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米8 除了845還有什麼?—它的榮譽與認可、它的主張與方法

小米8 除了845還有什麼?—它的榮譽與認可、它的主張與方法

本文作者:年輕的大天才

陪伴鄙人多年的紅米近日愈發顯得老態龍鍾,加上5月底充電的時候摔了一下導致充電介面也有點接觸不良,打算買個新手機。

本人對手機要求並不太高,並不太玩遊戲,也不自拍的直男,本來不想買旗艦,在6月看到可愛的雷總發布他的8周年大作的時候我其實是打算買個米8SE這種次旗艦,後來還是經過權衡(其實就是抵擋不住845的誘惑 ),認為米8的性價比更高,所以7月24日米8現貨了以後才下單了一個藍色64G版,26日送到,要不是我這人平時就有點這種優柔寡斷的毛病6月就該買了。2699原價,無任何折扣。

小米8 全面屏遊戲智能手機 6GB+64GB 藍色 全網通4G 雙卡雙待2699元等了一個月才等到原價現貨京東去購買

訂單截圖

寫這個文章的時候正好趕上一波降價潮,大部分渠道都已經2499了,要是還有想入坑的朋友也可以當作一個參考。

開箱

JD送來的時候就晚上6點多了,拍攝效果一般。

中規中矩的正面設計,挺結實的硬紙盒包裝

念念已久的845終於到手了,從右下角的日期看是2018年7月的,屬於第二批或者第三批貨了

為發燒而生

打開以後第一眼

附贈的Type-C轉3.5轉接頭以及卡針

充電器

MDY-08-ES

對於想進一步了解這個充電頭詳細參數的朋友可以看看它的拆解,可以看下面的鏈接,我就不獻醜了。

小米6原裝充電器MDY-08-ES與小米5原裝充電器MDY-08-EH拆解對比

小米6原裝充電器MDY-08-ES比亞迪版與辰陽版對比拆解

顏值

Truth seemed to be a matter of style rather than content

之前去實體店看過了,第一感覺就是:長得怎麼這麼像iPhone啊

看了半天就藍色比較耐看,這裡也強烈推薦想買小米8的各位同學考慮一下藍色的。

先看背面,IMEI信息貼紙,64G,指紋在後面

顏值還是可以的,比較圓潤,

可以看到背板的紋路細節

背板有漂亮的小橫紋,可以讓背板出現豎線的反光,貌似只有藍色版才有

這個玻璃背板算是外觀設計上的亮點,中框是鋁合金,放棄了各種奇葩的方案,尋求一個穩妥。

趕時髦的劉海屏,比iPhone的略微寬了一點,右邊那個紅外照明元件在夜晚會變成一個紅色小方塊,不是圓形,亮幾秒鐘進行面部識別。

跟發布會上的對照比較一下

透明版就複雜多了,這麼寬的劉海就是為了透明版準備的,對於普通版來說有點冤

右側的關機鍵和音量鍵

頂部麥克風

左右對稱的設計,左邊是麥克風,右邊是外放,不過聽說右邊只有4個在出聲,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這裡下巴有點寬,有8.1mm,如果這個下巴能消掉就更完美了。

SIM卡槽

尺寸:

高度:154.9mm;

寬度:74.8mm;

厚度:7.6mm;

重量:175g

整體上看偏大,對於手小的值友可能拿握有點不舒服,對於我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手感挺好的,就是稍微薄了點握持上有點容易掉,用上附送的硅膠套就最好了。

拍照

雖然我這個直男沒什麼拍照需求,拍照技術也一般,不過小米8的一大賣點就是相機,一直以來相機就是小米的短板,這次大張旗鼓的宣傳自然得好好測測。

DXO過百分的小米8拍照

上手拍照以後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對焦極快,真的是極速對焦

,即便是黑暗的地方,Dual PD 雙核對焦果然不是吹的,兩個1200萬像素攝像頭,其中一個具有像素1.4微米1/2.55英寸圖像感測器和f/1.8光圈廣角鏡頭,另一個則為稍慢一點的f/2.4遠攝鏡頭。這裡我就可恥的直接引用了DXO的評價了。

