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團點評上市後首次調整架構,重提放棄打車業務

美團點評上市後首次調整架構,重提放棄打車業務

美團點評上市後首次調整架構,重提放棄打車業務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10 月 30 日,美團點評通過內部信公布了新的組織架構調整。這是該公司上市後首次調整,距離上次組織架構調整過去了 10 個月。

這次組織架構調整中比較大的變化是打車、外賣、零售這些新業務。

2017 年 12 月新組建的大零售事業群基本上被拆散,生鮮零售、外賣、餐飲 B2B 等業務被納入到不同組織部門中。

美團點評新成立了到家事業群,統籌外賣、配送、閃購、智慧廚房等業務。

原大零售事業群中的餐飲 B2B 業務「快驢」成為了單獨的事業部。快驢主要服務美團外賣餐廳,為其提供食材、一次性用品、酒水飲料等進貨服務。

原大零售事業群中的生鮮零售拆分成新的小象事業部,主要負責生鮮超市品牌小象生鮮。

與此同時,去年成立、以打車為核心的出行事業部被塞進新的 LBS(LBS 即基於位置的服務)平台。目前的 LBS 平台包括 LBS 服務、網約車、無人配送等部門。這可能意味著打車業務的重要性被降低了。

其他變化還有民宿業務榛果、營銷平台(廣告平台與品牌廣告)等都納入到店事業群中。

此外,這次調整中,美團點評新組建了用戶平台,包括美團平台、點評平台、服務體驗平台部等部門。由王慧文負責新的用戶平台。

美團點評 CEO 王興在這次的內部信中稱,「戰略聚焦 Food+Platform,以『吃』為核心」,相比去年調整時重視的「到店、到家、旅行、出行這四大 LBS 場景」,範圍有所收縮。

這種收縮、投入聚焦在食物的策略,在美團點評 9 月份上市發布會上就有表現。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兼高級副總裁王慧文稱,這主要是因為投入產出比更好,「加大資源投入會有更好業務產出比,也會有更好的戰略協同」。

當時,美團點評已經公開表態不會繼續對網約車業務進行更大的擴張。今年前四個月,美團向網約車司機支出的成本高達 9.8 億元。

除了外賣,美團點評對於打車、共享單車的投入也為虧損貢獻了不少。根據美團點評發布的 2018 年半年報,今年前六個月,美團點評的虧損達到 287.81 億元,同比擴大 131.42%。美團點評對摩拜的收購是其中一大部分。

題圖:Antonio DiCaterinaon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全家母公司入股唐吉訶德,也要做折扣超市
森馬出資持股 Jason Wu 母公司,以及,何穗、奚夢瑤任維密大中華區品牌大使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