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偉大的俄羅斯人」之: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最偉大的俄羅斯人」之: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全文共3121字 | 閱讀需6分鐘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2008年,俄羅斯國家電視台舉辦了一次「最偉大的俄羅斯人」評選活動,列於首位的並非我們熟知的列寧抑或彼得大帝,結果出人意料,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名列首位。涅夫斯基是何人?他又因何成為俄羅斯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對這一榮譽他是否當之無愧?歷史的千年塵沙裹挾著世間眾生百態,最終揭下神秘面紗......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電影畫報

涅夫斯基其人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約1220-1263),十三世紀俄羅斯人的領袖,諾夫哥羅德大公。十三世紀初,東方風起雲湧,鐵木真自稱成吉思汗,率領著蒙古人不斷向歐洲征伐,十三世紀三十年代,成吉思汗的軍隊第一次踏進了東北羅斯,之後蒙古大軍征服了羅斯南部的眾多公國,並佔領了基輔,作為歐亞大陸之間有著獨特文明的基輔羅斯在巨大的衝擊之下,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與此同時,在西方,十字軍佔領並洗劫了君士坦丁堡,推翻了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羅斯處於東西夾擊的危險之下。而在蒙古人踏上羅斯土地的同一年,瑞典人、日耳曼人、立陶宛人紛紛進入羅斯,羅斯岌岌可危。在東、西方同時入侵的歷史背景下,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登上了歷史舞台。

電影《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中的涅夫斯基

1237年前後,瑞典人、日耳曼人等都覬覦波羅的海沿岸地區,諾夫哥羅德面臨著來自西邊強敵的挑戰,瑞典人早已試圖掌握從芬蘭灣到諾夫哥羅德的水路,企圖控制與東歐之間的貿易。1240年,瑞典人在涅瓦河登陸,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帶領著自己為數不多的衛隊迎戰,並取得了戰鬥的勝利,後收復了被日耳曼人佔領的普斯科夫,順利進入了楚德地區。4月,涅夫斯基在楚德的冰面上擊潰了日耳曼騎士團,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冰湖之戰。此次戰役展現了涅夫斯基優越的統帥才能,使他聲名大噪,一度被認為是民族的英雄。但實際上,經常被引作羅斯頑強抗擊西方侵略的涅瓦河戰役和冰湖之戰,其實質是羅斯人同瑞典人、日耳曼人、立陶宛人之間在波羅的海沿岸地區長期衝突與爭奪的具體表現,正如俄羅斯歷史學家薩哈羅夫曾說:「諾夫哥羅德竭力要控制芬蘭東部,瑞典人想控制芬蘭西部,起先羅斯佔優勢,後來在韃靼蒙古征服時期羅斯衰落了。」由此可以看出,羅斯人曾經也侵入過別國的土地。

電影《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劇照

早在蒙古人踏上歐洲土地之時,涅夫斯基的父親雅羅斯拉夫作為最早向其稱臣納貢的王公之一,曾親自到蒙古帝國的首都和林向韃靼宣誓效忠,與此同時,他也同教皇的使者關於同羅馬教廷結盟接受教皇庇護一事進行密談,蒙古人得知了這一消息後,顯然無法容忍。不久,雅羅斯拉夫大公在和林「中毒」而死,史料中並未記載當涅夫斯基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後有何反應,是否有向韃靼討一個說法,反而讓人覺得他忍氣吞聲,無所作為,將羅斯人「血清復仇」的傳統置之度外。其父死後,涅夫斯基成為了王公中最有權勢的人,他所面臨的迫在眉睫的問題是在東西方入侵的局勢下該作何選擇?

電影《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劇照

東方還是西方

對於羅馬教皇提出的結盟,涅夫斯基猶豫不決,曾有過實現的可能性。贊成的王公認為,歐洲是一個統一的基督教世界,他們弱化了基督教不同信仰之間的緊張關係,同教皇結盟後可得到騎士團的支援,從而使羅斯擺脫韃靼的控制與壓迫。持反對意見的人主要來自於羅斯的東正教,他們認為與教皇結盟後東正教將被天主教取代,西方會進一步加緊對羅斯的侵佔,使羅斯喪失獨立性,面臨更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相反,向蒙古人妥協則會保障東正教會的權益,無需抵抗汗國的直接入侵,有一個穩定的東方來保證對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爭奪。涅夫斯基面臨雙重選擇,在反覆考慮,權衡利弊後,採取了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對策,1248年教皇的使者與涅夫斯基見面且希望得到結盟的答覆時,涅夫斯基明確表示了拒絕,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東方的蒙古帝國。