自動對焦(98)

自動對焦性能是小米8攝像頭的一大亮點,創下了迄今為止我們所見過最漂亮的成績之一。在我們的基準實驗室分析中,我們在兩次拍攝之間進行散焦,然後在請求對焦之前執行短時(500毫秒)或長時(2000毫秒)延遲,小米8的運行速度極快,在所有照明條件下始終可以正確地找到焦點。

對小米8進行散焦後,即使在低光(20勒克斯)下,其攝像頭在長時和短時延遲後都能始終如一地實現正確對焦。

到手當天晚上就出去浪了幾張回來。自認為手機拍照的難點就是夜景和遠景,所以也著重這2個方面。

沒有特殊說明的照片都是默認模式僅僅不開閃光燈,默認HDR出於自動狀態,AI開啟,無任何其它增強,拍外景那幾天正好天氣不錯,寧視度比較好。

奇蹟之黃昏,帝國之餘輝

傍晚除了夕陽還有彩燈,除了蒼涼還有遠方。

第一張照片是傍晚拍的,剛好是天還沒完全黑,路燈也亮的時候,正是考驗鏡頭素質的時候,就是上傳到張大媽似乎有點壓縮。

放大以後可以看到頂樓餐廳的燈光,此時HDR沒有自動開啟,燈光 有點過曝模糊了窗戶框

暗部細節稍欠

左下角霓虹燈依然有點過曝,中等距離上的樹葉則細節不明顯,只有建築物本身的效果較好,不清楚這個HDR演算法怎麼搞的還不啟動

近景處的汽車細節也基本還原了出來

第一次出門體驗了一把拍照,整體上講是滿足了基本的使用要求的,默認情況拍攝就有不錯的成像質量,光線較好的情況下細節得到了比較好的呈現,顯然得益於IMX363以及精確的調教,確實對比小米之前的產品有了很大的進步。

同樣是傍晚6點左右,距離1.8KM外的高樓,樓高438米

在光線比較一般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看到樓外的玻璃窗,但顯然解析度不夠

近處的樓房顯得昏暗而缺少細節,塗抹感不算很強,默認情況依然沒有開啟自動HDR

朝向夕陽的方向出現彩色邊紋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風雨過後不一定有彩虹但一定是晴空萬里,願你的生活光芒萬丈。

剛買手機那段正好雨過天晴拍攝遠景的好日子,充分的光線無疑可以更好的表現細節。

無HDR,早上8點同一棟建築

強制開啟HDR以後的效果

這裡吐槽一下這個HDR,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應該說還很奇怪,第二張圖是強制開了HDR,可是左側牆壁上的黑色污跡本來還看得見紋理卻反而變得更黑一團模糊,遠處的建築還出現了過曝的現象,這跟HDR的作用正好相反啊,經過反覆試驗,發現這個HDR雖然是照相機的一級功能跟閃光燈一樣放在外面讓你選,但是其實手動強制開啟幾乎都不會有什麼較好的效果,只有選擇自動模式讓照相機自己判斷需要開啟的時候才有一定效果,否則肯定出現一堆適得其反的情況。而HDR在自動模式下極少會自動開啟,開啟以後屏幕上會出現一個HDR的字樣,否則強烈不建議各位自作聰明去開啟這個模式。

未開啟HDR

強制開啟HDR

放大仔細看可以發現開啟HDR以後畫面的表現有點奇怪,照片的曝光度是按照區域給的,不是很精細,比如照片左右兩邊都變得更加暗了,左側牆壁上的污跡現在更黑,更模糊了;中間區域有有點過曝,尤其是遠景處那個比較矮的紅房子,開了HDR以後你還看的出來是紅色嗎?但是近景里的窗子裡面情況和樹葉又變得清晰了一點,反正整體感覺是有點亂了,還不如不開,讓系統自己決定什麼時候開HDR。

本來想用Google相機測試一下HDR+的,但是由於MIUI默認禁用了hal3介面,所以不ROOT不解鎖system區並修改build.prop文件沒法裝Google相機的,而我打算過段時間換 LineageOS 不討這個麻煩算了,沒有測試HDR+是個遺憾。

