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解答:衛青迎娶「寡婦」平陽公主背後的玄機

解答:衛青迎娶「寡婦」平陽公主背後的玄機

這是一個「歷史名人八卦」,也是一篇正經的考證,無論各位是為了「八卦」看考證,還是沖著三解的考證來看這個「八卦」,三解都先在此表示感謝:朋友,辛苦了!

問題如下:

為什麼奇才衛青願意娶一個寡婦?

今日頭條網友的這個問題,言下之意就是衛青吃虧了,其實,從史書上看,衛青吃的虧比這個可大多了,可秦、漢之際,中國仍是「貴族社會」,在漢武帝的眼中,怕是正好相反,這些都是一介「馬奴」衛青的榮幸,我們反倒應該感到慶幸,沒有生逢「漢武盛世」,才有了這一番「粉」誰、「黑」誰的選擇權力。

否則,你懂的。

回答如下:

在史書中,平陽公主不僅是一個寡婦,還是一個二婚寡婦。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記載:

子侯頗尚平陽公主。立十九歲,元鼎二年,坐與父御婢奸罪,自殺,國除。

也就是說,平陽公主在平陽侯曹壽死後(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又嫁給了汝陰侯夏侯頗(死於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然後才嫁給衛青。到這時候,倆人都不年輕了,可不就是政治婚姻了嗎?

問題是,《史記》和《漢書》對二人的婚姻記載不止這點,信息要複雜得多。

如《史記·衛將軍霍驃騎列傳》里提到:

自驃騎將軍死後,大將軍長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後五歲,伉弟二人,陰安侯不疑及發乾侯登皆坐酎金失侯。失侯後二歲,冠軍侯國除。其後四年,大將軍青卒,謚為烈侯。子伉代為長平侯。

大將軍以其得尚平陽長公主故,長平侯伉代侯。六歲,坐法失侯。

眾所周知,平陽長公主的原封號為陽信公主,因嫁給了平陽侯曹壽,改稱平陽公主,那麼,改嫁汝陰侯夏侯頗,是否當改封號為汝陰長公主?哪怕夏侯頗因「坐法」失侯,大將軍衛青「尚平陽長公主」又和衛青兒子繼承長平侯爵位有何關聯?

難不成,漢武帝等到大將軍衛青一死,就想讓他的侯國「絕嗣」?

事實上,衛青封大將軍同時,《史記·衛將軍霍驃騎列傳》即有記載:

而封青子伉為宜春侯,青子不疑為陰安侯,青子登為發乾侯。青固謝曰:「臣幸得待罪行間,賴陛下神靈,軍大捷,皆諸校尉力戰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勞,上幸列地封為三侯,非臣待罪行間所以勸士力戰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

衛伉是為衛青之長子,元朔五年仍在「襁褓中」,哪怕結合《漢書·霍光傳》的記載,稱8歲的漢昭帝為「襁褓」,也就是幼兒,衛伉當時的年齡應該大不到哪兒去。

再看《史記·外戚世家》,由褚少孫補記的記載如下:

衛子夫立為皇后,後弟衛青字仲卿,以大將軍封為長平侯。四子,長子伉為侯世子,侯世子常侍中,貴幸。其三弟皆封為侯,各千三百戶,一曰陰安侯,二曰發乾侯,三曰宜春侯,貴震天下。

衛伉為長平侯世子,且「常侍中」,也就是在漢武帝身邊備顧問,說明不是「襁褓中」人,也就是說,已經是坐法失侯之後,仍為長平侯世子,仍享貴幸。

《衛將軍霍驃騎列傳》特意強調衛青「尚主」和衛伉襲爵的關係,恐怕真正的意圖是點明衛伉與平陽公主的關係,即實為其「私生子」。

褚少孫的「補」《史記》的記載如下:

是時平陽主寡居,當用列侯尚主。主與左右議長安中列侯可為夫者,皆言大將軍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騎從我出入耳,柰何用為夫乎?」左右侍御者曰:「今大將軍姊為皇后,三子為侯,富貴振動天下,主何以易之乎?」於是主乃許之。言之皇后,令白之武帝,乃詔衛將軍尚平陽公主焉。