東正教教堂

1249年,涅夫斯基和他的兄弟安德烈一起到蒙古帝國的首都和林,涅夫斯基成為基輔大公且保留諾夫哥羅德,而安德烈得到了弗拉基米爾大公的位子。但涅夫斯基執意留在諾夫哥羅德並沒有去基輔,很顯然,他對自己的大公位子感到強烈不滿。另一邊,安德烈在到達弗拉基米爾之後就採取反對韃靼的措施,推行獨立政策,甚至發起反韃靼的聯盟,在這個關鍵時刻,涅夫斯基做了一件被後世詬病的事,他再一次去了汗國的都城,在他還未返回之時,拔都就派軍隊討伐了謀反的安德烈王公,這次討伐也給羅斯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安德烈流亡瑞典,弗拉基米爾迎來了它的新王公——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有些俄羅斯學者指出,他與韃靼結盟的目的是自私的,完全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不惜出賣兄弟。

不可否認,同蒙古結盟為羅斯商業和宗教自由發展開闢了有力條件。但此後,蒙古人在羅斯建立了一套完備的徵稅制度,對羅斯進行新的登記,確定稅賦數額。諾夫哥羅德人不滿蒙古國對羅斯的統治,拒絕繳納稅賦,涅夫斯基對包括自己兒子在內的反抗者採取了殘酷鎮壓,或割掉鼻子、或挖去眼睛,他的兒子亦被逐出諾夫哥羅德。蒙古人對於登記不能順利實施感到十分不滿,當他們再一次踏上諾夫哥羅德土地時,當地人擔心遭到屠殺,便配合涅夫斯基的衛隊進行登記,但諾夫哥羅德人的反抗從未停止。涅夫斯基藉助蒙古人的力量鞏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正如他所願,同蒙古聯合使他排除了羅斯某些城市的異己,但同西方聯合只會讓這些城市的地位加強,威脅到自己的政治地位。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畫像

褒貶不一的評價

從整體上來看,涅夫斯基在羅斯面臨危險時的外交政策是「在西方加強防禦,在東方尋找朋友」,但關於他的文獻資料很少,就無法全面客觀的評價涅夫斯基的一生。這也是史學家們對他眾說紛紜的緣由之一。俄羅斯眾多人都將涅夫斯基視為英雄,1547年被東正教追封聖徒,將他的外交塑造為俄國外交的典範,1724年彼得大帝指示將他的遺骨移到聖彼得堡,1725年葉卡捷琳娜一世女皇設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最高軍功勳章,1942年斯大林宣布他為民族英雄,2008年被評選為「最偉大的俄羅斯人」。《蘇聯大百科全書》寫道:「亞歷山大是一位眼光敏銳、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 他打破了羅馬教庭想挑起羅斯同金帳汗國交戰的企圖, 因此亞歷山大有功於羅斯, 使之免遭韃靼人的破壞性侵犯」。站在民族與國家的高度,涅夫斯基發展羅斯與外部世界的聯繫,擴大了經濟貿易交往,有效抵制了西方制度、精神、文化的滲透,保持了當時羅斯的獨立性,擊退了歐洲的一系列侵略者,對蒙古的政策,改變了羅斯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流,為鞏固俄國北方領土作出了巨大貢獻,成功保持了俄羅斯的統一,肯定了涅夫斯基對俄羅斯的重大意義。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勳章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雕像

但也有不少學者稱他為民族的罪人,「背叛和出賣了羅斯人民和羅斯的自由......殘酷地扭曲了他們的歷史命運」等等。學者們認為涅夫斯基無論採取何外交措施,都是為了保障自己的地位不受侵犯,他是自私的、冷酷的、妥協的、虛偽的,他可以為了自己的私利並討好韃靼出賣兄弟,出賣羅斯人民。

其實在那個時代,涅夫斯基是根據周圍的世界和自己的經驗選擇外交手段,他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僅僅是選擇了他認為鞏固國土、保衛自己最恰當的方式而已,正如俄羅斯歷史學家戈爾斯基所說:「當這意味著決戰,他就投入戰鬥;當這意味著同羅斯的敵人之一達成協議,他就妥協。」涅夫斯基為了利益同時與東西方展開外交,而這一利益,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地位,同時也保障了羅斯的獨立。至於其人,我們還是應該客觀評價他的歷史作用。他是俄羅斯外交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所以民眾對他及其尊崇,甚至神化。俄羅斯外交部長曾認為,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外交政策為當代開展與東方、西方的交往奠定了基礎,對他的外交政策給予高度評價,這也是涅夫斯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和當代意義之所在。

參考文獻:

1.《在東西方之間》,姚海,《俄羅斯研究》,2010年第4期。

2.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傳的歷史評註》,左少興,《俄羅斯文藝》,2004年。

3.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傳》,(蘇)布羅茨基等編;蔣路,孫瑋譯,俄國文學史,1954年。

·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北京家庭「四大件」的變遷
美軍嘲笑中國士兵不夠強壯打不贏?解放軍:武裝越野跑到你哭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