嘗試了一下手動模式,ISO調到100,把噪點降到最低,焦距拉到最遠,長焦模式,建築物離我350米左右。

手動模式下的塗抹感明顯更強,可能是沒有任何優化了吧,不過這個長焦還行,可以當小望遠鏡了

夕陽逆光

大逆光下的孤獨網球

逆光情況下出現了光紋,左邊這排數目頭頂冒起了白霧,該不會是佛祖顯靈了吧

逆光情況下出現了光紋,左邊這排數目頭頂冒起了白霧,該不會是佛祖顯靈了吧

斜拉橋的鋼索清晰不模糊

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沒有經歷黑暗的人是無法駕馭光明的

夜景中的車流

黑暗處的細節丟失嚴重

跟前面那張拍攝位置基本相同,只是時間從下午變成了晚上9點左右

極黑的情況下細節也沒有完全丟失

極黑的環境下表現還是比較一般

強制開啟HDR模式反而導致陰影區的細節都丟失了

開燈以後

奇怪的倒影

這裡橋側面是滾動的霓虹燈,可以看到水中的倒影顏色是正常的,但是橋上的燈本體顏色確實一團模糊,尤其是紅色的成像質量甚差,跟黃色沒有區別,河水反光的還原度反而好點。其實當時橋上燈光紅色的部分就是標準的大紅色,這裡橋上的變成了黃色,水面反射的更像是粉紅色。

其實小米8相機大部分地方顏色都是過分鮮艷的,不過在夜景里卻顯得更加暗淡。

雨夜之後的凌晨,效果幾乎沒法看,本來對這種極弱光線就沒報什麼指望

我願離你再近一點

廟小妖風大

看完遠近最後看看微距,選個大家最熟悉的事物看看,也是為了方便值友對比色彩還原能力。

正面

眼睛線條清晰,沒有明顯的模糊

變色油墨

變色油墨

防偽線

防偽線

背面縮微印刷

這裡白平衡好像出了點問題,這個相機有的時候會不停的切白平衡

在光線較好的情況下微距毫無壓力。

透過磨損的錶盤上玻璃也能清晰看到錶盤的縮微文字。

整體上看我對相機的素質非常滿意,應該說是遠超我的預期,雖然這塊一直是小米的短板,但這次在優化上明顯下了功夫,微距上看來我已經不用買手機用的微距鏡頭了,美中不足的就是錄像不支持60FPS,這本來是845的一個亮點,再就是弱光或者全黑的條件下成像質量還是有待提高。

使用上的總結就是盡量讓拍照自動化減少人為干預,不要隨便去手動調整,手動模式不要用,手動模式下IOS最大只能到6400,無論如何上不去了,而自動模式下可以上25600,不要手動開HDR,盡量選擇自動擋,讓系統自己判斷何時開啟。

很少拍照,不懂什麼攝影技巧的直男技術只能如此了,照片質量有限,畢竟我也不是什麼專業攝影師嘛

Quos Deus vult perdere, prius dementat

屏幕

Any pleasure, when taken to excess, becomes torment. It"s a formula that demons have perfected

不得不說屏幕是整個手機上最讓人失望的地方,不明白為什麼非要選整個AMOLED,劉海屏適應起來沒任何問題,但是這個顯示效果實在不敢恭維。

AMOLED

上手第一感覺是顆粒感十足。

不同手機PPI的不同

對於 AMOLED 來說,同樣的尺寸下,PPI 越高,像素與像素之間的格柵就越多,那有效的發光面積就越少。AMOLED 是電流驅動,同樣的條件下,PPI 高的顯示屏亮度會更低一些;反之,如果亮度一樣,PPI 高的顯示屏能耗就會高一些。所以,高 PPI 帶來的是觀感細膩度上的提升,但一般在亮度上就會稍弱一些。

不同的AMOLED像素排列的不同

不同的屏幕在單個像素的設計上還有一些不同的。比如 P20 Pro 的 RGB 都是接近於矩形,而其他的大都是圓角矩形;S9+ 的綠色次像素類似紡錘形;iPhone X 的紅色次像素比別的手機都要大上一號等等。PPI 越高,像素就越密集,同樣的電流下,亮度就會越低,你強行升高亮度,功耗就會增加,壽命也會有一些影響。

