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崔永元為什麼後悔?

崔永元為什麼後悔?


崔永元為什麼

後悔






文 | 霧滿攔江




(01)


 


崔永元,在他的網號「小崔讀書匯」中提到:


 


今天,有朋友問我:你後悔嗎?


 


我說:後悔。





……崔永元,他為什麼後悔涅?




(02)


 


有位商界大佬說:可以依據睫毛的角度,區分各個地區的華人。


 


首先是大陸人。


 

大陸人睜開眼睛,睫毛挑出180度,大開大闔,直眉愣眼,眼神里充滿焦慮。






其次是香港人。

 


香港人睫毛挑開的角度,比大陸人小15度。


 


香港人也焦慮,但焦慮程度略低。


 


因為香港的法律很嚴格,有規矩嗎,就不用太焦慮。


 


再次是台灣人。


 


台灣人睫毛挑開的角度,比香港人還要小15度。

 


台灣的廟宇較多,舉頭三尺有神明,所以性格柔柔的,說話軟軟的。就算是被人欺負到炸了,最多委屈而溫柔的問一句:你想怎樣?


 


最後是新加坡人。


 


新加坡人睫毛挑起的角度,比台灣人還要再放下15度。


 


意思是說,大陸人火氣大,最焦慮。香港人次之。台灣人軟如泡麵,可搓可揉。新加坡人,溫順的有點過了頭。


 


可為什麼,我們這麼焦慮、火氣這麼大呢?




(03)


 


最近網上熱傳一段視頻。


 


一個初中生,被另幾個年齡相仿的孩子毆打。


 


慘遭圍毆的孩子,姓鄭,正讀初二。


 


上學期,鄭同學和譚同學,偶有口角。


 


譚同學很憤怒,就向大哥投訴。


 


大哥姓李……其實也是個孩子。但他身為大哥,當然要替小弟找回場子。


 


於是李大哥帶著幾個手下,將鄭同學擄到一個小廣場,群起圍毆,拳打腳踢,各種污辱漫罵,還拿拖鞋狠抽小鄭的腦殼。


 


這夥人一邊打,還一邊拍下視頻,炫耀自己的戰果。


 


視頻上網,事情鬧大。


 


警方不管是不行的了。




(04)


 


警方到了學校,和校方一起,組織家長調解。


 


可是騷瑞,李大哥的親爹,人家在外地忙,不在家。


 


只好叫了另外幾個打人的孩子,當場向小鄭道了歉。


 


還寫了檢討書。


 


承諾賠付醫藥費。


 


應該說是很有誠意的了。


 


調解之後,小鄭同學心情舒爽,繼續騎自行車上學放學。


 


忽然間,前面路上閃出一條矯健的身影,手持利刃。


 


是李大哥。


 


哇呀呀,哪裡走……就見李大哥圓瞪怪眼,持刀向小鄭同學殺來。


 


眼見得大哥這麼凶,小鄭魂飛天外,哪敢抵擋?


 


只能丟了車不要,發足狂奔。


 


千萬別讓大哥砍到。

 




(05)


 


媒體稱:李大哥這孩子……讓人頭疼。






他不僅打同學,搶同學們的錢。惹毛了他,連班主任都揍。


 


可憐班主任也只是個小女生,哪敢惹這凶人?


 


新聞稱,這樁事兒麻煩的點有兩個:


 


一是李大哥正處在義務教育階段,打人砍人是他的權利……不不不,留在學校是他的權利,學校不可以開除他。


 


二是李大哥是未成年。咱們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如果不是重大刑事案件,警察也不能抓他。


 


最後,學校給小鄭同學提供的解決方案是——讓家人,每天接送他上學。


 


可這……好像也不解決問題呀。


 


就算是小鄭父母,丟了工作不要,全家護送孩子上學。可李大哥那麼凶,萬一他炸了毛,舉刀砍你全家怎麼辦?


 


他受法律保護,可以隨意砍你。你又不能惹他。


 


只能全家一起逃。


 


可萬一,小鄭家人逃命的速度,不如李大哥的腳程快,這可咋整?




(06)


 


有人說中國人活得很焦慮,伐開心。


 


不知是真是假。


 


——但,至少小鄭一家,肯定很焦慮、不開心的。


 


孩子被人拿刀追砍,學校管不了,法律也不管……難道大家生活在蠻荒世界嗎?


 


當然不是這樣。


 


有篇光明時評,作者馬滌明,解釋說教育部曾聯合多個部委下文,對構成違法犯罪的學生,必要時可由政府收容教養。《刑法》中也有同樣的規定。


 


並不是真沒辦法。


 


但不知為什麼,法律條文說得好好的,實際操作中,法律卻成了壞孩子的保護傘。對小鄭同學,竟毫無保護措施。


 


可是,小鄭同學是大多數。


 


——如果你被人家追砍著長大。成年後怎能不焦慮?怎麼能高興得起來?

