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智能手機全球「退潮」 VR/AR提供新視角

智能手機全球「退潮」 VR/AR提供新視角

眾所周知,經過過去幾年的快速發展,當下手機市場幾乎接近飽和,相關企業在差異化競爭上很難再出大招。但VR/AR技術的出現,無疑讓手機企業看到了新的希望。那麼,VR/AR技術將會為手機帶來怎麼樣的全新體驗呢?

自2011年起快速崛起,截至2017年中國移動網路經濟營收規模已達10487.8億元,其中智能手機發展迅猛,成為快速成長的產業之一。但從2017年開始,國內外智能手機產業均出現了「大退潮」現象,不僅出貨量呈現負增長趨勢,不少相關製造企業的多項關鍵指標也大幅下跌,尋找新的增長點成為了業界共同面臨的問題。

智能手機市場呈現下滑趨勢

經過連續多年的快速發展後,智能手機產業在規模增速等方面出現了重大變化。隨著存量市場的日益成熟,新興市場增量開拓逐漸趨緩,智能手機市場開始步入「零增長」和「負增長」時代。

從全球範圍來看,近年來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速出現了持續下滑,並於2017年首次出現負增長,下降0.1%。據GFK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2%。

反觀中國市場,由於智能手機普及度已達到高點,移動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換機潮臨近結束,國內智能手機市場規模增速自2014年起便已呈現出放緩態勢,2017年國內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較2016年下跌4%。

中國乃至全球市場出現「退潮」原因,主要是產業整體創新乏力,缺乏重大痛點創新。儘管像是全面屏、快速充電、指紋識別、雙攝像頭、防水等局部熱點創新不斷,但很少有重大突破性、顛覆式的革新,只能在較短時間內掀起購買熱潮,卻不能長期吸引住消費慾望。

另外,我國智能手機企業前些年的發展大多走跟隨模仿之路,由於缺乏真正的產品定義能力和產業鏈話語權,極易造成產品銷量快速下跌。此外,全球市場日漸飽和,國內產品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優勢以獲取海外市場主動權,所以海外開拓難度加大。同時,知識產權專利糾紛日益增多,國內中高端品牌若想真正進入北美市場仍面臨困難。

VR/AR技術與手機相結合

面對趨於飽和的全球市場和更高的消費需求,一味模仿終究不是出路,國內廠商若想打破禁錮,必須走上自主創新之路,而VR/AR或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

當前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各家廠商都在尋找差異化的亮點。而VR/AR的意義在於,打開了另外一個維度的空間,從交互方式看,是從一維文字、二維圖片到三維影像的進化。這對於手機升級而言,是一個新的視角。

其實,當下已經有不少智能手機開始具備VR/AR功能,比如AR購物,通過軟體可以將想購買的物品以虛擬成像的形式放置在計劃放置的地方,並根據需要任意調整擺放角度,從而在下單前更為精準地判斷是否合適和是否購買。

比如今年華碩在台灣悄然發布的新機ZenFone Ares便是主打AR和VR技術。可以說是,VR/AR技術與手機的結合,不僅解決手機行業的發展瓶頸,也有利於提升人們對VR/AR的認知,反過來助推VR/AR終端設備的大規模普及和應用的延伸。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正如其他創新點一樣,目前VR/AR與手機的結合還處於初期探索階段,並沒有成熟應用。一方面是由於VR/AR還面臨諸多技術難題,從技術積累到產品落地、從市場培育到批量出貨,還沒有較成熟的產業鏈;另一方面,手機與VR/AR的結合雖然是一個不錯的點,但具體融合情況以及後續的發展前景還有待考察。因此,在研發過程中,國內企業應避免因過度渴求創新而盲目跟風,浪費產業資源,還是要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出發,尋求適合自己的創新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飛行汽車受「眾星捧月」 普及商用需突破這些障礙
數字經濟成全球競爭新高地 加速發展需雙管齊下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