再說回我這個小米8,可以明顯的看到顆粒感明顯,尤其是在各種APP的夜間模式黑底白字之類的情況下,精細度明顯不夠,片面向亮度妥協,雖然亮是亮了好多,在大太陽底下也能看清楚,但是在低亮度下問題就比較大了,這就引出了這個屏幕第二大問題

頻閃

我們都知道AMOLED是PWM驅動的,這種脈衝式發光的特點就是亮度越高頻閃越發不明顯,亮度越低由於間隔時間變長,頻閃就更加明顯。

PWM的原理

960fps超級慢動作拍攝AMOLED/LCD屏幕PWM調光

不知道我是不是屬於頻閃比較敏感的人群,反正我是覺得頻閃挺嚴重的,也可能我平時多在晚上躺床上看手機(現有證據都顯示躺著看書不會影響視力),下面上傳兩端測試視頻,都是可以重現頻閃的,測試軟體是Display Tester,我裝的Google 空間),拍攝用的是一台老舊的紅米Note4,效果不佳,顯示屏色彩實際效果其實比這個好不少,但是頻閃差不多。

燒屏模式

伽馬值校對模式

這2個模式下都可以看到嚴重的頻閃,不知道各位值友看了什麼感覺,我看了是眼睛有點疲勞。我也不是電氣工程師,對PWM也沒什麼深入的了解,反正我真的覺得PWM在很多情況下都閃。

對於這個頻閃在知乎上還引起了不少的討論,還有人為此致信過三星。

我已正式向三星電子發出質詢函——質疑三星AMOLED屏幕對人眼的危害性

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我現在找到一個國外小哥的帖子,悲觀主義者抱怨風向,樂觀主義者期待風向轉變,現實主義者調整風帆。

預防眼睛疲勞,國外小哥三部教你阻止PWM的頻閃

基本就是把手機的(降低白點值)reduce white point打開,然後把手機亮度一直保持在50%以上就可以了。一定要保持50%的亮度常值。降低白點值的原理是關閉部分發光像素點讓屏幕整體變暗。(像iPhone x一樣屏幕亮度達到一定程度停止pwm調光的OLED手機還有Nexus 6、一加五、zuk z2,moto z2;至於三星就太雞賊,亮度無論多高都會採用pwm調光)。

拖影

實例:在極低亮度下會出現深灰色和黑色之間的拖影,只能出現在亮度在10%以下,尤其是5%以下才比較明顯,比如知乎APP的夜間模式,背景是幾乎為純黑的,每個回答是一個深灰色的方塊,方塊間的間隔是黑底也就是黑色,字體是白色,等於「灰底白字」,手指上下滑動的時候深灰色方塊會在黑底上留下明顯的黑色拖影,其實肉眼看過去是一種深紫色的拖影,等於這個黑色間隔變寬了。下面是視頻和截圖,視頻使用紅米Note4在全黑的凌晨拍的,做了視頻後期增加亮度降低了對比度才看得見,不然這個灰度變化是沒法拍出來的。

靜止的時候這個黑色間隔不足字體的2/3高度

拖動以後這個間隔變成了字體高度的1.5倍

截圖上傳以後好像被壓的有點厲害,不知道能不能看得清楚,現在發現好像只有這個APP比較明顯,只有這種亮度和色彩兩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時候才比較明顯,亮度上來了就不明顯了。

下面是另外一個B站UP主的拖影實例,他的好像是黑色和白色之間的拖影,我的黑白色之間拖影還沒他這麼嚴重。

小米8拖影問題

下面看個亮度上來以後的視頻。

可以看到在亮度上來以後拖影就基本消失了,越亮情況越好。

這個不知道為什麼截圖有點問題,不過依然可以看到每個回答之間的黑色間隔即便由於速度過快導致拍攝重影了也沒有出現變寬的現象,說明沒有拖影。

APP改為正常模式

即便亮度不高的白底情況也不明顯。

總體來看拖影主要出現在低亮度情況下,低亮度是主導因素,亮度一低各種幺蛾子就出來了,至於觀看的東西是不是也是顏色比較深的是個次要因素。

黑斑

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just not very evenly distributed

