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魯智深憑什麼跟宋江叫板?因為他知道宋江軟肋

魯智深憑什麼跟宋江叫板?因為他知道宋江軟肋

文/主任

在任何一個組織和江湖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講規矩。所謂的規矩,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必須要知道誰是話事人,誰說了算,你在裡面是什麼位置,你有多大影響力,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該說什麼話。

對於曾經當過提轄官,在官場混過的魯智深來說,他不會不懂這個道理。在二龍山,他是排行第一的老大,所以楊志和武松孫二娘等人都要聽他的話,這是規矩。但上了梁山之後,他只是一個步軍頭領,在梁山也僅僅是排行十三,前面還有很多人在影響力和地位能力上都超過他,在梁山的權力和根基也超過他,他也知道這個現實。

如果他是一個稱職的或者圓滑的部門領導,他就知道該怎麼去做,做得好,就像水軍老大李俊那樣,面對所有的事情,看破不說破,做了貢獻也不張揚,深藏功與名。但這恰恰不是魯智深的性格。

魯智深雖然懂道理,但是性格卻一次次將他置於危險境地,他看透就要說破,不然就忍不住,不管對方是誰,哪怕是宋江,他也不管。作為一個部門領導來說,直接和集團老大對抗,這是非常不明智的舉動。

問題是,魯智深明明知道這樣不好,明知道這樣可能對自己帶來麻煩,造成了自己和梁山主要領導人的對抗,這樣自己的日子肯定會不好過,說不定對方找准一個機會就可以給自己戴上一頂帽子,穿上一隻小鞋,但為何魯智深還是這麼去做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魯智深摸准了宋江的命門和尺寸,他知道宋江怕什麼,他知道宋江的軟肋所在,只要牢牢把握住這一點,那麼在彼此的鬥爭中,魯智深就能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那麼宋江的軟肋到底是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宋江和其他梁山好漢是不一樣的,他胸懷大志,起碼是有家國情懷,希望有一天能憑藉自己的能力去許身報國,干出一番事業,所以他用盡一切辦法,付出很大代價在梁山兢兢業業工作,團結所有能團結的力量,目的就是為了藉助梁山這個平台,幫他實現招安夢想,從而能夠曲線進入朝廷為官。

對宋江來說,梁山這個平台,就是他全部的資本,再說通俗一點,那就是梁山這群人才是宋江的底牌。

而恰恰魯智深深刻地把握住了這一點,他看準了宋江最大的擔心,所以在梁山菊花大會上,魯智深才敢提出來,招什麼安,大不了兄弟們們散夥。

可以想像,當魯智深說出大家散夥這兩個字的時候,宋江內心是何等的害怕,散夥,就等於是動搖了他的根據,是釜底抽薪,所以正是因為魯智深有讓梁山散夥的本事,宋江才不敢對他下手,這才是關鍵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宇看水滸 的精彩文章:

按照王婆所說標準,梁山只有燕青能和西門慶相比
為何說祝延平扮演的武松比丁海峰更有殺氣

TAG:宇宇看水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