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慌胸悶、頭暈頭痛、胃腸不適找不到病因?

心慌胸悶、頭暈頭痛、胃腸不適找不到病因?

當今社會,隨著焦慮症以及抑鬱症的高發,使得我們對心理疾病的防範也更加嚴密了,但是真正了解心理疾病的人們其實並不多,比如當我們感覺自己處於焦慮中的時候,都會擔心自己是否是患有焦慮症。那麼,什麼是焦慮症?怎麼治療焦慮症呢?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邀請到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醫師成軍教授為大家做解答,詳情請觀看視頻。

精彩內容

一、什麼是焦慮症?它有哪些臨床的表現?

焦慮症,是一種以焦慮情緒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症。主要癥狀為持續的緊張、擔心、恐懼不安的內心體驗,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運動性不安。根據發作的形式,可分為兩種不同的臨床類型,一種為急性的、發作性的,叫做驚恐發作;另一種是慢性的、持續性的,又叫做廣泛性焦慮障礙。

驚恐發作:是一種突然發生的、不可預測的強烈的焦慮、軀體不適和痛苦。典型的臨床表現有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精神癥狀主要表現為,瀕死感、失控感和崩潰感。患者突然產生胸悶、胸部壓迫感、窒息感,不能自主呼吸的恐懼、緊張感,甚至感到死亡將至而呼喊,常常不由自主地奔向窗戶,推開門窗,讓空氣進入胸腔。有的表現為極度的精神緊張,有即將失去控制的焦慮或將變得瘋狂的恐懼。軀體癥狀有心跳加快、心慌,出汗,震顫,氣短、胸部壓迫感,胸部不適,喉部堵塞感,噁心、腹部不適,頭暈、身體飄浮、眩暈,發熱或發冷感,麻木、皮膚刺痛感等。本病常急性發作,終止迅速,一般10-30分鐘癥狀迅速達到高峰,持續時間短暫,極少超過1小時。大部分患者體驗到明顯的軀體癥狀而情緒癥狀不突出,所以絕大多數患者就診於急診科,有打120的經歷,並將這種癥狀歸因於軀體的嚴重疾病,雖然多次的相關檢查未能發現器質性疾病的證據,不少患者仍不放心。如果1月內出現3次及以上驚恐發作,或首次典型發作之後以持續的害怕再發作的焦慮達1月;即可診斷。

廣泛性焦慮障礙:是焦慮症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可起病於任何年齡,常有心理、軀體方面誘因,臨床表現主要有三組癥狀:精神性焦慮,軀體性焦慮及運動性不安。精神性焦慮表現為對日常瑣事的過度持久的緊張和不安。做事時心煩意亂、沒有耐心;與人交往時緊張急切、極不沉穩;遇到突發事件時驚慌失措、六神無主,極易朝壞處想,即便休息時,也可能坐卧不寧。軀體性焦慮主要表現為自主神經功能異常,病人可表現為手心出汗、噁心、心慌、心率加快、胸悶、呼吸困難、咽部不適、口乾、腹瀉、多汗等;神經系統癥狀有耳鳴、視物模糊、刺痛感及頭暈、頭痛等。運動性不安主要包括坐立不安、搓手頓足、肢體發抖、肌肉跳動及唇、舌震顫等。一般癥狀持續6月可診斷,少於6月診斷焦慮狀態。

二、焦慮症和焦慮情緒有什麼區別呢?

焦慮是人們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戰、困難或危險時出現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壓力,產生焦慮情緒是在所難免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過焦慮的這種情緒體驗,如學生的考前焦慮,成人面臨入職、升職或生活重要事件時的焦慮等等。適當的焦慮是有益的,它可以充分調動身體各臟器的機能,適度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和警覺性,從而更有效的解決問題。當焦慮的嚴重程度與客觀事件或處境明顯不符,或持續時間過長,對正常的社會功能產生了影響,就成為病理性焦慮,達到相關診斷標準時即可診斷為焦慮症。

正常的焦慮情緒和焦慮症之間可以是一個連續過程,沒有絕對的界限。鑒別的特徵主要如下:1正常焦慮情緒中的擔心程度較輕且可以控制,當更為緊急的事情出現時,可以暫時放下。而焦慮症有關的擔心更廣泛(例如,財物狀況、家人的安全、工作業績等)、更明顯、令人痛苦,病程更長,在沒有促發因素的前提下頻繁發生。焦慮症的個體常出現由於持續的焦慮和相關的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領域受損所致的主觀痛苦。普通的焦慮情緒伴軀體癥狀的可能性較小,而焦慮症患者常出現心慌、胸悶、胃腹部不適等軀體癥狀。

三、什麼原因導致焦慮症人群如此廣泛?

