為了更好地適應士兵的體形,高檔的軍用背囊還在背負部位採用了可塑形的材料,能夠在長期的背負過程中,通過形變逐步和士兵背部的曲線吻合,從而使原來主要作用於肩部和臀部兩點的重量散布在整個背上。其次是加寬背帶和腰帶,使其對人體的壓強進一步減小,有的背帶還採用有一定硬度的材料,當繫上胸帶後,背帯和胸帶會形成一個三角結構,使重量進一步分散在整個前胸,避免了軟背帶造成的不系胸帶肩膀疼、系胸帶又會形成一個三角結構,使重量進步分散在整個前胸,避免了軟背帶造成的不系胸帶肩膀疼、系胸帶又胸悶的矛盾。再次是採用模塊化設計,可以根據需要在主包上加掛各種附包,從而更加靈活地適應不同的背負需求。

隨著科技的發展,單兵作戰服裝還會有更大的進步,但由於作戰行動本身的複雜性所導致的矛盾需求,惟有結合國家經濟與科技實力以及作戰特點,尋找不同需求間的平衡,方能得出最合理的解決方案。從這個意義上講,任何單兵裝備都可以挑出很多問題,如果不看具體情況,簡單地將任何兩套單兵系統進行對比都是沒有意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馬來夢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或已退群成癮

TAG:鐵馬來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