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易經大智慧:是福還是禍,離不開這個「臨」字,終身研讀!

易經大智慧:是福還是禍,離不開這個「臨」字,終身研讀!

作者:坐照入神

生活,需要一種大智慧,叫《易經》思維,福禍轉換可以明白根源,警醒自己中正平和。福與禍,很多人都有深切感觸。你是否想到,一個「臨」字駕御吉凶禍福?解讀《易經》的「臨」卦,心穩了。

一、每「臨」大事有靜氣,「臨」機能斷。

《道德經》與《易經》相輔相成,有一個核心論斷就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年少無法明白深意,中年無法承受禍患折磨,老年又有幾人能超脫?如果用《易經》解讀福禍,換個角度看,有不同的收穫。

《易經》臨卦講,深通「臨」意,將收穫元亨利貞、大吉大利。

臨卦是兩個陽爻從底層上升,與上面的的四個陰爻互動。如果從福禍角度解讀臨卦,人生變得生動。臨卦初爻:咸臨,貞吉。不知前方福禍如何,一腔熱血陽剛帥氣的初九上場,先調查研究再行動,與六四感應互動,陰陽平衡,不會有禍患,吉祥。

九二爻:咸臨,吉,無不利。有人幫忙真不錯,九二和初九兩個陽爻登場,小團隊成立,現場調查研究,與六五和六四感應互動,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運氣衝天。

三國風雲動蕩,曹操做為新生勢力,剛健有為,他幫助漢獻帝號令諸侯,有很多不服氣的。袁紹帶著十萬大軍進攻許都。當年曹操的手下很多人覺得大禍臨頭,認為袁軍勢不可擋。

每臨大事有靜氣,曹操開始調查袁紹軍情,仔細分析袁紹個性,曹操認為袁紹背著大黑鍋,膽略差、沒品格、不果斷,這些都是老袁招大禍根源。沒什麼好怕他的……

戰爭打響,十萬大軍也不能為所欲為,福禍變化之際,袁紹的謀士許攸居然投奔曹操,他給曹操獻計以輕兵奇襲烏巢可摧毀袁軍糧草。曹操和許攸如同臨卦的九二和初九,與處在六五的漢獻帝互動,一致對外,非常和諧。

曹操果斷帶著五千人輕裝前進,突然進攻烏巢袁紹後勤,燒毀袁軍糧草,接著曹軍又風捲殘雲總攻殺得袁紹帶著八百多人逃生。官渡一戰,讓曹操氣運高漲,福星降臨。如果沒有先前的冷靜,面臨敵軍威壓早崩潰啦。

二、不擇手段做事,如臨深淵。

臨卦六三爻告訴我們 :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

因果律,是自然界強大的動力和準則。當一個人不擇手段爭取成功,以為可以賺取好運時,是危險的『所謂天道好還。三國時,小霸王孫堅得了傳國玉璽,夢想著登上九五皇位。當有人懷疑他偷拿了傳國玉璽,他發誓說自己根本沒拿,否則萬箭穿心而死。得了傳國玉璽不一定是福氣,亂髮誓言詛咒自己很危險。很不巧的是,孫堅夢想的福氣未到,迎來黃祖率領的伏兵,萬箭齊發,孫堅中箭落馬身亡,年僅三十七歲。

三、親「臨」其境,最接地氣。

臨卦六四爻:至臨,無咎。福禍有時因一個人強勢介入又發生轉折。面臨大事時,找方法,找思路,找機遇有利的轉折慢慢來了。

在條件不明朗時,很多人妄想逃避福禍選擇,根本不會深入事發地順勢而為,也不會得到運氣垂青。長坂坡前,張飛面對著曹操大軍大吼一聲,結果曹軍上下都認慫了,掉頭就跑。張飛粗中有細,劉備也算福星高照了。如果換一個人,不是猛張飛這樣的,就是孔明在場也未必處理得更好。

四、「臨」軍對陣,以誠帶兵,以智勝敵。

戰場上福禍瞬息萬變,當年黃帝與蚩尤打仗時,用奇門遁甲術,將戰場的吉凶、生死氣場歸類。後來姜子牙簡化遁甲之術,輔助周武王準備掃平商朝大軍。當時召開了諸侯大會出兵,風刮折了帥旗,大家都認為這是凶兆,是老天示警不宜出兵,軍心慌亂。

姜子牙說,這是吉兆,是天落兵,保佑周軍勝利。於是大軍重拾士氣,果斷出發。姜子牙很善於發揮聰明才智配合周武王,引導局面。如同臨卦六五爻大氣:知臨,大君之宜,吉。用智明才治組織領導,君臨天下指日可待。

周朝建立以後,周武王弟弟周公用敦厚誠實的方法去感動他人,天下大治,周公品德一直影響後世。這就是臨卦上六爻本意:敦臨,吉,無咎。

福禍,用《易經》臨卦解讀,一個「臨」字好生了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許多年後我還會想起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中水滸兩字是什麼意思,歷史上真實的宋江結局如何

TAG:許多年後我還會想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