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曼努埃爾式建築王冠上的明珠:里斯本熱羅尼莫斯修道院

曼努埃爾式建築王冠上的明珠:里斯本熱羅尼莫斯修道院

上一篇:看換崗、吃蛋撻、游大發現紀念碑,玩轉里斯本的貝倫區

Monastery

Angelus

Aglaia

00:00/07:58

走出里斯本的貝倫蛋撻店,遠遠地看到西邊一個龐大的建築群,那就是我們今天要重點參觀的熱羅尼莫斯修道院。15世紀時這裡還只是恩里克王子為海員祈禱修建的貝倫聖母瑪利亞小教堂,1496年國王曼努埃爾一世向羅馬教廷提出要興建12座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得到西班牙籍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批准。其中的第一座就是貝倫區的這個,其實曼努埃爾一世的主要動機是想為阿維什王朝建一座專用墓地,那12座修道院的計劃最終也只完成了4座。這座修道院由出生於法國的建築家迪奧戈·德·波伊塔卡設計,1502年開工,這座建築也被認為是曼努埃爾風格的經典代表。修道院最初的建設費用充裕,主要來自國王對日益繁榮的西班牙與亞非國家之間的貿易徵收的5%的稅款,約合每年70公斤黃金。1517年西班牙建築家卡斯蒂略接手後,建築風格逐漸轉向文藝復興式。1521年曼努埃爾一世去世,費用收緊,此後工程進展緩慢。1571年魯昂接手建造直至1601年去世時才基本完工。至此,整個工程歷時百年,它被認為是曼努埃爾風格建築王冠上的明珠。

修道院南立面長達三百多米,雄偉壯觀。細心觀察,會在建築的外牆上看到一圈如大船纜繩般的石刻裝飾,那是曼努埃爾風格(或稱大海風格)的特色,也是葡萄牙航海事業進入巔峰期後體現在建築上的標誌性裝飾。

整個建築中最華麗的大門是由多達200人合作完成的教堂南門。這座門高32米寬12米,由眾多雕像、牆飾和尖塔構成,其中人物造型多達40個。自下而上看,在兩扇門之間的立柱上矗立著葡萄牙航海學校的創始人恩里克王子。他是開創了阿維什王朝的若昂一世的第三個兒子,其創建的航海學校是世界首家專門培養航海人才的學府,同時對航海科學和技術進行系統研究,為葡萄牙日後成為海上霸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很有意思的是,恩里克王子所在的位置通常為基督的雕像,在此人們不惜將其換成恩里克,對這位王子的敬仰可見一斑。

大門的兩側依然是十二使徒,最顯眼的當然是手拿鑰匙的彼得和持劍的保羅。

門上方的弧形頂飾描繪了聖熱羅尼莫(S?o Jerónimo,347-420)一生中的兩個重要場景:左邊一幅為他為獅子拔去腳上的刺,獅子也因此成為他的好朋友,我們在很多畫作中都能看到他與獅子在一起的情景;右邊一幅為他在沙漠中苦修,很多畫作中會將一個骷髏頭與他放在一起。聖熱羅尼莫是古羅馬的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又譯作聖哲羅姆,畢生致力於研究聖經和翻譯註釋經文,被認為是羅馬天主教會中最偉大的學者。他倡導的隱修方式於1373年被教宗額我略十一世批准,主要流行於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座修道院就是遵從熱羅尼莫方式建立的。中間上方的圖案是曼努埃爾一世的盾徽。

