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蘇寧金融研究院雙11前發布《2018金融消費升級報告》

蘇寧金融研究院雙11前發布《2018金融消費升級報告》

10月30日,在一年一度的雙11到來之前,蘇寧金融研究院對外發布《2018金融消費升級報告》(下稱「報告」)。據了解,報告從背景及驅動力、主要表現、影響三大方面,全面解讀金融消費升級,從支付、理財、貸款和保險等領域均都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金融消費更便捷、更多元,並認為金融的升級助推了居民消費升級、企業轉型升級、金融形態升級。

金融消費究竟為什麼會出現升級呢?報告認為這是由於以下五大原因:其一,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國人收入水平不斷提高,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人們有足夠的購買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而自2014年起,「三駕馬車」的力量格局發生了變化,消費對於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投資,一直呈上升趨勢,2016年達到了64.6%,接近西方發達國家水平。

其二,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據《第42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民8.0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57.7%。其中,手機網民7.88億,佔網民的比例由2017年的97.5%提升至98.3%,「流量族」規模龐大;網路支付用戶5.69億,使用比例由68.8%提升至71.0%;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增長迅速,達到5.66億,在手機網民中的使用比例由70.0%提升至71.9%。

其三,互金的興起。國內主流互聯網金融巨頭(蘇寧金融、螞蟻金服、騰訊金融),正通過綜合化金融布局,以「競爭者」和「協作者」兩種身份,幫助傳統金融機構打破舊有能力疆界,並倒逼金融業態重建金融秩序。加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出現,使現在沒錢的人也可馬上升級,從而顯著加快全民升級步伐。

其四,金融科技的大發展。中國金融科技迎來窗口紅利期,以螞蟻金服、騰訊金融、蘇寧金融為代表的互金巨頭,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改變傳統的金融信息採集來源、風險定價模型、投資決策過程、信用中介角色,解決傳統金融痛點。譬如,蘇寧金融上線了業內首個區塊鏈共享黑名單平台、國內首款智能延保服務、企業知識圖譜、「幻識」反欺詐情報圖譜、金掌柜智能營銷系統、風控安全大腦CSI,單筆交易風判和決策響應時間小於100ms,可實現100秒開戶、支付引擎達到了99.9%的高可用性。

其五,消費理念的變遷。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逐漸提升,生存型消費得到滿足,消費者追求更高層級的消費,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需求在消費者生活中佔據越加重要的位置。現在進入個性化升級的新消費時代,人們更加追求個性消費、時尚消費,傾向於超前消費。消費信貸成為80、90後、00後消費升級之路的重要手段。

那麼,金融消費升級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報告從支付、貸款、理財、保險加以了具體分析。在支付上,從最初的貨幣支付,到現如今的移動支付、掃碼付,支付升級不僅給用戶帶來便捷,還在安全性、低成本方面做出貢獻。如蘇寧金融研發的一鍵付,無收銀台、無支付密碼、無簡訊驗證碼,只需一鍵開通,付款快至一秒。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移動支付規模達70.8億元,預計未來維持較高增速增長;我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保持增長,2018年移動支付累計用戶規模有望達6.5億人。

在貸款上,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上升與消費意願的提高,居民超前消費意願日漸強烈,貸款需求提高。從最初的銀行貸款、民間高利貸,到如今P2P貸款、信用貸款,居民可貸款途徑日漸拓寬,可貸款額度逐漸上升,放款速度逐漸提高。如蘇寧金融任性貸最高額度30萬,最快20秒到賬。個人消費金融貸款的餘額起點最低,但增速最高,2018年以來增長率保持在25%左右。而房地產貸款在個人貸款中佔比超50%,受房貸政策收緊影響,個人住房貸款增速2018年二季度降到18%。

在理財上,隨著收入的提高與移動理財的普及,理財方式與途徑有較多變化。從最初的單一銀行存款,到現如今的基金、固定收益理財、黃金理財、外匯理財、期貨、股票、不動產理財,理財方式趨於多樣化。同時,移動通訊的普及與互聯網理財平台的興起也為居民理財提供了便利。截至2018年6月,我國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的網民規模達到1.69億,較2017年末增長 30.9%,呈現高速增長趨勢。網民使用率為21.0%,較2017年末增長4.3個百分點。且用戶更加傾向短期靈活類理財方式。

在保險上,信息技術和移動網路的普及改變了金融消費者的行為偏好,互聯網成為被消費者接受度很高的保險銷售渠道。互聯網保險在我國的發展主要體現在經營主體和渠道建設、互聯網銷售保費規模、產品競爭等方面。根據艾瑞諮詢調查結果顯示,59.8%的人群都購買了保險,年齡主要在26—45歲之間,用戶佔比高達79.9%;與2017年相比,19-35歲以及46-55歲年齡段TGI指數上升。學歷較高人群投保意識更強,與2017相比,2018年高中及以下用戶TGI指數由57.8上升為84.8。

「助力居民消費升級,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助力金融形態升級。」《2018金融消費升級報告》最後總結了金融消費升級的主要影響,具有三大「助力」作用。

中國消費升級的加速,離不開金融信貸的支持。從實際情況來看,消費金融的高速發展,已成為居民消費升級的重要推動力。市場上湧現出蘇寧金融、螞蟻金服等一大批典型代表,使用任性付、任性貸及花唄、借唄等成為了很多人購物首選付款方式,促進消費者「能消費」、「願消費」、「敢消費」。80後、90後成長為消費市場主流人群。消費形態從以必需型消費為主,向發展型、美好型消費轉變,消費升級的形式分為新增消費、品質升級和性價比升級,也就是大眾更愛買沒有買過的東西,更愛買比原來更優的東西,更愛買以同樣的價格獲得更好的東西。

而金融行業的發展與興盛,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的逐漸完善,助力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企業發展離不開的多種資源中,資本支持位居首位。社會融資規模系衡量我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狀況以及資金鬆緊程度的重要指標。

從2002年到2017年,我國社會融資總量由2萬億元擴大到近20萬億元,絕大多數在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融業信貸資金的導向引領作用強化,提升了信貸支持與企業轉型升級的耦合度,促進從事實體經濟的中小企業拿到更多、利率成本更低的資金。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命脈。隨著「互聯網+」的推進,以金融科技為代表的新金融形態將科技與金融有機結合,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和可得性。」《2018金融消費升級報告》表示,通過技術賦能,新金融改造著金融行業,促進金融業內部的創新和效率升級。另一方面,新金融帶動金融行業提供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改善金融供給,切實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科技 的精彩文章:

愛奇藝納斯達克紀念年卡:會員收入已破65億元
長虹智慧廚房系統,布局物聯網面向服務的製造轉型

TAG:電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