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再也找不出比它還要優美的書了

再也找不出比它還要優美的書了




《自然辯證法》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歡迎來到攔江書院,同學們好!




上周應電台所請,推薦了幾本書。




還記得第二本是孔子的《論語》,第三本是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但是第一本書引起了主持人的驚恐和震撼。




當時主持人很震驚的問了我一句:這本書要多高的學歷才能看懂?我當時的回答是:只要認識300個漢字,小學文化就可以了。



這是一本什麼書呢?這本書是我在初一的時候讀到的。它的文筆巨優美,它的認知巨廣博,它的思想非常的深邃,可以說這本書的認知觀一直在主導著我前行。而且,在我此後的閱讀史中,我再也沒見到這麼一本文字優美的書。




這本書到底是什麼?它就是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我可以看到一些人臉上閃現出驚恐和震撼的表情,《自然辯證法》這麼枯燥的東西和文筆能搭上邊嗎?當然能。




如果你想學寫作文,想讓自己說話變得有水平,那麼這本書你非讀不可。




這本書離我們大約有150—200年了,在這麼漫長的歷史中,它經過了人類文明的錘鍊。每一字、每一句可以說叫字字珠璣。




而且,這本書給我們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觀念。這個觀念,打開書,第一頁,第一行是這麼寫的:




歷史導論:在自然科學中,由於自身的發展,形而上學的理論已經站不住腳了。



這句話肯定很多人都懵了,什麼叫形而上學?它的理論又是什麼?我來告訴你:

你現在想的,你現在做的,你現在的認知就是形而上學。




為什麼我們這麼武斷給你下結論?很簡單,如果你要突破形而上學的桎梏,那麼你現在的學術成就、事業成就或者是家庭的成就絕對不止於現在。




這本書有一個渾厚的基礎,這個基礎我們在廣州的時候曾經給孩子們講過,也就是用童話的方式講道德經。我記得我們講的第一條是:一切都是相對的。




這本書推崇的就是這個觀念,並在此觀念上構建出辯證法的三條定律。




第一條,從量變到質變的規律。




這一點是基於認識論。一切事物都是有變化的,都會走向它的相反面。或者說,在一切事物的本身,一定有它的相反面的存在。




當我們看待問題的時候,永遠不要絕對化。而要知道,我們現在的觀點,我們看到的事物,正在悄悄的發生變化。




第二條,對立統一的規律。




一個事物的存在,一定有一個對立面。沒有孤立的事物,一切都是相對的,一切都是對視的。這叫對立。




一旦你做一件事,或者談到一個觀點的時候,你能看到對立方,那麼你的認知就會飆升一大截。這叫統一。




這一個觀點,有助於我們走出狹隘的認知。有句話叫:有些人越蠢越固執。我們憑什麼說一個人蠢?因為他的固執。我們憑什麼說他固執?因為他只看到一個問題的一面,看不到對立的一面。




第三條,否定之否定的規律。




一切事物終將走向反面,而後復生。




關於這點認知,我們寫過一篇文章《敦煌古道:昔日我如此蒼老,而今風華正茂》。在這篇文章里,我們說的很清楚了。一切事物,在人類發展史漫長的300年之後,會完成一個周期,轉向第二個過程。在此周期本身,事物會有他的出生嬰兒期、青春期、成熟期,然後於衰亡中再生。




我們推薦這本書,在這個商業時代,重讀恩格斯,重讀辯證法。它賦予我們的不惟是一種認知的觀念,還讓我們在最高層次與智慧對接。




如恩格斯在一開始說的:自然科學,由於自身的發展,形而上學已經變得不可能了。現代也是,由於技術時代自身的發展,此前所有的認知都在被技術所拋棄、所過時。而留給我們的,是量的囤積而後,質的優化時代,也就是藝術的時代。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能於這本書中獲得充足的養料,迎接更加激動人心的未來30年。


《攔江小課堂》


問題一:學習《自然辯證法》的作用是什麼?




看起來衣食住行好像都用不到辯證法,但我們講過,如果你對這一基本的智慧認知還停在有什麼用的階段,那麼你的生活一定是處處不如意的。




你要知道在智慧的頂點上,當我們俯瞰辯證法的時候,我們能夠把它的三大定律貫穿於生活實踐本身,優化我們的生存結構,就會讓我們的事業越走越高。




簡單說,我們要做的不是「學」,而是讓它成為我們的一種思維方式,成為一種安身立命的法則。




問題二:如何看待對《自然辯證法》抨擊的聲音?




有抨擊就對了。作為一個學者,發表論文的時候,有一個引用率。至少在這個問題上,《自然辯證法》是站住腳的。它吸引了眾多活力,保持了高引用率。




單從認識論的角度出發,有人說辯證法抽離了認知的主體。這一點是沒錯了,它抽離認知主體留出空位給誰呢?

就是讓我們記住的。




讓我們把這個理論從提到用、從文字到思維、從我們開始宣讀到貫徹到行動上。如果你完成這個過程本身,你就會發現哲學方面的文字迷宮都是非常不值一提的小兒科。




問題三:《自然辯證法》與中國古代的《易經》有什麼類似的地方?




如果把話說誇張了,我們會說它們本質是同一個東西。它們是從不同的層級、不同的高度對智慧本身的論述。




《易經》的時代是書寫符號匱乏時代,它只能自己創造一些精短的符號,用這個來傳承一種古老的智慧思想。結果導致符號本身造成了巨大的迷宮,讓人迷失在符號之中,而忽略了智慧本身。(

《易經》最重要的是太極圖,而非生化出來的符號。)




再說說《自然辯證法》與《易經》的區別。我們曾在廣州講課時提到《易經》,把《易經》提煉出幾個法則。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發現這幾個法則好熟悉啊!這不就是自然辯證法嗎?




《易經》是用古老的、具象的語言描述一種規律本身。而《自然辯證法》讓它更精鍊、更精粹、更簡潔、更粗暴、更直接。




《自然辯證法


老規矩,留言點贊前三送本次的書。


京東滿

活動進行中,點擊下圖小程序購買~

延伸閱讀


本周體驗法國溫柔:




《失眠療愈》







N個睡眠冷知識,破除民間認知誤區。面對失眠,有人聽信巫醫,有人用藥上癮,有人借酒催眠,有人陷入失眠—焦慮—更加難以入眠的怪圈。《失眠療愈》除普及最基本的睡眠常識,還及時對眾多民間認知誤區和謬傳做了有力回應。




《一看就停不下來的中國史》







硬氣文人、戲精政客、失意將軍、求生商人、謎案新解。在《一看就停不下來的中國史》中,我們會見到那些留名千古的人物,但讀到的不再是獵奇,不再是抽離了人性的空洞規律,而是深伏於文字之下的,那呼之欲出的內在驅動力量。讀史即是讀人心。




《戰慄》







《余華作品:戰慄》收入余華的三部中篇小說:《偶然事件》《一個地主的死》《戰慄》。這裡更多地表達了對命運的關心。無論是在動蕩的年代裡,還是在寧靜的生活中,這些人的命運都在隨波逐流,返抗也好,掙扎也好,或者逆來順受,最後都一樣。它們是現實的,也是內心的。




以上圖書境外讀者亦可購買。京東自營圖書,輕鬆直郵200+國家和地區!





下期預告

下周我們要推薦的是A. K. 杜德尼的《平面宇宙》,各位寶寶們關於這本書有什麼疑問歡迎留言哦!老霧會在下一期的節目里為大家一一解答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霧滿攔江 的精彩文章:

我就是那個靠打遊戲考了100分的學霸
智力越低,越不能容忍別人不一樣

TAG:霧滿攔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