上方的窗戶四周是眾多先知和聖徒,中間是聖母懷抱聖嬰。

窗戶上方最高的一尊雕像是天使長米迦勒,他負責守護大門頂端葡萄牙基督騎士團的八角十字徽章。葡萄牙基督騎士團成立於1319年,前身是1312年遭教宗克肋孟五世解散的聖殿騎士團。迪尼什一世希望重新組織起這些曾經驍勇善戰但受到法王腓力五世和教宗克肋孟五世合夥迫害的騎士團成員,為戰後的葡萄牙重建效力。他與1316年新當選的教宗若望二十二世協商,使基督騎士團有權擁有過去聖殿騎士團留下的財產。從此,基督騎士團一直效忠於葡萄牙國王,1417年起更是由王室成員直接擔任最高領袖大團長,首任大團長即為恩里克王子,提議建設這座修道院的曼努埃爾一世也是基督騎士團大團長。基督騎士團成員大都為社會精英,比如航海家達?伽馬父子等。1910年共和國成立後騎士團消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17年騎士團又重新組織起來,並由共和國總統擔任大團長,成為效忠總統的一支重要力量。

參觀修道院的入口在教堂西門,門票單買10歐,與貝倫塔的套票12歐,每月的首個周日免費。開放時間為10-5月10:00-17:30,6-9月延至18:30,周一和節假日不對外開放。西門的規模雖然比南門略小,卻也非常精緻。它由法國雕塑家按波伊塔卡的原始構思設計製作,在哥特式的基礎上體現出一些文藝復興風格的特點。

華麗的西門同樣裝飾著許多人物雕像,其中最上方的三組雕塑從左到右分別表現的是天使報喜、耶穌誕生和賢士來朝,下方的兩個天使托著曼努埃爾一世的盾徽。

門兩側分別為曼努埃爾一世(左)和他的第二任妻子阿拉貢的瑪利亞(右)下跪祈禱的雕像。他們身後分別是各自的主保聖人聖熱羅尼莫和施洗者聖約翰。

一進教堂,先是一塊類似門廊的低矮空間,這是因為建築師將唱詩班坐席設計在這上方了。我們在拱門的周圍又看到那種如纜繩一般的裝飾,表現出曼努埃爾式建築的特色。這種以曼努埃爾一世名字命名的建築方式歸根結底還是晚期哥特式的一種葡萄牙變體,綜合了穆德哈爾等其它風格。所以如果單看拱頂,明顯就是我們熟悉的晚期哥特式拱肋,而再看立柱,卻又不是哥特式應有的簡單束柱,代之以華麗的浮雕裝飾。這座三殿式的教堂只有六根立柱,被認為是中世紀晚期建築中用最少的立柱支撐起最大空間的成功典範。

教堂內規定的參觀路線為逆時針,我們首先在西南角看到葡萄牙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Luís Vaz de Cam?es(1524?–1580)的墓。他的名字在中國大陸被譯成卡蒙斯,在澳門被譯作賈梅士。他在葡人葡僑中影響力極大,以至於葡萄牙政府在1977年將他去世的日子6月10日定為葡萄牙國慶日,之所以未採用其誕辰日是因為人們根本不知道他是哪天出生的。他的一生並不順利,生前也不出名,曾多次在部隊中服役並在與摩爾人的戰鬥中失去一隻眼睛。1553年前往印度服役期間開始創作史詩《盧濟塔尼亞人之歌》(Os Lusíadas),1572年他回到里斯本後,這首長達九千多行,在澳門被譯為《葡國魂》的史詩得以出版。詩人以達?伽馬遠航印度為線索講述了葡萄牙的輝煌歷史,巧妙地糅進古希臘神話,讓天上諸神以不同的態度參與到葡萄牙的發展中。卡蒙斯曾說:「熱愛你的祖國,祖國就會照顧你」,不過儘管他生前熱烈地愛著自己的祖國,卻沒怎麼得到祖國的照顧,人們也沒重視過他的史詩。1580年6月10日詩人在貧困中逝去,同一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這時喪失主權的人們才意識到這部史詩中的輝煌已不再,從此它成為人們的一種精神慰藉,被稱作「祖國的聖經」。此刻,一縷陽光透過花窗照在石棺上,詩人一身戎裝,安詳地躺在上面,我相信了他說過的話,他最終得到了祖國的照顧。

