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華語娛樂圈的金庸時代

華語娛樂圈的金庸時代

文/張明揚


1982年,20歲的周星馳出演了他的第一部金庸武俠劇:《天龍八部》。在這部由梁家仁(飾喬峰)、湯鎮業(飾段譽)、黃日華(飾虛竹)和陳玉蓮(飾王語嫣)主演的TVB大作中,周星馳飾演了喬峰身邊的「燕雲十八騎」之一, 連一句對白都沒有就被喬峰揮手制止低頭退下了。

在82版《天龍八部》中,梁朝偉就混得比周星馳好多了,20歲的他雖然也是一個龍套,但演的小和尚和黃日華演的虛竹還有幾句台詞。

黃日華飾演虛竹和尚

在1983年的《射鵰英雄傳》中,周星馳終於得到了說台詞的機會,很多年後,他扮演的「宋兵乙」日後成為了華語娛樂圈的共同龍套記憶。

劉德華比周星馳和梁朝偉都幸運,當他們還是龍套時,22歲的他已經成為了1983版《神鵰俠侶》的男主角楊過,與他搭對手戲的是號稱永遠無法超越的小龍女:陳玉蓮。當然,劉德華的楊過也是無法超越的。

劉德華和陳玉蓮

2018年10月30日晚,在獲悉金庸去世之後,劉德華說:能夠出演楊過是一個緣分。

正是依靠著楊過這一角色,劉德華開始了他已長達35年的走紅之路,83版《神鵰俠侶》播出時,曾在香港取得了62點的收視紀錄。

第二年(1984年),劉德華又參演了他的第二部,也是他的最後一部金庸武俠劇《鹿鼎記》。在84版《鹿鼎記》中,劉德華飾演了第二男主角康熙,而第一男主角韋小寶則交給了22歲的梁朝偉。正是依靠84版《鹿鼎記》,梁朝偉也開始了他長達34年的走紅之路。據說金庸還曾放過話,「在所有由我的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中,劉德華和梁朝偉演的《鹿鼎記》是我最滿意的」。

梁朝偉和劉德華

甚至劉德華的電影成名作《投奔怒海》也和金庸有關係。這部電影的投拍者是金庸的女神夏夢,片名就是夏夢拜託金庸改出來的。倪匡曾開玩笑說:金庸這一生對電影的最大貢獻,只怕是把原來叫《船民》的一部電影,定名為《投奔怒海》。

現在回想起來,金庸成就了多少香港巨星啊。

在84版《鹿鼎記》之後,梁朝偉又以男主角的身份接了兩部金庸劇:《倚天屠龍記》(1986年)和《俠客行》(1989年)。其中,《俠客行》是梁朝偉參演的最後一部電視劇。

不過,梁朝偉和金庸的「緣分」並未就此打住,幾年之後,梁朝偉又參演了兩部算得上「金庸周邊」的電影:《東成西就》和《東邪西毒》。

在這兩部風格迥異的電影背後,站著同一個人——王家衛,為了能夠收回「文藝片」《東邪西毒》的成本,以同樣的演員班底套拍了一部搞笑片《東成西就》。

《東成西就》中眾星雲集

在他的巔峰之年1992年,周星馳也拍了兩部金庸電影:《鹿鼎記》(1、2),成為了與梁朝偉雙峰並峙的「韋小寶」。這兩部電影的導演是王晶,很多年前,在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中,給了周星馳幾句台詞的導演叫王天林,他是王晶的爸爸。除了83版射鵰外,王天林還是86版《倚天屠龍記》的導演。

王天林除了是王晶的老爸之外,還是徒弟杜琪峰口中的「半個老爸」。而杜琪峰的職業生涯起始也很金庸,他不僅是83版射鵰的執行導演,更是梁朝偉版《鹿鼎記》的導演。現在回想起來,多少香港大導曾經出入金庸江湖啊。