 






(07)


 


活得不開心,不過是環境不太理想。


 


法律與現實的結合,尺碼有點不對。


 


出現太多蠻荒空間,讓人無所適從。


 


這個問題咋解決涅?




(08)


 


俄羅斯有個戰鬥女孩兒,叫斯維特拉納·庫德欽科娃。


 


她是個女明星,後來嫁給製片人,生了兩個孩子。


 


今年,大寶已經24歲了。


 


庫德欽科娃自己,也49歲了。


 


但由於第二個孩子,有先天疾病,所以她決定再要個寶寶。


 


49歲,她又懷孕了。


 


好幸福。


 


上電視台與觀眾分享快樂。


 


不曾想,現場有個觀眾說:那啥,庫德欽科娃,你49歲高齡,生了一個有病的孩子,還要生第二個嗎?社會不需要一個有病的孩子,你也不需要。


 


聽了這番話,庫德欽科娃笑咪咪走到觀眾面前,啪!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不會說人話,我教你。


 


法律管不了你,我管你!

 




(09)


 


法律管不了你,我管你!


 


戰鬥民族女性,不是一般的彪悍。




(10)


 


人要有點血性。


 


子曾經曰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沒文化,太愚蠻不妥。太窩囊太懦弱,也不可取。


 


文質彬彬,而後君子。


 


如切如蹉,溫瑩如玉。還要有點血性,不受欺凌。


 


有血性,我好端端上學讀書,誰也不許拿刀砍我。


 


有人打我,我投訴。


 


投訴沒人管,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有血性,就是要有點野心。


 


世道不合理,砍人的人,居然受什麼法律保護。被砍的人,難道只能自生自滅?


 


那就盡一切努力,呼籲也好,訴求也罷,務須改變這種現狀!




(11)


 


回到正題,崔永元為什麼後悔?


 


崔永元開始是小鄭同學,後來是庫德欽科娃。


 


起初他替自己討還公道,軟語相求,好話說盡。


 


對方就當他放了個屁。


 


非要傷害你,反正法律也不管。


 


於是崔永元化身庫德欽科娃,揪住傷害他的人,往死里削。


 


他的行為,有人很擔憂,有人看著解氣——但無論如何,他在法律缺位的蠻荒地帶,履行了保護自己的使命。


 


他後悔,那是因為他驚訝的發現,我們的法律,遺漏空間太廣泛。太多不合理的事兒,沒人問也沒人管,這就對我們的個人維權,提出了極高難度的要求:


 


——要求我們,要有足夠的血性,才能免受傷害。


 


——要求我們,要有足夠的認知,才能免遭不公。


 


與其焦慮於心,眼眉天天挑得老高,莫不如勇敢起來。


 


著手改變自己。


 


改變現實中的不合理。




(12)


 


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兩個目標:


 


一個是社會的,一個是個人的。


 


社會目標,就是現存的不合理現狀。


 


這些問題,是成年人憊懶造成的。


 


因此成為年輕人努力的方向,與使命。


 


個人目標,是實現社會目標的條件與能力。


 


你必須克服懦弱,才能保護自己。


 


你必須足夠勇敢,才能保護家人,保護這個世界上所有善良的人。


 


你無論做何選擇,終將構成環境的一部分:


 


如果你懦弱,就會縱容李大哥。你越弱,他們越凶。你拚命的逃,他不依不饒舉刀追殺。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從來就是缺一不可的生態組合。


 


如果你勇敢,如庫德欽科娃,對傷害零容忍。欺凌者就得掂量掂量你的份量。


 


人與環境,就是這樣奇妙的無縫對接。


 


你的環境,就是你的性格與認知。


 


改變世界,或是改變環境,無非是更好的做自己。但懦弱與恐懼,絕對不是我們,那只是迷亂的心,出於逃避而矯飾的虛像。世界需要更多有勇氣的人,對於孩子所遭受的欺凌,說一聲這不合理。對於那些傷害我們的行為或語言,說一句:法律管不了你,我管你!血從未冷,心猶未寒,只是我們懦弱的太久。是時候對自己說一聲,站起來,無論是社會責任,還是個人成長的使命,我們都可以。只有勇敢的成就自我,才會在遲暮到來的某一天,於夕陽之下,欣慰的對自己說:我來過,我見過,我努力過。我不後悔!








霧 曰


看到句好曖的話:


 


實現夢想,趕緊回家。


 


短短八個字,實有大智慧。








去年今日 


《把我老公還給我!》




霧鍋鍋為了感謝大家的厚愛,


決定每天在打賞的朋友當中,


隨機抽取一人,


送出一本好書。




讓我想想,


這周寄

《人心至上杜月笙》


哪位會是那個幸運兒呢?




(PS:每周五統一寄出~)






昨天中獎的寶寶是:



請這位「張航」寶寶


在後台回復四個字


「打賞中獎」


聯繫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霧滿攔江 的精彩文章:

憑什麼拿我的利益,維護你的正義?

TAG:霧滿攔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