用了一個多月以後到了9月初我才發現的,不知道是一開始就有我沒發現還是後來出來的,就是屏幕在極低亮度的情況下出現了一些不均勻的斑駁痕迹,很像擦完玻璃以後的水跡干在上面了,因為發生在夏天,那段時間因為有幾次沒帶包就把手機直接放褲子口袋裡了幾次,大概總共加起來也就5-6個小時吧,我一度懷疑是不是夏天的汗水導致手機受潮了,屏幕左側靠近邊緣的地方有幾個明顯一點的水平痕迹,整個屏幕上都有很多細微的痕迹,也呈現水平分布,一排一排的。

大概就是下面這個情況,照片全部經過後期增強不然拍不出來,亮度調到最大,對比度調到最低。

Dark Grey #333333 深灰色,此處是正常亮度

亮度調到最低的1%然後再看看。

可以看到屏幕左側更加明顯

放平了以後看看

左下腳

靠經SIM卡插槽的地方

發現好多人都反應有這個極低亮度黑斑的問題,不僅僅小米的官網有,網上一大把,最早2014年機有人反應了,大部分人都說這是正常情況,似乎沒法解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好像是AMOLED安裝過程中要和玻璃粘合在一起的時候產生的,這個過程就像屏幕貼膜會有氣泡之類的,只不過這裡是貼的玻璃,這個解釋符合我這裡觀察到的現象,屏幕越大發生的機率越大,而且難以避免。另外上面提到的那個解決了A屏頻閃問題的小哥好像屏幕也有點黑斑。

三星手機屏幕黑斑是怎麼回事 AMOLED屏幕缺陷解答

科普一下iphoneX採用這款amoled屏幕的黑斑問題。

色域

設置裡面的屏幕效果可以選擇智能適應,屏幕增強,標準色彩3種模式,在我看來智能和增強沒什麼區別,標準模式略顯暗淡,有人說開啟了屏幕增強就是開了DCI-P3 色域,還五五開呢,可拉倒吧 ,我就是這麼被忽悠的,這個屏幕根本沒HDR,沒什麼廣色域,不信我開個屏幕增強給你看看 。

實際上屏幕是紅色的,拍照水平有限變成了橙黃色,不過這個不是重點了

簡單說明一下,如果屏幕和OS都支持廣色域左邊這個大方塊就應該顯示右邊第一個的情況,就是出來那些字,如果系統支持屏幕不支持就出現右邊第二種情況,就是我們現在的情況,呈現一個凈色的方塊。

AMOLED科普:

關於AMOLED張大媽以前做過一次科普,不知道各位還記不記得

AMOLED風頭正盛,可是你的菜? 手機屏幕材質科普

不過這個科普看起來更像是產品介紹,對於讓各位理解OLED的原理和內在邏輯實在沒多大幫助,我這裡自己找了篇算是還比較通俗的AMOLED科普讀物,大家通過鏈接看看吧。

amoled是不是沒有背光的_amoled詳解(原理、結構、工藝流程)

這個AMOLED在我看來除了能做異形屏和黑色可以完全不發光以外簡直是一無是處,只有亮度較高的時候才表現比較好,不知道Super AMOLED是不是好點,但是現在流行異形屏,你不用OLED又不行;而且感覺吃雞裡面很難看見人,不知道是因為我是新手還是本身動態視覺不行,反正我覺得在草叢裡找人挺累的,經常看不見人,一方面屏幕大小有限,跟iPad玩家沒法比,感覺對細節的體現也不是理想。追求創新別上癮了,OLED好多方面還不如LCD呢,過度創新不一定對誰都有好處。

性能

Thunder over the distant horizon

845,就是沖著這個買的,當時最便宜的845,第一個把845拉下3000價位的手機,這個晶元就是性能的保證,可以說已經不用跑分了,最不需要談的就是性能了 ,目前玩各種大型遊戲基本都不卡,即便帶了送的硅膠套發熱也不大,845的其它幾個特點也滿吸引人的。

