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不聽凌煙閣功臣的話,導致長安被敵軍攻佔,大唐社稷因此被毀

皇帝不聽凌煙閣功臣的話,導致長安被敵軍攻佔,大唐社稷因此被毀

至德二年,郭子儀等人浴血奮戰,收復了大唐首都長安城,大唐肅宗皇帝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都。按照禮制,打了勝仗要去太廟告捷。此時的大唐太廟和社壇稷壇,已經被安祿山建立偽燕國付之一炬了。唐肅宗來到被賊人焚毀的太廟,感覺對不起大唐朝的列祖列宗,就在太廟哭祭祖宗,而且是連著哭了三天。這就是《資治通鑒》里著名的「三哭太廟」的典故。

郭子儀雕像,感謝原作者

古代的時候,一個朝代建立,必須建太廟和社稷壇。一個朝代如果連社稷和太廟都被毀了,就是朝代滅亡的標誌。大唐朝的社稷,已經被偽燕朝毀了。郭子儀等人收復了故都,才重建了社稷,所以《新唐書》評價郭子儀的時候用了「再造王室」四個字。郭子儀再造王室,大唐天子打開凌煙閣的大門,把郭子儀的畫像增補進了凌煙閣,讓郭子儀成了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齊名的大英雄,使得郭子儀成了大唐榮耀。

大唐高祖太武皇帝李淵晉陽起兵,歷經武德九年,開創了大唐基業。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勵精圖治,東征西討,歷經貞觀二十三載,創建了大唐盛世之基礎。玄宗明皇帝李隆基,開元之治將盛唐推向顛峰。天寶年間,唐玄宗沉迷於享樂,外事依賴安祿山,內事盡托楊國忠。楊國忠和安祿山互相攻訐,誰也不服誰。安祿山被楊國忠逼急了,打出「清君側,誅楊國忠」的口號,浩浩蕩蕩向長安城殺去。

李淵劇照,感謝原作者

安祿山起家的地方,在幽州一帶,就是今天的北京與河北一帶。當時大唐的心臟地帶,在關中一帶,安祿山從幽州往長安打,一路上進展非常順利。當時的大唐,久沐和平的陽光。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居安忘危,不習刀兵之事已久,根本就擋不住安祿山的虎狼之師。在大唐軍隊節節敗退的時候,有一支部隊卻連戰連捷。這支部隊就是朔方軍,朔方軍駐紮在今天的寧夏一帶,這支部隊長期與胡馬交戰,是一支戰鬥力極其強悍的部隊。

朔方軍的指揮者,是著名的郭子儀,郭子儀手下有一個名將叫李光弼。郭子儀在安祿山起兵之後,迅速投入戰鬥。他指揮部隊,持續不斷攻擊安祿山的側翼。安祿山為了保證側翼的安全,只好派遣大將史思明率部抗擊朔方軍。朔方軍與史思明部展開激戰,取得了幾場大捷,史思明被打的狼狽而逃。按照《新唐書》的話說就是:「會李光弼收常山,思明遽解圍迎戰,晝夜行二百里,相持久不決。郭子儀取趙郡,合兵攻賊。凡再戰,皆大敗,走入博陵。」

安祿山劇照,感謝原作者

安祿山起兵造反之後,雖然自號大燕皇帝,但是進兵極為不利。安祿山側翼的部將史思明,被郭子儀和李光弼聯手一頓暴打,損兵折將不得不退回博陵。安祿山自己率領主力部隊,在潼關被哥舒翰擋住了。安祿山又氣又急,把他的狗頭軍師高尚和嚴庄找過來大罵一頓:」汝數年教我反,以為萬全。今守潼關,數月不能進,北路已絕,諸軍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鄭數州而已,萬全何在?汝自今勿來見我!「

這個時候的安祿山,擔心老巢被郭子儀和李光弼給端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想回兵去救范陽老巢,又有點捨不得眼前得到的地盤。就在這個時候,郭子儀聯合李光弼給唐玄宗上了一封奏章說道:」臣等願揮兵北上,去端了安祿山的老巢。只要我們打下范陽,叛軍的家屬就會落入我們手裡。叛軍將士見到老婆孩子被我們抓了,必然無心戀戰,到時候就可以徹底解決安祿山叛亂問題。請陛下勒令潼關守軍堅守不出,我們一定儘快給陛下傳來收復范陽的捷報。(請引兵北取范陽,覆其巢穴,質賊黨妻子以招之,賊必內潰。潼關大軍,唯應固守以拒之,不可輕出。)「

郭子儀劇照,感謝原作者

郭子儀和李光弼,兩個人都是凌煙閣功臣,他們聯名向皇帝提建議,要求皇帝不要讓潼關的軍隊與安祿山決戰。只可惜,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郭子儀和李光弼兵鋒正盛,眼看就要打敗史思明,收復范陽的時候,唐玄宗聽了楊國忠和太監的讒言,命令哥舒翰出潼關與安祿山決戰。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戰,臣不得不戰。可憐的哥舒翰,明知道出關與安祿山決戰凶多吉少,卻不得不領兵出擊。《資治通鑒》記載,哥舒翰迫於唐玄宗的壓力出擊,他知道自己此去回不來了,就在出潼關前大哭了一頓。唐軍將士見主帥痛哭,士氣也是十分低落。

唐肅宗劇照,感謝原作者

在關外的安祿山,正在為久攻潼關不下而惱火呢。見到唐軍出關決戰了,心裡是大喜過望啊。安祿山面對送上門來的唐軍人頭,自然是笑納了。可憐的唐軍將士紛紛成了刀下之鬼,可憐的哥舒翰一世英名毀於一旦。安祿山打敗哥舒翰之後,揮兵攻佔潼關。唐玄宗一看形勢不對,帶著楊貴妃,扔下社稷宗廟撒丫子就跑啊。安祿山趁機進入長安,將大唐社稷毀於一旦。

正準備攻打范陽的郭子儀和李光弼等人,聽說潼關失守了,只得放棄到手的地盤,星夜兼程企圖回救長安。只可惜,一切都太遲了。郭子儀等人在退兵途中,遇到了馬嵬坡兵諫後登基的新皇帝唐肅宗,君臣合力經過一年多的浴血奮戰,終於收復了長安城,這就有了本文開頭的」三哭太廟「的典故。

唐玄宗李隆基劇照,感謝原作者

唐肅宗派人去四川接回了太上皇帝李隆基,肅宗為了表達孝順之情,親自給太上皇牽馬。李隆基沒心沒肺地說道:」我當了五十年皇帝,不知道自己身份尊貴,如今當了皇帝的爸爸,讓皇帝給老子牽馬,才知道自己的身份尊貴啊!(吾為天子五十年,未為貴;今為天子父,乃貴耳!)「

李隆基不聽凌煙閣功臣的良言,導致社稷宗廟被毀,他不去太廟哭祭列祖列宗,居然還恬不知恥說自己身份尊貴。玄宗晚年,昏庸如是,難怪大唐社稷會毀在他的手上啊!只是可憐了大唐子民飽受賊人蹂躪,大唐盛世一去不復返啊!

參考書目:《新舊兩唐書》《資治通鑒》

《隋唐往事》系列貼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福星 的精彩文章:

如果武惠妃沒發瘋,楊玉環就不是楊貴妃,而是可以成為楊皇后
李世民對著亡妻長孫皇后做了一件事,因此被大臣懟得痛哭流淚

TAG:王福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