焦慮症是人群中最常見的精神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起病的中位年齡為30歲,而起病年齡的跨度很大,幼到幾歲的孩童,長至耄耋老人。

目前焦慮症的具體病因尚不明確,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都參與了焦慮症的發病過程。與抑鬱症類似,焦慮症患者也存在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r-氨基丁酸等神經遞質的紊亂,目前臨床常用的治療焦慮症的藥物也是抗抑鬱劑,這些藥物主要通過作用於這些神經遞質改善焦慮癥狀。還有神經內分泌、遺傳的影響,也與焦慮症的發病機制有關。

不過,個人的性格特徵,社會心理因素在焦慮症的發病中佔了較大的作用。精神分析理論認為,焦慮是對未認識到的危險的一種反應,起源於未解決的無意識衝突。有時危險只是象徵性的,焦慮可為過去童年、少年或成年期未解決的衝突重現而激發。當面臨生活事件時,自我不能運用有效的防禦機制,便會導致病理性焦慮。認知理論認為,在正常生活中,可能發生一些無關緊要的刺激,這些刺激能引起存在認知偏差的個體的注意,並對刺激產生一種災難化的解釋,從而產生焦慮體驗,出現自主神經癥狀。行為理論認為焦慮是恐懼某些環境刺激形成的條件反射。例如一個並無食物過敏的人,可能在餐館吃了魚而感到不適,再後來暴露於同樣的魚時,會感到同樣的不適,通過泛化的作用,對相關的現象產生恐懼而迴避。總之,焦慮症的發生多與社會背景相關。生活事件刺激為主要致病源,如生活窘迫、工作困難、學習壓力過大、人際關係緊張等內容。這也是患病人群如此廣泛的原因。

四、焦慮症可以自我治療嗎?

對於輕度的焦慮症有一些自我調節的方法,可以嘗試。如:

排除焦慮源:當然我們有時候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焦慮,我們能做的就是暫時遠離那些我們已經知道的能給我們帶來焦慮的事情。比如,焦慮症爆發的時候,你可以請假休息,暫時離開你的工作壓力,緩解一下情緒。等自己感覺焦慮少一些了再上班。這樣做可以防止你的焦慮症進一步惡化為嚴重焦慮。傾訴:找一個能聽你說話的朋友,向他敘述一下你最近的情緒狀態和經歷的各種事情,這種表述可以有效的減輕你的痛苦程度。轉移注意力:干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參加自己喜歡的運動,去鄉村或者人少的風景區轉轉,找一些事情做,別獨自待在家裡。看淡他人對你的評價:認知理論認為,人的焦慮與自我認知有關,其中就有過度在意他人的評價。即希望自己在別人的心中是完美的,正因為這種希望使得我們害怕給別人留下壞印象,當意識到自己在為別人的評論而焦慮時,要學會和自己對話,接納自我。5練習放鬆技術:比如肌肉放鬆法就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基本原理就是,你平躺在床上,然後從頭到腳依次做緊張和放鬆運動。攥緊你的拳頭,然後慢慢鬆開拳頭,就這樣反覆的緊張然後放鬆,從頭到腳的每一塊肌肉都要做,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就可以利用放鬆技術來減輕焦慮。

五、焦慮症會引起哪些併發症呢?

焦慮可引起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功能亢進,交感神經興奮可引起夜間和晨間高血壓,血壓波動不易控制;迷走神經功能亢進可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出現哮喘癥狀;引起胃液分泌及運動功能異常,出現消化性潰瘍。同時焦慮情緒可導致內分泌的失衡,如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功能失調,皮質醇分泌紊亂、胰島素抵抗,從而顯示糖尿病的某些癥狀(如血糖升高、尿中糖和酮體含量增多);如果引起女性激素分泌失調,則會影響經前緊張綜合征的發生、發展,也可引起免疫功能異常,引發其它免疫炎症疾病。而且,焦慮還可加重原有的軀體疾病。

六、焦慮症患者都需要藥物治療嗎?

許多情緒焦慮的病人,可能不一定願意使用藥物,一些輕度的焦慮症患者通過自身的調節也能使一部分癥狀得到緩解。但一般來講,焦慮症需要規範的藥物治療。

治療藥物:

1苯二氮卓類:BZD是應用、研究最廣泛的一類藥物,對軀體癥狀緩解有效,但對心理癥狀改善甚微。具有起效較快的特點。常用的藥物有阿普唑侖、氯硝西泮、勞拉西泮、地西泮等。長期大劑量可引起藥物依賴,突然停葯可出現震顫、痙攣發作、興奮及失眠等戒斷癥狀,一般短期使用。抗抑鬱劑:目前多作為治療的一線藥物。SSRI副作用小,患者依從性好,可供選擇的有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蘭、艾司西酞普蘭等。文拉法新、度洛西汀等具有去甲腎上腺素和5- HT雙重作用,對焦慮症的療效肯定。丁螺環酮、坦度螺酮,是選擇性的5-HTa激動拮抗藥物,具有弱的多巴胺受體阻斷作用,沒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因而對共濟運動和複雜的操作沒有影響,對廣泛性焦慮有效,對驚恐障礙和社交焦慮障礙的效果不明顯。缺點是產生療效的時間在一周或更長,因此醫生和病人需耐心等待它起作用的時間。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普茶洛爾用於減輕焦慮患者植物神經功能亢進的癥狀,如心動過速、震顫、多汗等有一定效果,對靜坐不能效果最好,對減輕焦慮和防止驚恐發作效果不大。

