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偽滿洲國當時憑什麼成為亞洲第一大經濟體?

偽滿洲國當時憑什麼成為亞洲第一大經濟體?

原標題:偽滿洲國當時憑什麼成為亞洲第一大經濟體?


偽滿洲國當時憑什麼成為亞洲第一大經濟體?確實當時的中國東北經濟是比較發達的,但這也是東北民眾幾十年努力的結果,不是日本人殖民統治的功勞。但偽滿洲國能夠成為亞洲第一大經濟體最主要的原因還不是因為它自己的經濟有多好,而是因為當時日本和中國內地都因為戰爭已經被打爛了,日本和中國主體的經濟急劇下滑才是偽滿洲國一度成為亞洲第一大經濟體的主要原因。

東北的經濟發達史

其實中國東北地區的經濟發達,從20世紀初就已經開始了。最早東北地區的經濟發達,是跟東北地區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同時還有優良的海港分不開的。當時東北盛產的大豆成為了全世界都暢銷的產品,產自東北地區的大豆曾經佔據全世界大豆銷量的60%。另外東北出產的皮草產品也通過錦州、營口和大連等港口銷往全世界,所以當時東北的經濟就已經是領先全國了。



東北地區的農產品出口在清朝就已經非常發達


而同時,當時日本和俄羅斯為了爭奪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一方面給東北民眾造成了深重的災難,但另一方面,他們在戰爭前後也都對東北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投資。比如俄羅斯當時在中國境內建造了中東鐵路,和它國內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連成一體,無形中也促進了東北的發展,至少是促進了哈爾濱、齊齊哈爾、大連和長春的發展。而日俄戰爭之後,日本控制了東北南部,也對當地進行了一些投資,對當地的經濟發展也有一些促進作用。

但東北真正的發展其實還是到了民國之後的張氏父子時期。但這倒也不是說張氏父子在經濟發展方面多有能耐,而是東北和當時的中國內地相比逃過了許多災禍,最主要的就是東北沒有軍閥混戰,或者說軍閥混戰的時間很短,規模很小。比如對中國近代史有些了解的人恐怕都知道,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1913年宋教仁被殺之後就發生了二次革命。然後袁世凱1915年稱帝之後又爆發了護國戰爭,之後又是護法運動、直皖戰爭、兩次直奉戰爭,直到北伐和中原大戰,可以說中國內地,特別中原地區在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裡都已經打翻天了,在種情況下自然不可能有好的經濟發展。



張氏父子統治東北期間東北的工業就已經相當成規模了


而雖然直奉戰爭和中原大戰也都有東北的張氏父子參與,但戰火卻主要集中在關內地區,位於關外的東北地區卻始終沒有直接受到太大的戰火衝擊。張作霖從1915年就基本完全控制了東北的局勢,之後一直到「九一八」,東北基本沒有發生過真正的戰爭,所以雖然打仗花錢也不少,但跟內地很多地區直接被戰火摧毀相比,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還是有相當健康良好的環境的。所以在這二十年時間裡,東北的鐵路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同時因為戰爭是在東北以外進行的,所以反而有點像美國的情況,戰爭反而促進了工業發展和各種產品需求,反過來還促進了東北的經濟發展。


到九一八事變之前,兵工廠和航空工廠這樣的尖端工業都已經建立,還有鋼鐵、冶煉、紡織、榨油等等工業體系。這和中國其它地區20年幾乎沒消停過,各地軍閥混戰打的民不聊生的局面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而類似的例子其實還有兩個,一個是山西,另一個是新疆,這兩個地區也是因為逃避了戰禍,所以也相對出現了比較好的經濟發展,當然其規模是沒法和東北整體相比的。

東北是如何」超越「日本本土的?

而」九一八「雖然是中國的國難,也讓東北陷入戰火之中,但東北地區的戰事差不多隻持續了5個月左右就結束了。之後東北雖然陷入了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但相對來說又進入了另一個和平時期。雖然有抗聯在異常艱苦的環境里堅持了差不多10年的武裝反抗,但因為抗聯進行的主要是游擊戰,所以從整個東北的局勢來說,局面還是相對比較穩定的。



偽滿洲國時期東北的鋼鐵廠


而日本為了把中國東北地區作為支持其戰爭努力的基地,也確實對東北進行了一定的投資,推動東北原來就已經有的工業體系進一步發展,並有了相當程度的擴大和提升。同時本身東北就是個礦產資源極其豐富的地區,有大量日本在戰時急需的資源,所以日本為了開發這些資源,也對東北的礦產和能源產業進行了重點發展。(歡迎關注今日頭條悟空問答桃花石雜談)但這些發展的根本目的都還是要支持日本本國的發展,特別是戰爭努力,其實最大的受益者還是日本,而不是東北民眾。比如舉個簡單的例子,東北當時每年能生產2000萬噸糧食,但都要優先供給日本人使用,每年按關東軍的要求要出口1000萬噸以上的糧食,而東北人自己卻只能吃雜糧,甚至在二戰後期只能吃由玉米、小米、榆樹籽甚至混合了鋸末的「協和面」。


偽滿洲國時期東北的火車


所以東北的經濟雖然有發展,但說超過日本其實還是天方夜譚。不過東北的經濟確實在二戰末期超過了日本,那這又是怎麼回事的呢?其實這原因也挺簡單的,因為這裡的關鍵詞其實不是「超過日本」,而是「二戰末期」,因為偽滿洲國經濟超過日本,其實只出現在1945年這一年,而且主要是在工業製造業方面,而當時的日本本土,已經被美國空軍炸的稀爛了。



偽滿洲國時期「滿鐵」的總部

美國從1944年11月就開始對日本展開了大規模空襲,到1945年2月之後,日本的防空力量愈發薄弱,美國對日本的空襲進入高峰,日本所有的主要城市和25座小城市都遭到了密集轟炸,而這種轟炸的主要目標就是各類工廠等工業生產設施。比如僅僅在1945年3月9日到10日持續了差不多一天的東京大轟炸之後,作為日本核心工業中心的東京地區,其工業產值就下降了一半。所以當時整個日本的工業生產能力都遭受了重創,可以說日本本土的經濟已經完全崩潰。



東京大轟炸之後東京地貌的變化,從中也能想見轟炸的破壞程度


而當時中國內地在經過日軍全面侵華造成的直接戰火破壞、瘋狂掠奪和大量屠殺之後,其實經濟形勢也可以說是一片廢墟。所以幾乎沒有遭受到太多戰火破壞的偽滿洲國才在1945年短暫地脫穎而出。但這其實並不能說明偽滿洲國的經濟好或者經濟發展快,能說明的更多的是中國內地被戰爭摧殘的嚴重程度,以及日本自己因為侵略戰爭的罪惡受到懲罰,經濟急速滑落的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鹿野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那麼小的國家,GDP為什麼那麼高?它是靠什麼來支撐他的GDP的?
什麼東西在古代只有貴族才能吃/用,但在現在是很常見的?

TAG:白鹿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