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中導條約》後,美國的中程導彈將如何針對中俄?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儘管距離正式通知和生效還有半年以上的時間,但從特朗普派博爾頓赴俄向普京說明退出《中導條約》的相關情況來看,美國在未來一段時間裡退出這個當年曾經佔過大便宜的條約已經是大概率事件。那麼接下來,特朗普要怎樣揮舞中導武器,對付中俄兩國呢?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冷戰連營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中導條約》的時候,他雖然炮轟了一圈的國家,但是核心議題在外界看來只有兩個:一是俄羅斯明明已經違反了《中導條約》,我為什麼要遵守?二是中國都不加入《中導條約》,我也不要!雖然用雙邊條約之外第三國的狀況作為自己違約的理由這件事兒在國際法專家眼裡顯得很荒謬,但博爾頓在俄羅斯的態度卻表明,特朗普也許真的是這麼想的。
凡是我自己沒佔到的便宜那都不是便宜,前人佔了的那就得退了再佔一遍
理論上說,特朗普退出《中導條約》既然是要擺脫對美國的束縛以獲得「實際利益」,那美國自然是要研製和部署各種陸基中程導彈,甚至給他們配備上核彈頭,才可能讓這種透支美國國際信譽的行為「有所回報」。既然特朗普把退出條約的責任甩到了中俄兩國頭上,那麼歐洲與東亞毫無疑問就會成為美國新中導的部署地。
《中導條約》限制了美國研製和部署中程和中近程的陸基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在冷戰中,這主要包括美國陸軍在歐洲(主要是駐德美軍)部署的「潘興1A」和「潘興2」兩種彈道導彈和UGM-109陸基「戰斧」巡航導彈。時代進展到今天,雖然美國因為條約限制,沒有直接研發這兩類導彈,但美國在中導技術領域卻並沒有任何的盲點,只要美國願意,無論是全新研製,縮短洲際導彈射程以獲得更大的戰鬥部或者將海基、還是空基導彈改為陸基,美國都能在相對短的時間裡拿出可用的陸基中程導彈型號。
因為中導條約的限制,美國現在只有艦載的「戰斧」,可是把它改成陸基也沒啥難度
在冷戰歐洲的情況下,陸基彈道導彈本身的採購成本並不便宜,1982年每枚「潘興2」彈道導彈的採購價格要大約420萬美元,而一枚能夠投擲8-10個核彈頭的「三叉戟 I」彈道導彈的價格在1985年大約要1400萬。但如果算上發射載具的成本,半掛牽引的「潘興2」發射車和造價動輒十幾億美元的核潛艇(畢竟在冷戰的核戰爭條件下,他們本質上都是「一次性」的裝備)相比,則是明顯佔據優勢,當然這樣的便宜讓陸基導彈沒辦法有潛入水下的隱蔽性,只能依靠額外加固防護設施或者自身的地面機動來保存自己。
這類武器的部署,在歐洲整體上還是「整舊如舊」,而且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間。畢竟部署這些武器還是要對抗俄羅斯,冷戰時期的導彈部隊以基地為核心,藉助歐洲相對完善的公路網路進行機動和在預定地點展開發射的形式在如今不僅依然適用,在北約空中力量佔據優勢的今天還更加安全。加上北約東擴,如果將這些導彈部署在東歐,不僅能夠輕易威脅莫斯科甚至更東面的俄羅斯地區,由於導彈飛行時間縮短,留給俄羅斯的預警時間也會更短,讓導彈更加難以攔截。
在歐洲恢復冷戰時期的部署態勢並不困難
亞太中導:地狹人稠,何處下腳?