醫生一般會根據患者病情、身體情況、經濟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制定藥物治療方案,越早診斷,越早治療,焦慮症的預後就越好。不過特別應該強調的是:癥狀緩解後,仍需要堅持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減、停藥物需諮詢精神科醫生,千萬不要擅自調整藥物治療方案。在服藥期間,注意和醫生保持聯繫,出現副作用或其他問題及時解決。

七、除了藥物治療,還有其它的治療方法嗎?

臨床上,往往採用綜合治療的方法,藥物治療可以儘早控制癥狀、緩解病情和預防複發,而心理治療,通過引導和幫助患者改變行為習慣、認知應對方式等,可促進患者的恢復、改善疾病的預後。

主要的心理治療為:心理教育 將本病的性質教給患者,讓患者對疾病具有一定的自知力,可降低患者對健康的焦慮,增進在治療中的合作,堅持長期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 醫生對病人親切關懷,注意傾聽,持續鼓舞,積極服務,也能使一部分癥狀得到緩解,同時可以提高治療的依從性。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被證實為焦慮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療。包括行為治療(通過調節行為本身來直接減少失調情緒和行為)和認知治療(通過改變個人的評價和思考模式來減少失調情緒和行為)兩種方法。4放鬆療法:放鬆訓練是消除緊張,減輕焦慮的一種最簡便、易行和有效的方法,其誘導肌肉放鬆的技術有許多,如漸進性放鬆訓練、生物反饋、催眠和沉思等。

其他的治療措施如:演奏樂器、唱歌或單純收聽音樂、運動等可降低一般人群罹患焦慮障礙的風險,降低焦慮癥狀的嚴重度及發作頻率。反之,缺乏運動則是罹患焦慮及其他精神障礙的確定危險因素。

總之,焦慮症是神經症中相對治療效果較好,預後較好的疾病。經過專科規範治療後,絕大多數患者會得到臨床康復,恢復往日的愉悅心情。

八、青少年焦慮症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如何治療呢?

青少年焦慮症是兒童、青少年期常見的情緒障礙,多發生於兒童晚期和青春期早期,起病年齡多為10-14歲,不超過18歲。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是生物學因素、兒童氣質或個性特徵及環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結果。有研究表明,壓抑型氣質是焦慮障礙的一個高危因素,膽小、依賴、過分追求完美的個性特徵也與此有關。家庭環境因素與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的發生密切相關,如果父母的人格特徵、健康狀態、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問題,如過度控制、過度關注的教養方式與兒童青少年焦慮症有關。此外,各種應激事件如:轉學、父母離異、學習壓力過大、被欺負等對疾病的發生也起一定作用。

與成人焦慮症相似,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兒童存在沒有特定對象的廣泛的焦慮。他們擔心日常生活的多個方面,主要表現在擔心自己的學習、健康、安全、未來等多個方面,會擔心家庭是否會發生被盜或著火等意外事件,還擔心家人的健康安危等。還常伴發各種軀體癥狀,如頭痛、頭暈、胸悶、心悸、腹痛等。

心理治療在青少年焦慮症的治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們的臨床診療過程中,常常採用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及家庭治療的方法,與患兒建立信任的關係,矯正其存在的認知偏差,並通過患兒與家長的共同治療,改善家庭關係、父母的教養方式,改善家庭與學校環境,創造有利於青少年的適應過程與環境,減輕壓力,增強自信。但對於那些癥狀明顯,經過環境調整、心理治療、行為治療無明顯改善的患兒,建議使用比較系統的藥物治療以儘快有效的控制和緩解癥狀,藥物種類與成人基本相同,只是選葯的時候會選用有兒童治療適應症的藥物。

希望焦慮症患者能積極接受規範的治療,也希望廣大網友們能正確看待焦慮症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遠離焦慮症。

專家介紹

成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醫師,醫學碩士,主任醫師、教授

擅長:抑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雙相障礙、睡眠障礙的診斷及藥物、認知行為治療,對強迫症,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兒童期精神病等的診治亦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原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警惕:出現這7個癥狀要儘快就醫!糖尿病嚴重可致失明
擴散!7歲女童吃完進了ICU,多器官衰竭!這道菜你也很愛吃!

TAG:中原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