最早的TVB金庸劇也出自王天林導演之手,1976年的《書劍恩仇錄》。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邵逸夫大手筆的為TVB拿下了金庸所有小說的電視劇改編權。有趣的是,《書劍恩仇錄》也是金庸的第一部小說。

1976年的《書劍恩仇錄》主演是鄭少秋和汪明荃,兩年後,這對黃金組合又出演了《倚天屠龍記》。正是這兩部金庸劇,讓鄭少秋走上巔峰,紅遍東南亞,成為了香港首席古裝小生。鄭少秋在《書劍恩仇錄》在一人分飾三角色:乾隆、陳家洛和福康安。15年後(1991年),鄭少秋又演了華語電視劇史上最劃時代的一個乾隆——《細說乾隆》。

鄭少秋和汪明荃

相比電影,1978年的《書劍恩仇錄》姍姍來遲了20年。早在1958年,香港的的峨嵋電影公司就將《射鵰英雄傳》拍成了2集的粵語長片,最有趣的是,連載始於1957年的《射鵰英雄傳》此時甚至還未最後完成,1959年金庸才寫完了《射鵰英雄傳》的最後一行字。


在中國內地,83版射鵰引發的收視熱潮甚至可以寫入中國改革開放史中。1984年,《射鵰英雄傳》被引入內地,在同名小說在尚未正式出版的情況下,這部電視劇迅速佔據了內地省、市一級電視台的黃金時段。有趣的是,某市電視台突然停播此劇,理由是它導致該市包括13個縣,上千萬人民的生活、工作、學習完全混亂,不得不停播,這樣一來卻招致人們集體聯名抗議,播出不得不又繼續了。

83版《射鵰英雄傳》

很多小孩是通過《射鵰英雄傳》才知道成語「萬人空巷」的意思的。據說,由於沒有彩電,當時全國流行起了一種五色的彩紙,蒙上五色彩紙的電視劇立刻變為有顏色了,成為當時中國電視觀眾的最愛。

1999年,金庸在看了央視版《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之後,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能夠將他的武俠小說拍得和《三國演義》、《水滸傳》一樣好,就願意「一元錢轉讓」版權。

身在央視的張紀中得到這一信息之後,聯繫到了金庸,竟然真的以1元錢拿下了《笑傲江湖》。2001年3月,,第一部內地金庸劇在央視播出,儘管備受爭議,但李亞鵬版令狐沖和許晴版任盈盈還是成為了時代的記憶。

李亞鵬、張紀中、許晴

再後來,03版《射鵰英雄傳》來了,還是張紀中,還是李亞鵬。緊接著,就是胡軍的《天龍八部》、黃曉明的《鹿鼎記》和《神鵰俠侶》、鄧超的《倚天屠龍記》、黃聖依的《碧血劍》……從這個時刻開始,幾乎金庸所有的作品,都多了一個「張紀中版」。

目前,張紀中正在籌他的第九部金庸劇:《飛狐外傳》。昨晚,張紀中寫了一篇長文回憶他和金庸的二十年相交,文中寫道「只是如今的《飛狐外傳》,你讓我找誰去探討書中深意?讓我找誰去訴說我的心中震撼?」

無論你對張紀中有多少不滿,於正可能算是拯救他的那個人。儘管2018年有神作《延禧攻略》,但仍然無法讓人忘懷於正版《笑傲江湖》和《神鵰俠侶》的各種雷點。

於正昨晚說:「現在很難過,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感覺到一個時代的結束。」

昨晚評論人劉遠舉說:「識字率提升,報紙的普及,電視興起。金庸的一生經歷了技術與經濟發展帶來的三重傳播紅利。」

但是,華語娛樂圈又何嘗不是得益於金庸紅利呢?

如果沒有金庸,這三十年的影視屏幕,該有多麼缺乏屬於中國人的想像力。

版權聲明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作為台灣美食的牛肉麵是怎麼來的
匿名作家025號 十七天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