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入冬前,血液粘稠的人,這5種表現,若佔2個以上,小心血管堵塞

入冬前,血液粘稠的人,這5種表現,若佔2個以上,小心血管堵塞

隨著氣溫下降,即將迎來冬季,很多人都知道,冬季,是心腦血管高發階段,尤其是血液粘稠、有高血壓、或高血脂的人,更應謹慎!

60歲的老王近期總是感覺身體乏力,想打盹,總是有一種睡不醒的感覺。一天清晨,老王突然間感覺左半身活動不太正常,剛要喊人,就昏倒了。

隨後,被120送往醫院,經檢查後,確診為腦梗死,幸運的是,送來的及時。

醫生及時用藥溶栓,暫時脫離的危險。

血液粘稠,是一種血液形態表述,血液中「有形」成分增多,血流阻力增加,就會導致血液流速減慢。

血液粘稠,可經血液流變學檢查進行確診。此時,若體型偏胖者,建議檢查一下血脂,篩查是否有高血脂症。

切記,血液粘稠的人不一定血脂高,要通過血脂檢查來診斷。


入冬前,血液粘稠的人,這5種表現,若佔2個以上,小心血管堵塞

表現一:哈欠連天、嗜睡

當腦血管出現堵塞時,腦部供血、供氧不足,就會出現嗜睡、哈欠連天的表現,這時,要警惕腦梗死。

臨床上,約80%的患者在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連天的現象。

表現二:四肢麻木、無力

當四肢麻木、無力時,可能是下肢靜脈血管發生堵塞,導致血液循環變差,供血、供氧不足。

若膽固醇高,聚集在肌肉中,可能會出現肌肉收縮,出現抽筋、疼痛的表現。

表現三:胸痛、胸悶

當出現一過性的胸痛,且一次比一次厲害,胸痛明顯增多,就要警惕心絞痛、心肌梗死發生。

若出現胸悶、呼吸不暢,也可能是肺部血管堵塞,及時送往醫院,影響氧氣攝入,其致命率更高。

表現四:頭痛

突然間感覺頭痛劇烈,伴有頭暈,可能是腦血管堵塞了。

若伴有抽搐發作、頭部外傷史,或頭痛的性質、部位、分布等突然發生了變化,甚至咳嗽用力都會加重頭痛,及時到醫院就診。

表現五:下肢出現水腫

兩隻腳或兩隻腿出現水腫,若兩側水腫程度不一樣,可能是下肢靜脈血栓。

若一隻腳出現水腫,同時伴有氣喘、呼吸困難,可能是肺部血管堵塞,要警惕。


血管堵,難長壽,做個測試,看看堵沒堵?

做法:

平躺在床上,將雙腳太高至45度左右,計時30秒,然後觀察自己的兩條腿。

分析:

若有一條腿蒼白,甚至有點蠟白,感覺腿的皮膚有點透明狀,等腳拿下去,恢復正常坐姿,這條腿會發生潮紅,就說明這條腿已經發生了缺血癥狀,血管已經堵塞!

養好血管,防堵塞,入冬前,做好4件事:

第一:多飲水,改善血液粘稠狀態

水,堪稱「萬能」稀釋劑,可稀釋血液,預防血液粘稠、血栓形成。

人體經過一宿的休整要消耗大量的水分,早上醒來,刷完牙,及時補充一杯水,能快速稀釋血液,沖刷血管。

兩餐之間,一杯養生茶,降脂、改善血液粘稠狀態。

荷葉苦丁茶——非常適合血液粘稠的人泡水喝

配方:取荷葉3克、小葉苦丁3克、蒲公英葉7克搭配製成荷葉苦丁茶,每天2-5克,熱水沖泡。

荷葉,含有生物鹼、黃酮類等成分,生活中常用於瘦身、減肥。研究發現,有降低血清中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

同時,荷葉水煎劑有降低全血比粘度、紅細胞比容,從而改善血液濃粘狀態。

小葉苦丁,含黃酮類、多酚類等成分,研究發現,小葉苦丁水提物可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的量,對高脂血症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同時,還可降低肥胖指數,有助於減輕肝臟脂肪堆積的程度,從而有一定保肝作用。

蒲公英,是一種葯食兩用的植物,有消炎抗菌作用,研究發現,蒲公英有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第二:合理飲食,減少脂肪攝入

飲食上,三餐宜清淡,以素食為主,粗細糧搭配。

多吃些利於降脂的食物,如芹菜、胡蘿蔔、山楂、紫菜、海帶、玉米等。

同時,也要控制動物內臟、肥肉等攝入,減少膽固醇、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預防血管粘稠。

食用油搭配食用,營養素攝入均衡,利於血管健康。

將富含亞麻酸的蘇子油、富含油酸的橄欖油、富含亞油酸的大豆油,按1:2:2比例搭配,每天食用25-30克。

其中,蘇子油富含α-亞麻酸,是現代人嚴重缺乏的營養素之一,且是人體必需脂肪酸,要從食物中攝取。

蘇子油,來自植物紫蘇的種子,經冷榨後得到,含不飽和α-亞麻酸含量可達67%左右,是目前含α-亞麻酸含量較高植物油之一。

研究發現,α-亞麻酸進入體內會分解EPA,而EPA被稱為「血管清道夫」,能促進血液內的脂肪轉運,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肪白膽固醇等「壞的」代謝出體外,調節脂質代謝,預防血栓形成。

第三:經常鍛煉,促進脂代謝

慢跑、走路、游泳等有氧運動,可有效地促進脂代謝。

運動還可促使血液的流速加快,促進身體新陳代謝,預防血液粘稠。

其中,慢跑,是簡單方便的運動之一,還能讓心情變得更加輕鬆、愉悅。長時間的慢跑,能消除急躁的情緒。

每天慢跑30分鐘,有助於體內分泌一種類似嗎啡的物質,改善心情。

第四:重視體檢,做好預防

50歲後的人,建議每年檢查一次血脂、血糖、血壓等基礎檢查,了解身體狀況,是否有基礎疾病。

此外,要通過血流變檢查,了解血液粘稠程度,知道血液流動性。

若發現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流動性會變差,這時,要警惕血管疾病,預防血栓形成。

推薦2個小動作,堅持做,可促進四肢血液循環!

動作一:轉腳腕

站著時:可一隻腳支撐身體,另一隻踮起腳尖,順逆時針各旋轉300下。

坐著時:上身直,腳腕由內往外轉300下,再由外往內轉300下;

躺著時:上身直,膝蓋微彎易著力,腳腕由內往外轉300下,再由外往內轉300下!

註:轉腳腕,根據自己的情況,「三選一」就可以。

動作二:轉手腕

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兩手先側平舉,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雙手手腕同時由內往外轉300下,再由外往內轉300下,每轉盡量周全圓滿,緩緩轉動。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小霞老師 的精彩文章:

秋天用蒲公英泡水喝,一個月後會有5大變化,謹記有「三不喝」!
肝臟受損,有3處會異常!少食三物、多做三事,肝會越來越好

TAG:營養小霞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