如果採信這個,就與平陽公主先嫁曹壽,再嫁夏侯頗,寡居後再嫁衛青的邏輯並無矛盾,而衛伉自然也非平陽公主之子。

但再對照下《漢書·衛青霍去病傳》的記載:

初,青既尊貴,而平陽侯曹壽有惡疾就國,長公主問:「列侯誰賢者?」左右皆言大將軍。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騎從我,柰何?」左右曰:「於今尊貴無比。」於是長公主風白皇后,皇后言之,上乃詔青尚平陽主,與主合葬,起冢象廬山雲。

事兒明顯是一個,班固的記錄明顯不同,我們具體觀察下其中的區別:

1,時間:褚少孫為「平陽公主寡居」,班固為「平陽侯曹壽有惡疾就國」;

2,背景:褚少孫為「今大將軍姊為皇后,三子為侯」,班固為「於今尊貴無比。」;

3,增加信息,班固稱「與主合葬,起冢象廬山雲。」

《漢書》此處記載,必然有比西漢中後期的博士褚少孫更詳盡的信息和確鑿的材料,才沒有複述其說法,那麼,也就意味著,班固《漢書》的說法更可信。

但是《漢書》這段的記載,明顯有漏洞。

我們知道,平陽侯曹壽死於元光四年(前131年),衛青封大將軍則是在元朔五年(前124年),初封列侯則在元朔二年(前127年),換句話說,這段記載本身時間也是矛盾的,幾個核心點根本對不上。

班固會犯這種明顯的錯誤嗎?

恐怕不會。

那麼,如果我們把這段記載拆成兩段來理解,恐怕就清楚多了。

前一段為:

初,青既尊貴,而平陽侯曹壽有惡疾就國,長公主問:「列侯誰賢者?」左右皆言大將軍。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騎從我,柰何?」左右曰:「於今尊貴無比。」

元光四年左右,衛子夫剛剛得寵,其家正一步步走向尊貴,長公主之夫未死之際,已經在研究下家,問左右親近人,誰「賢者」?這裡,實際上是在討論預期,而不是問誰「最貴者」?衛青的出身,也說不上「最貴」。

左右的回答,實際上並不是在提供「為夫」的對象,而是「戀人」的對象,或者說「情人」的對象。

事實上,班固在處理這段文字的時候,也特意刪掉了褚少孫所強調的「列侯可為夫者」,言下之意應為,平陽公主與衛青的關係起點,根本就不是夫妻,而是「情人」。

而記載的後一段,則為:

於是長公主風白皇后,皇后言之,上乃詔青尚平陽主,與主合葬,起冢象廬山雲。

也就是說,到了衛子夫封皇后之後,衛皇后聽了公主的要求,去請漢武帝下詔衛青「尚主」,並與公主合葬,這個特殊強調,主語應該不是衛青,因為衛青和平陽公主的墓是在漢武帝茂陵的陪葬序列里,不是衛青說了算的。

同時,平陽公主之子曹襄已經繼承了平陽侯的爵位,平陽公主的死葬,終究是跨越兩家的問題,恐怕還是要皇帝拍板……

綜合一下,平陽公主之嫁衛青,恰恰是二人早通款曲的結果,其事之發生,甚至要上溯到「平陽侯曹壽惡疾就國」之時,也就是曹壽死前,因為重病離開長安後,至於說婚嫁,則要晚的多,這個時間之長,甚至足夠塞進去一次與「最貴者」列侯的失敗聯姻。

而衛伉,有很大可能就是這個「婚前」的產物,年齡也剛好對得上。

如此,則漢武帝賞衛青之功,特意封其三子為侯,也就可以理解了,其母家不普通嘛!

- E N 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三解 的精彩文章:

解答:張作霖雄踞東北,為什麼張學良卻衰敗了?
代友公告:原同事鳳凰主筆唐駁虎已轉戰微博,歡迎關注

TAG:劉三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