但是美國的中程導彈如何在亞洲進行部署卻是個不大不小的難題。歷史上美軍在亞洲部署中短程和中程導彈的時間非常早,但持續時間卻很短。上世紀50年代,美軍曾經在台灣和韓國部署過一款使用核彈頭、射程1000公里的「鬥牛犬」地對地巡航導彈,針對的是中國東南沿海和朝鮮半島北部,但是在1962年以後該型導彈就停止部署,轉而在日韓部署戰術核武器。
在歐洲地區,由於公路網發達,陸基導彈可以沿著公路以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高速機動,很難被精確定位和快速打擊,類似「潘興」這種使用履帶式底盤或者SS20這樣有輪式三用車的型號更是可以直接在野外進行機動發射,而在東亞地區美軍可能部署中程導彈的地方,雖然公路交通網同樣發達。但由於日韓狹長的領土、高度的城市化以及巨大的人口密度,並沒有廣闊的陸地可供機動和發射。
正因為城市化率太高,自衛隊每次調動都搞得很魔幻——如果裝備核彈頭的中程導彈開上秋葉原街頭就更魔幻了
陸基中程導彈在日韓這樣的國家部署,最可能的情況就是類似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一樣,尋找一處或者幾處固定發射基地和預設陣地,進行常態化部署或者機動期間開展部署(考慮到當下日韓等國的征地難度,給一套導彈系統準備幾個陣地的奢侈行為甚至都很難發生)。相比之下,在關島這樣完全的美軍基地上,將中導系統進行機動部署看起來似乎有點可行性,但關島的面積並不夠大,同樣不是機動發射的中導系統的理想陣地。
薩德在韓國名義上是機動部署,其實跟固定部署也區別不大,出了那個高爾夫球場也沒什麼地方可以發射
澳大利亞國土面積廣大,有大面積便於機動的沙漠地帶,加上澳大利亞是美國二戰以來的傳統盟友,且對於防備中國也有一定的需求。雖然在歷史上沒有先例,但美國在澳大利亞部署中導系統,理論上並非不可能。
不過在澳大利亞部署中導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澳大利亞距離中國實在是太遠了,即使美國研製一款射程5500公里的導彈部署在澳大利亞北部,其射程也只能覆蓋中國的南部地區,無法威脅長江以北的大片地區。相反這類導彈因為能夠覆蓋東南亞的東盟國家,反而可能給美國的亞太政策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如果選擇固定部署,考慮到發射陣地可能會遭遇敵方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等武器的打擊,對發射陣地的加固強化也就順理成章。不過隨著當代各種導彈鑽地戰鬥部性能的提升和精度的改善,防禦即使常規鑽地彈頭的打擊,所耗費的成本也已經大大提升。這種情況下,固定發射的導彈陣地要麼成為一個容易打擊的高價值目標,要麼就要付出極高的加固和設防成本。
打固定目標,總是比打機動目標方便
在西太平洋地區,美國之所以很早就停止了部署中導,這其中固然有「鬥牛犬」導彈性能落後的原因,也有古巴導彈危機後美蘇達成妥協的考慮,但最重要的則是在60年代以後,隨著潛射彈道導彈和後來空射巡航導彈的成熟,對亞太地區的核威懾里,陸基發射的導彈已經不是什麼特別好的選項。水下的核動力潛艇無論是發射巡航導彈還是彈道導彈,其隱蔽性都要更好,更容易達成「出其不意」的效果;而戰略轟炸機攜帶空射巡航導彈的機動速度則顯然更高,在變更發射陣位的過程也更加快捷;就算是水面艦艇部署「戰斧」,在機動速度大體一致的情況下,不僅單艦攜彈量更大。
鬥牛士巡航導彈,曾經的對華核訛詐大棒
如此看來,美國退出《中導條約》雖然用的理由上中俄都挨了不少口水,但真要是退約之後實際部署中程導彈甚至核導彈,在針對中國的亞洲地區的時候比起傳統的海基或者空基導彈武器時非但沒有明顯的優點,在戰場生存能力和可部署性上還有顯著的缺陷,想要用這東西來遏制中國是相當不划算。相反依託大陸的寬廣面積和良好的道路基礎設施,解放軍的陸基中導部隊可以自由隱蔽機動,選擇合適的位置和時機,對美國在第一、二島鏈上的點狀目標展開打擊。
不過美國中導的恢復,倒是給了美國一個給中國製造麻煩的手段——輸出中導。儘管對於美國而言,在亞太地區部署中導可能並不是什麼合適的手段,但對於亞洲的美國盟友而言,哪怕是使用常規彈頭的中程導彈系統,對他們來說都意味著本國戰略威懾力量的一次巨大的升級。
如果韓國的中程導彈突破了「反制北方」的限制,無疑會造成對中國的新威脅
對於日本來說,這意味著該國能夠真正擁有從日本本土威脅中國大陸的打擊手段,對韓國而言,這也是其此前從未設想過的武器,甚至對於中國台灣來說,這類武器的輸出也將使其確實掌握「打擊三峽大壩」的武器和手段,對於中國大陸而言,都是不小的麻煩。由於這類導彈系統的價格遠比空射遠程導彈或者潛射導彈所需要的系統價格低廉,因此對於這些國家在採購成本上也更容易接受。雖然美國也遵守「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但對於這類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制度,美國的「選擇性」遵守沒有法理上的障礙,也不缺少實踐上的先例。
如果美國真的向中國周邊的國家輸出這類武器,倒是有可能將地區內的軍事格局和未來的地緣政治局面複雜化。當然美國必然是要背負地區內「搗亂」的罵名,不過面對連《中導條約》都能說退就退的美國政府,這一點指責又能算的了什麼呢?
※韓國展示「察打一體無人機」 可掛2斤炸彈
※普京:前「雙面間諜」斯克里帕利是敗類和賣國賊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