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瘦金體經典書法作品欣賞

瘦金體經典書法作品欣賞

趙孟頫是這樣評價宋徽宗的瘦金體:「所謂瘦金體,天骨遒美,逸趣藹然。"那麼瘦金體書法作品到底有什麼樣的書法藝術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瘦金體經典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瘦金體經典書法作品欣賞

瘦金體經典書法作品圖片1

瘦金體經典書法作品圖片2

瘦金體書法特點

瘦金書運筆飄忽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轉折處可明顯見到藏鋒,露鋒等運轉提頓痕迹,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此書體以形象論,本應為"瘦筋體"。以"金"易"筋",是對御書的尊重。

宋徽宗的書法筆畫瘦硬,初習黃庭堅,後又學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並雜糅各家,取眾人所長且獨出己意,最終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書"體,影響頗大。宋代書法以韻趣見長,趙佶的瘦金書即體現出類同的時代審美趣味,所謂"天骨遒美,逸趣靄然";又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所謂"如屈鐵斷金"。

這種書體,在前人的書法作品中,未曾出現過。褚遂良的瘦筆,只是小部分相同,大部分則不一樣。與唐朝薛曜的字相比,可以說是最接近的。也許趙佶是從薛曜的《石淙詩》變格而來的,但他的創造顯然比薛曜成熟得多。這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書體,趙佶已把它的藝術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種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的書體,是需要極高的書法功力和涵養,以及神閑氣定的心境來完成的。當然也不是別人易於仿造的。後代習其書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金章宗曾仿徽宗瘦金書題寫明昌內府中從宋廷搶劫而來的書畫名跡,如傳為趙佶所摹的《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等,筆勢纖弱,形質俱差。

寫書法如何執筆

執筆的方法,說來很簡單,只是「指實掌虛」而已。

筆管應放在食指(第二指)第一個指節的節彎里,中指(第三指)指尖緊貼著食指的第一節,在筆管前面往裡鉤,無名指(第四指)指甲稍上的節肉貼在筆管裡面,小指(第五指)指甲緊貼無名指,將筆管往外項,拇指第一節在筆管左面往右擫這樣筆管被五指的力量從四面八方把它撐住,自然就穩定了。這裡要注意,拇指和食指、中指必須攢在一起,無名指、小指必須緊靠中指,拇指的指節必須突出(這一點特別重要)

這樣執筆,打外面看去,從食指到小指是層累相次而下,和拇指相會,很像未綻的花苞,而從裡面看去,手掌和手指聯成一個像蒙古包似的拱形物。總之,從外面看是實(指實)的,從裡面看是虛(掌虛)的。這就是正確的執筆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達人 的精彩文章:

「書」字行書書法寫法欣賞
顏體書法欣賞

TAG:書法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