石棺由葡萄牙雕塑家Costa Mota(1862-1930)於1894年設計製作,前面提到的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紀念碑也是他的作品。石棺的設計依然為曼努埃爾風格,側面的羽毛筆體現了逝者的身份。

南門的位置掛著兩幅門帘,上面繪製著葡萄牙基督騎士團的八角十字徽章。

教堂南側的花窗由葡萄牙藝術家Abel Manta(1888-1982)創作於1938年,這位藝術家是葡萄牙第一代現代主義畫家,也被認為是他那個時代葡萄牙最偉大的肖像畫家。畫面繪製的應該就是聖熱羅尼莫,下方的渾天儀是曼努埃爾一世的標誌。

按照曼努埃爾一世的規劃,這裡的確成為了阿維什王朝的皇家墓地。在南側的禮拜堂正中埋葬著國王塞巴斯蒂昂一世,兩側分別埋藏著若昂三世與卡特琳娜所生九個孩子中的八個,另一個孩子嫁給了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死後埋在了西班牙。這些孩子全部先於若昂三世去世,最後只好由若昂三世的孫子年僅三歲的塞巴斯蒂昂繼承王位,他的祖母卡特琳娜為攝政王。

教堂前方正中的主祭壇就是按照這位實際的掌權人卡特琳娜的意願在1571年由魯昂將原設計改變後修建的。建築家採用了一種全新的設計風格,我們稱之為風格主義或矯飾主義。這種風格誕生於16世紀文藝復興和巴洛克之間,強調對古典風格的誇張,一度被認為是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的衰落。我們可以看到祭壇設計中大量使用愛奧尼式羅馬柱和古羅馬萬神殿似的拱頂,而牆壁和屋頂本身卻顯得比較簡單,有意突出了這些古典設計。老實說,這種設計在整座教堂中顯得有些突兀。祭壇上共有四座石棺,左邊的兩座分別屬於曼努埃爾一世和瑪利亞王后,右邊的則是若昂三世和卡特琳娜王后。

祭壇上的裝飾畫為西班牙藝術家Louren?o de Salzedo(1535-1578)於1572-1574年繪製的耶穌受難和賢士來朝。

站在主祭壇前回頭望,設計師比較少見地將唱詩班坐席放到了西門內二層的位置,也就是我們剛進來時看到的所謂門廊的上方。

北側的禮拜堂建於1587年,埋藏著曼努埃爾一世的八個孩子,其中做過國王的恩里克一世位於正中。

最後繞回到教堂的西北角,Costa Mota為慶祝1898年達?伽馬抵達印度400周年而於1894年重新設計製作了他的石棺。石棺側面正中是揚帆出海的大船,左邊是達?伽馬所在的基督騎士團徽章,右邊是授予他「印度洋艦隊總司令」頭銜的曼努埃爾一世的渾天儀標誌。

通過迴廊里的樓梯可以上到二層,近距離欣賞托拉爾瓦設計的唱詩班坐席。

座椅上方有十二幅肖像畫,其中十幅為耶穌門徒,另兩位門徒的畫像在1755年大地震中丟失,代之以聖熱羅尼莫和聖奧古斯丁的畫像。

坐席前方的耶穌被釘十字架雕像由Philippe de Vries於1551年製作完成。

憑欄而望,由六根石柱支撐的教堂顯得尤為高大空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755年大地震中這座建築難度極大的教堂居然經受住了考驗,除二樓部分欄杆和唱詩班座椅外,幾未受損。據說地震時王室成員正在教堂中祈禱,它也因此成為王室的福地。1833年12月這座曾經的皇家修道院世俗化並轉交給慈善機構,成為孤兒收養所和乞丐收留所。1985年葡萄牙加入歐共體的儀式在這裡舉行,2007年為歐盟改革奠定基礎的《里斯本條約》亦在此簽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蟲游世界 的精彩文章:

走進花團錦簇的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在15世紀的迴廊中徜徉
吃在倫敦:想要吃得實惠有特色,又不想去米其林那麼貴,怎麼破?

TAG:書蟲游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