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Cell:揭示肥胖導致肝癌的一種新機制

Cell:揭示肥胖導致肝癌的一種新機制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根據2017年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的報道,在過去的十年中,40%的癌症與肥胖有關,超過吸煙成為癌症的主要原因。在女性中,肥胖是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的主要驅動因素,而在男性中,肥胖引起的主要癌症之一是肝細胞癌(HCC)或者說肝癌。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8.09.053。

肝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見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常見原因。在過去的20年中,美國的肝癌發病率翻了一番,澳大利亞的肝癌發病率翻了三番。這種肝癌增加的30%~40%是由肥胖流行病導致的。

大多數患上肝癌的肥胖者首先產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LFD),隨後是更嚴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這可能導致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肝癌。

然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以小鼠模型和人體活組織為研究對象,證實肥胖人群患上肝癌的一種新的途徑並不依賴於NASH或肝硬化的產生。鑒於歐洲和美國的當前指南將測試肥胖者是否患有肝癌局限在肝硬化患者身上,這意味著可能還有一群有患上肝癌風險的人未接受過這種癌症的篩查。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10月25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Obesity Drives STAT-1-Dependent NASH and STAT-3-Dependent HCC」。論文通信作者為莫納什大學莫納什生物醫學發現研究所的Tony Tiganis教授。

根據Tiganis教授的說法,鑒於現有的關於肝癌產生途徑的觀點被推翻,還需要開展更多的研究來更好地理解肥胖與肝癌之間的關聯。Tiganis教授說,「如果產生NASH或肝硬化不是肥胖人群患上肝癌的唯一途徑,那麼我們迫切需要開發新的生物標誌物來協助鑒定可能有患上HCC風險的NAFLD患者。」

這項新的研究揭示在產生NASH-肝硬化的肥胖小鼠中,肥胖-NASH-肝硬化途徑是由一種名為STAT-1的蛋白觸發的。然而,在那些沒有產生NASH的情況下患上肝癌的小鼠中,它們的肝癌是由一種不同的稱為STAT-3的蛋白觸發的。

當前有一些靶向STAT-1和STAT-3途徑的藥物被批准用於治療其他疾病,但是Tiganis教授提醒道,若就此認為這些藥物有助於預防肥胖者產生肝癌,則還為時過早。

肝癌的標準化療反應是比較差的,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對總體存活率沒有影響。Tiganis教授認為,開發靶向治療藥物的需求是迫切的。

參考資料:

Marcus Grohmann, Florian Wiede, Garron T. Dodd et al. Obesity Drives STAT-1-Dependent NASH and STAT-3-Dependent HCC. Cell, Published Online: 25 October 2018, doi:10.1016/j.cell.2018.09.05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Current Biology:研究揭示為什麼眨眼不會影響你觀察這個美麗的世界
MCP:常見止痛藥如何誘發肝衰竭?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