DynamIQ 第一個採用ARM的DynamiQ CPU集群架構的處理器。

1.2 Gbps下載速度,新的X20 LTE modem性能果然爆表。

支持802.11ac Wi-Fi(2X2 MIMO),在較為擁擠複雜的環境下比較有用,不容易斷流,當然這樣需要路由的支持,很可惜我家的R7000不支持MUMIMO,只有R7000P才支持,去年剛買沒多久就出了升級版,深感遺憾啊。

雖然晶元支持4K 60FPS,無奈鏡頭不支持,這點我是買了之後才注意到。

I could be bounded in a nutshell and count myself a king of infinite space

845系統圖

吃雞流暢,絲毫不感覺卡頓

6G內存目前也是夠用的,以後夠不夠就不好說了,現在有的845都配8G的了,不過看在當時是最便宜的845也就算了。

GPS

I think that』s accurate for right now

L1和L5的雙頻GPS,定位精度更高 雙頻是測量用的,可以消除電離層和對流層誤差,不過本質上依然是手持設備慣用的差分定位,不可能跟那種多個天線的車載設備相比,下面是我圍繞一個公園慢走3圈的GPS軌跡圖,可見路線抖動不大。

慢走3圈,一圈大概700米

整體上看精度確實不錯,不過開車的感覺是在垂直高度上的誤差依然有點大,經常搞不清楚我在立交橋的哪一層,而且在高層建築遮蔽較嚴重的區域精度也會下降。第一個雙頻GPS確實是賣點,但是不用太當一回事,算不上巨大的創新,對大多數人而言也沒什麼實質性用處。

續航

3400mAh

3400mAh (typ)/ 3300mAh (min)可不是鬧著玩的,應該說本身已經滿足了大多數情況,即便持續放幾個小時B站或者吃雞感覺都可以支持一天,中等強度的使用大概可以支持一天半,應該說比預想的好很多。

而且這個充電還很快,即便使用原裝18W QC3.0充電器——MDY-08-ES(小米8 SE 用的是MDY-08-EH,據說要慢不少),從0到100大概需要1小時40分鐘,如果換成QC4.0+應該還可以更快,可能能進1小時,當然我沒這種充電器,還歡迎有條件的值友測試一下。

總結

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

總體上這次購物體驗是值得的,當時最低價的845,就像我以前說的,小米的宗旨就是讓盡量多的人用上盡量先進的東西,MIUI的廣告也沒多到不可忍受,反正過段時間我也會刷Lineage OS的,對MIUI沒多大了解。

很多人過去瞧不起小米,其實初期的小米看起來就是一家很良心的企業,當時普遍智能機的價錢都是2K以上,是小米出來告訴大家,我做一款便宜的手機,次要零件都用便宜的,各位不嫌磕磣就捧個場,最後就誕生了這樣一個產品;

雖然有些問題,不過人家實實在在讓用戶少花錢了,你原來買不起智能機,一下子把你送進了智能機的門檻,當然,如果僅僅只是這樣還不足以形容雷軍為雷布斯,因為雷軍改變了整個手機的生態結構,告訴人們智能機也可以便宜,大大的推進了整個智能機領域的發展,把餅做大,不僅僅是Android,Apple也應該感謝他,每一個現在從事手機相關行業的人都應該感謝他,沒有他也許就不會有這個行業的今天,也許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會不同,也許很多現在我們每天用的APP就不會出現。或許沒有他最後智能機也會發展,但毫無疑問他是讓智能機邁出了這一大步,他大大加速這個過程,擴大了整個行業的規模,優化了這個領域,他應該被記住。

如果說Nokia幫我們找到了智能機的大門,喬幫主幫我們真正打開了智能機大門,那就是雷軍把我們抬進這個門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雷軍可以叫做雷布斯,而其他人不能再叫X布斯了。

而且他做到這一切的時候是個完全跟手機沒多大關係的局外人,必然得罪了幾乎所有競爭對手,因為影響了他們的蛋糕,降低了整個行業的利潤率,而且這個不是互聯網行業,需要大量供應鏈的整合,不是單槍匹馬可以有所作為的,在得罪這麼多業內人士的情況創業難度可想而知,不僅產品難,銷售也遭到大量水軍的圍攻,面對種種不利小米還可以順利突圍,不得不佩服雷軍是個能力極強的人。

