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印戰爭中國軍隊為什麼突然撤軍?四個原因導致

中印戰爭中國軍隊為什麼突然撤軍?四個原因導致

原標題:中印戰爭中國軍隊為什麼突然撤軍?四個原因導致


1962年中國軍隊以4萬多人打敗了印度了30多萬人,取得了對印自衛反擊戰的勝利。在中國軍隊攻到離印度首都不遠的地方然後宣布撤軍。中國軍隊為何在這個時候選擇撤軍,這讓很多人都不是很理解,但是如果仔細研究一下當時中國的國內外形勢,中國的撤軍其實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因為必須從大局著想。


中國軍隊在1962年打敗印度之後主動從傳統邊界線上撤回境內20公里,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當時中國面臨四種危險。第一個危險就是後勤保障非常困難,如果把中國的4萬大軍放在內地那麼對於後勤部門來說沒有什麼壓力,可是中印邊界地區都是幾千米的高原,無法依靠飛機火車進行運輸,給養有多困難可想而知。



第二個危險就是中國需要面對美蘇壓力,當中印戰爭爆發之後,美蘇無一例外都支持印度,如果中國繼續推進到印度內地,那麼印度在美蘇的支持下可以進行長期的戰爭,但是中國卻不行。而且當時中蘇交惡,繼續交戰有可能讓蘇聯找到入侵中國的借口。第三個危險就是中國的核設施可能遭受美蘇打擊,當時中國正在推進核計劃,在這個時候撤軍有助於讓中國核計劃降低到最小風險,因為戰爭時期美蘇對中國核設施的打擊可能性要大於和平時期。


最後一個危險就是中國需要打破國際封鎖,爭取和平發展經濟。1962年的中國剛剛經歷了三年困難時期,而且同時與美蘇兩大集團交惡,中國急需擺脫當前的孤立狀態,所以需要停止戰爭爭取其他國家緩和關係。基於以上四個原因,中國雖然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取得勝利的情況下選擇撤軍,是一種大局戰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小懶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印戰爭:就這點戰鬥力?大批穿著睡衣的印軍成為我軍俘虜
中越戰爭:解放軍從戰俘獲一軍事機密殲滅越軍一個營

TAG:覃小懶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