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奔向海陸豐首個師部舊址——下可塘(組圖)

奔向海陸豐首個師部舊址——下可塘(組圖)

原標題:奔向海陸豐首個師部舊址——下可塘(組圖)


1927年12月19日,廣州起義失敗後,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全體將士在師長葉鏞、副師長宋湘濤的帶領下,自廣州郊區花縣從紫金南嶺繞道五華縣,再經平東鄉抵達海豐縣城東郊。在東江特委書記彭湃等領導人的歡迎下,紅四師1200位將士在軍號聲中,列隊抵達海豐縣城。


師長葉鏞


當晚,東江特委和海陸豐蘇維埃政府在紅場舉行了4萬多人的歡迎大會,儀式十分隆重,師部軍樂隊奏起《國際歌》。彭湃在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說。翌日在海陸豐蘇維埃政府的主持下,紅四師和紅二師在紅場勝利會師(注1)。


1928年1月5日,紅四師1200多位將士行軍進駐可塘區下可塘村。由此,該村成為紅四師抵達海豐縣的第一個駐軍地點。


下可塘葉氏宗祠


下可塘村內有一座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建置的葉氏「九包五」大門樓,裡面前後兩進一天井各五間正厝,左右兩邊橫厝各九間,面積共5000平方米。巷內有兩個水井,四周有2.5米高的圍牆。門樓外各有向東向南以及向西三條通道,連接通往可塘墟和通往青坑墟的大道。圍牆外有書院空地,便於部隊的紮營守護和轉移。且是可塘區農會會長葉光聚族而居的葉姓大厝,群眾基礎好。葉鏞師長遂決定將師部設在下可塘村。葉鏞師長、王侃予黨代表、袁裕(袁國平)參謀長與四師一團黨代表徐向前等紅軍首長,在東江特委委員、可塘區農會會長、赤衛隊隊長葉光,以及赤衛隊黨代表吳禮式的陪同下,駐進葉氏「九包五」大門樓。故此,可塘鎮下可塘村成為紅四師奔向海陸豐的第一個師部舊址。



可塘區農會會長葉光烈士


紅四師駐進下可塘村的四天期間,主要的工作日程是:1月6日,彭湃抵達下可塘村主持「歡迎朝鮮同志大會」,會後接見隨紅四師到達海陸豐的越南洪水(時任連長),朝鮮金山、崔庸健、咸聲、李彬、金秉炫、梁道夫等17名外籍同志。徐向前後來回憶說,紅四師進入可塘墟時,受到廣大群眾的夾道歡迎。「群眾聽說我們是從廣州下來的紅軍,熱情萬分,家家讓房子,燒水做飯。雖然語言不通,但人們打著手勢表示對紅軍的熱愛。」原紅四師四團戰士、建國後擔任過民政部長的程子華曾深情回憶說,「蘇區的群眾畢竟不同,我們每過一個村子,他們都是敲鑼打鼓,送水送飯,使我們感到真像到了家一樣。」

1月7日,在東江特委書記彭湃的主持下,紅四師黨委在下可塘村召開了第一次黨員大會,全師與會黨員約300多名。會議總結了紅四師成立以來的經驗教訓,批評了不團結的現象。大會改組了紅四師師部和師黨委機構,選舉了新的師委會,決定任命葉鏞為工農革命軍第四師師長、袁裕為師黨代表。由於原參謀長王侃予(兼政治部主任),調往剛成立的東江特委任軍委會書記,因此,師參謀長餘缺,調徐象謙(徐向前)繼任。並任命陸更夫為師政治部主任。第四師下轄三個團。第十團團長白鑫,黨代表徐象謙(兼);第十一團團長趙希傑,黨代表繆雲人;第十二團團長饒壽柏,黨代表陸更夫。同時成立紅四師黨委會,選舉袁裕為黨委書記;唐維、唐嵩、袁裕為常委;白鑫、龍子仁、劉校閣、王若水為委員。會後,紅四師派出部分將士充實東江特委和海豐縣委的地方幹部力量,如師醫務處長賀誠,擔任海豐蘇維埃政府衛生局長;金山擔任東江特委組織部兼東江黨校教官,咸聲、張北星等任東江黨校校委,梁道夫、金秉炫、李彬等任黨校教官,其他朝鮮友人繼續留在四師參加軍事指揮和參謀工作。當時全師武器裝備有步槍、機槍及土槍等1000支,是海陸豐蘇維埃政權兩支主力部隊之一。


1月8日,彭湃根據廣東省委的指示,召開紅軍下一步開展軍事行動的戰略會議,擬定東江大暴動計劃。決定紅二師和紅四師分成兩路推進,一路由董朗、顏昌頤率領紅二師四、五團北上向紫金、五華髮展;另一路由彭湃直接指揮舉行東進,帶領紅四師第十一、十二團向普寧、惠來發展。紅四師第十團則留駐海豐縣城,以對付蠢蠢欲動的惠陽平海蔡廷輝保安隊,保護成立不久的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會議制定了進攻潮汕國民黨統治區、擴大蘇維埃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方針。隨後在紅四師葉鏞師長和袁裕黨代表的主持下,在葉氏宗祠舉行了紅四師與海豐赤衛隊攻佔陸豐縣城的聯席軍事會議。出席會議的有紅四師各團團長、黨代表,東江特委委員和海陸豐蘇維埃政權的負責人,還有縣蘇維埃軍委委員、赤衛隊隊長黃強,縣蘇維埃政府委員、可塘區赤衛隊黨代表吳禮式,東江特委委員、可塘區赤衛隊隊長葉光等。會議決定由葉光帶領可塘區500名赤衛隊員作為紅軍嚮導,於1月8日聯合進攻陸豐縣城,鎮壓陸豐白旗隊的叛亂。


是日下午,彭湃、葉鏞親率紅四師11、12團兩團主力約800多人出發,離開下可塘村葉厝大門樓。在六區赤衛隊的嚮導下,邁開了紅軍向潮汕東進的第一步。當晚,在葉光和赤衛隊員的配合下,紅軍主力攻克了陸豐縣城,一舉平定了陸豐「白旗隊」之亂。葉光遂帶領九區赤衛隊返回海豐,當晚在可塘墟內召開盛大的慶祝會議,熱烈慶祝工農紅軍紅四師攻克陸豐縣城,取得東進的第一場勝利。


本文參考資料:


1、葉光烈士之子、時任可塘區兒童團團長、抗日離休幹部葉英文口述資料;

2、周鐵忠《戰鬥在海陸豐的幾個片段》,載《彭湃研究叢書》「創建海陸豐革命根據地(下)」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3、王備《關於海陸豐蘇維埃政府成立之前後及其影響的報告》;


4、徐向前《奔向海陸豐》、《彭湃與紅四師》;


5、《海豐縣軍事志》蘇維埃軍事活動·紅四師戰鬥歷程;海豐縣軍事志編纂委員會。

6、《彭湃研究叢書》第一卷《彭湃年譜》葉佐能編。中共中央出版社。2007年8月。


7、《彭湃研究叢書》第三卷《彭湃研究史料》葉佐能編。中共中央出版社。2007年8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紅網 的精彩文章: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5周年暨《毛澤東:憂患百姓憂患黨》《毛澤東讀書生活十二講》《毛澤東晚年讀書研究札記》出版座談會(組圖)

TAG:中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