從90年代開始我就聽說N個公司要抹平數字鴻溝,推出100美刀以內的PC,讓全世界剩下的30億人能夠接入Internet,但是我們看到了什麼呢?M$、Intel還有Facebook,各種牛逼的大學費了牛勁也沒做出真正意義上的100美刀PC,做了也是一堆電子垃圾,但小米憑一己之力第一次在人類歷史上抹平了數字鴻溝,讓我爺爺奶奶也用上了智能機,一步跨過了數字鴻溝。所謂「堅持」,如果不能和長遠的計劃或陰謀結合在一起,只能淪為怪癖。

這次雖然沒有了1999,但還有小米8SE在這個價位上,很多人拿小米8和iPhone X比,這2個東西最大的區別難道不是價格嗎?有可比性嗎?雖然這次屏幕有些不足,不過整體綜合效能依然是非常高的,不影響我繼續安利其他人。

優點:

泣露千般草,吟風一樣松

性能強悍,實現了一個845應該有的水平,不需要什麼優化流暢不卡頓

屏幕夠大,屏佔比也夠

工業設計出眾,不僅外觀好看,握持舒適

相機優化到位,拍照效果有了巨大提高

續航時間長,充電快

全面屏的手勢很好用,不知道為什麼不申請專利,被華為全抄過去了

不足:

Silence is the King Who Is Not to be Named

A屏不習慣,可能還是我自己沒用習慣A屏吧

下巴太寬,既然要全面屏下巴還可以優化

安全性問題1:中國移動的SIM卡無法鎖定VoLTE(好像一般手機也無法鎖定),在沒有4G信號的時候自動降回2G去,無法讓簡訊也通過3G/4G網路傳輸,增加通過無線監聽竊取簡訊的難度,目前我的做法是把A SIM卡號碼綁定的APP用B手機登錄,B SIM卡號碼綁定的APP在A手機上登錄,交叉登錄增加竊聽難度

安全性問題2:部分海外網站的驗證碼不會自動隱藏,熟悉MIUI的朋友應該知道最近1年多的版本只要關於驗證碼的簡訊MIUI都會非常貼心的給你用*代替,但是這個只限於國內的那些驗證碼,如果Google FB INS發來的驗證碼則完全無此功能,即便在不解鎖的情況下也能完全被看到,這正是最為重要的驗證碼啊,知道現在多少人的Gmail被攻陷就得進去了嗎?

而且簡訊是強制允許通知的,無法取消簡訊的通知,很多攻擊者就是利用換SIM卡獲取一些驗證碼來攻破你的手機的,強烈建議弄一個靜默模式,不解鎖除了電話任何東西不得點亮屏幕

自動亮度存在BUG,經常在晚上對著燈光的時候自動慢慢變暗,降到10%以下,幾乎看不見的程度,確認沒有遮擋感測器,另外吃雞的時候不會因為進入遊戲取消自動亮度,由於要雙手握持手機必然遮擋感測器,每次吃雞的時候屏幕就越來越暗,然後我就得過去關閉自動亮度

type-C轉3.5mm轉接頭有點BUG,如果先插入耳機再啟動YY可以正常聽到頻道內的聲音,如果點了開始發言會導致突然變成外放,這個時候重新插拔耳機已經沒用,必須要關閉發言,再重新插拔耳機,等耳機有聲音以後再發言,此問題在老式3.5mm介面時期沒有此問題

錄像沒有60FPS

沒有屏下指紋和結構光等高端功能,這些都是透明版才有的,不得不說這個紅外解鎖並不特別可靠,安全隱患巨大

長得太像iPhone

玩吃雞屏幕輕微有點不跟手。

沒有無線充電,現在充電和耳機都用一個type-C介面,感覺壽命很成問題啊,介面壞了是不是要換主板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值得買 的精彩文章:

商務機原來是這樣的?Moto E5 Plus上手體驗
Sony 索尼 XZ1 智能手機 使用半年後深度評測

TAG:什麼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