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款 iPad Pro 現場上手體驗

新款 iPad Pro 現場上手體驗

iPhone 已經全面進入了「iPhone X 時代」,這意味著我們曾經所熟悉的一切都變了。而在這些大大小小的變化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原深感攝像頭和全面屏。

藉助充滿黑科技的原深感攝像頭,觸控 ID 得以變成無需接觸的面容 ID,安全性不僅大幅提升,還玩出了新花樣,例如體驗趣味無窮的「擬我表情」和「動話表情」,亦或者利用「人像光效」獲得更好看的自拍照。

全面屏的全面綻放,則意味著 iOS 進入了無需物理 HOME 鍵的全新交互時代,只需執行簡單的手勢操作即可快速返回桌面、呼出多任務等操作。並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全面屏讓正面幾乎全是屏幕的想法得以實現。

「什麼時候,iPad 也能擁有這些體驗就好了。」我想,這應該是不少人心中所期待的。當然了,我們也一直都很清楚,它早就在那裡了,畢竟各式各樣的爆料層出不窮。

今天,我們終於等到它官宣了。是的,配備了全面屏並搭載了原深感攝像頭的新款 iPad Pro 終於來到了我的面前,而除了這些新技術外,我們還發現新款 iPad Pro 遠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強大。

迄今為止最薄的 iPad

新款 iPad Pro 擁有 11 英寸和 12.9 英寸,機身厚度薄至 5.9 毫米,重量分別是 468 克和 631 克,是迄今為止最輕薄的 iPad Pro。

設計上,新款 iPad Pro 採用了四邊等寬的設計,屏佔比達到了全新的高度。得益於原深感攝像頭的加入,iPad 那顆主要用來解鎖的 Home 鍵終於被取消掉了,畢竟在手勢操作這方面,iPad 得益於其大屏化的先天優勢,一直以來都是走在 iPhone 前面,比如我們現在所熟悉的 iOS 12 全面屏手勢,最開始就是在 iPad 上率先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新款 iPad Pro 的面容 ID 在體驗上又更進一步了,現在它同時支持縱向和橫向識別人臉,無需擔心橫屏使用 iPad 時會遇到無法解鎖屏幕的現象。

從現場的快速體驗來看,這一塊全面屏並沒有產生一種「正面全是屏幕」的視覺衝擊,主要還是它的整機尺寸遠比手機大得多,而且邊框相比 iPhone 也粗了不少。另外,現場也有媒體拿它和舊款 iPad Pro 進行了對比,區別主要是集中在屏幕上下邊框,屏幕左右邊框都是差不多的。

新款 iPad Pro 屏幕信息:

Liquid 視網膜顯示屏

11 英寸:2388 × 1668 解析度,264 ppi / 12.9 英寸:2732 x 2048 解析度,264 ppi

全新 USB-C 介面,可直連大屏

前不久,Adobe 宣布將在 2019 年推出完整版 PhotoShop,這意味著 iPad 在專業領域應用上又增添了一名大將。不過,iPad 這塊屏幕始終偏小,在某些創作場景下會因此而受到限制,倘若能夠輸出到大屏幕的話,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萬萬沒想到的是,Apple 還真的這麼幹了!是的,新款 iPad Pro 全面用上了 USB-C 介面,並支持輸出畫面到大屏幕上。在活動現場的體驗區,工作人員就向我們演示了 Adobe Premiere Rush 的實際應用,比如剪輯視頻的時候,你可以將視頻畫面輸出到大屏幕,而 iPad 上則保留各種工具選項,如此一來你就可以更好的發揮雙屏的優勢。另一方面,繪畫類的 App 也是可以如此,你可以一邊在 iPad Pro 上繪畫,一邊從大屏幕上預覽效果。

除了大屏外,iPad Pro 現在也可以通過 USB-C 介面連接相機,不再需要額外的配件,你只需讓相機和 iPad Pro 連接即可快速導入照片。同時,這個 USB-C 介面甚至還能給 iPhone 進行充電。

全新的 Apple Pencil 也來了

對於熱愛繪畫的用戶來講,iPad 無疑是最好的繪畫工具之一,不過與之配套的 Apple Pencil 在設計和體驗上多少有些不盡人意,例如讓人很是費解的充電方式,以及沒有很好的收納體驗等等。而現在,這一切都得到了改進。

Apple 在新款 iPad Pro 的邊框設計了一個吸附區,如此一來你就可以輕鬆將新款 Apple Pencil 吸附在 iPad Pro 上,並且還會同時進行充電。不過我在現場簡單體驗了下,發現吸附還是得找准角度,不然有可能會遇到明明已經吸附到 iPad Pro 上面,可是 Apple Pencil 並沒有處於充電狀態的現象發生。

除此之外,雙擊 Apple Pencil 上的按鍵還能切換不同的工具,例如可以在畫筆和橡皮擦之間快速切換,避免創作時出現中斷的現象。談到創作,我剛好也在現場簡單體驗了下,繪畫的感覺確實真的非常棒,幾乎沒有延遲,相當美妙。

結語

由於今天體驗區的人數眾多,留給我們的時間又非常有限,所以新款 iPad Pro 仍然有不少功能並沒有深入體驗到。例如 A12X 仿生,這顆晶元在我看來是里程碑級別的,因為它擁有超級強勁的 GPU 性能,尤其是發布會現場演示 NBA 2K 時,我都有點看楞了,因為這足矣證明一點,只要開發者願意,他們完全可以將主機級別的遊戲移植到 iPad 平台上。

支持智能 HDR 的後置攝像頭

更重要的一點是,這是一顆完全達到了桌面級別的 7nm 晶元,在這裡我真的不得不為 Intel 捏一把汗,如此發展下去,Apple 真的極有可能會在 MacBook 上使用 A 系列晶元,到時候就有好戲看了。

最後,我再簡單聊一下我對本次新款 iPad Pro 的看法吧。

這次新款 iPad Pro 採用的是一大一小的組合,11 英寸實際拿在手裡時會非常輕薄,並且直覺告訴我,它會更實用,畢竟熟悉 iPad 的用戶應該都很清楚,現在許多國內 App 的 iPad 版是以直接放大 iPhone 版的方式進行開發,這就導致了屏幕尺寸越大,顯示效果越差。

當然了,12.9 英寸也有明顯的優勢,原因在於屏幕尺寸決定了效率的高低,這跟選擇 13 英寸筆電和 15 英寸筆電是一個道理,前者你可能還得接個顯示器,後者你可能幹脆連顯示器都不需要了。iPad Pro 也是一樣,11 英寸多少還是偏小,如果你打算拿它來替代筆電,那麼我個人認為還是需要三思而後行,因為 12.9 英寸會是更好的選擇。

在數字尾巴,我們本身就有不少同事擁有 iPad,有的是早些年的舊款,有的是舊款 iPad Pro,這些不同的 iPad 在他們的工作、生活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有的是作為副屏使用,有的是拿來追劇,總而言之,感興趣的尾巴不妨可以回顧這篇文章《我跟他們都是這麼使用 iPad 的》,或許這將會解開你對 iPad 使用場景的困惑。

好了,本次快速上手體驗到此結束。更多新款 iPad Pro 細節,敬請閱讀我們的資訊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耳機界新動作:Razer 首搭主動降噪,JBL 發力兒童市場
其實,你真的需要雙卡雙待嗎?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