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比亞迪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幾乎腰斬,它遇到了什麼問題?

比亞迪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幾乎腰斬,它遇到了什麼問題?

比亞迪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幾乎腰斬,它遇到了什麼問題?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10 月 29 日,比亞迪發布了三季報。在今年 1-9 月,比亞迪經營收入 889.9 億元,同比增長 20.35%,但凈利潤 15.27 億元,同比下降 45.3%。進入了增收、減利的狀態。

在 2018 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41.3 萬輛和 41.2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94.9%和 111.5%。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31.4 萬輛和 31.3 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 79% 和 96%。

但是,身處高速增長行業,還是老牌巨頭,但相比寧德時代、吉利汽車,比亞迪近年卻進入了增長瓶頸。

比亞迪的汽車、手機部件、充電電池三大業務的體量非常大,2014-2017 年,營業收入從 581.96 億漲到 1059.15 億,接近翻倍;凈利潤分別為 4.34 億、28.23 億、50.52 億、40.66 億。

其中,2017 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約為 390.60 億元,同比增長 12.83%,佔總收入的比例提升至 36.88%,成為營收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但營收增長的背後,經營質量卻有疑問。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電池研發中,比亞迪重點押注了磷酸鐵鋰電池技術,但不幸成為了被迭代的對象,能量密度更高、循環壽命更長的三元電池技術開始成為主流。寧德時代也憑藉三元電池業務趕超比亞迪,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達到 42%。

更大的問題在銷售端。新能源汽車的下遊客戶有兩種,分別是普通消費者以及地方政府、計程車公司等機構消費者。這兩種消費群體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普通消費者不能欠款,但政府客戶可以先欠款。而比亞迪近年不斷加大力度推出電動大巴、電動計程車、電動環衛車,銷往全球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 200 個城市,而大巴的付款通常分 4 步,分別為訂單、交車、驗車通過、質保金,按照 30%、30%、30%、10%的比例支付。這直接造成了比亞迪的應收賬款激增、現金流時好時壞、回款周期加長的境況。

2014-2017 年,比亞迪應收賬款規模為 137 億元、215 億元、417 億元、518 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 23.53%、26.89%、40.37%、48.98%。而到了今年前三季度,營收 889.9 億元,但應收賬款高達 546 億,占營收的 61.35%。

這超過 500 億的應收賬款,根據安信證券的估計,其中大約 200-250 億元是政府補貼,150-200 億元是新能源大巴銷售款項。

回款慢,金額大,使比亞迪的經營現金流大幅波動,2016 年經營現金流為凈流出 18.46 億、2017 年為流入 63.68 億;今年上半年凈流出 16.07 億,三季度變成 66.50 億。比亞迪不得不通過融資來解決這種不穩定性,2016、2017 年發債、借貸規模都超過 100 億。

除了眼前的增收不增利、磷酸鐵鋰電池技術被迭代,比亞迪未來在國內可能還要面對更多的新競爭對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今年中國已經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寶馬已經增持華晨寶馬股權,把中國建成寶馬電動車生產基地;特斯拉在上海拿地準備建廠;廣汽、東風、寶馬先後與寧德時代合資建廠確保電池供應。可以預見,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只會更加激烈。

題圖來源: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2018年9月17日,歷史上的今天
美網成為各品牌的秀場,今年耐克和優衣庫平分秋色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