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再見了,福原愛!鏡頭下24年的天才少女成長史,戳痛了多少中國爸媽?

再見了,福原愛!鏡頭下24年的天才少女成長史,戳痛了多少中國爸媽?



Celebrity



【爸媽營說】



本文是爸媽營【

明星爸媽專題

】的一篇好文



關注「爸媽營」,在主菜單回復「

明星


可查看超過200篇【

明星爸媽專題

】好文



公眾號:網易公開課(open163)





那個最會說東北話的日本女孩,帶著一口台灣腔,開啟了人生新篇章:





福原愛在微博發文,宣布自己準備退役了。







「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是人生里有乒乓球。」




福原愛近期在一檔綜藝中這樣總結自己與乒乓球二十多年的羈絆。






日本富士電視台追蹤拍攝了福原愛從4歲到28歲的全部成長曆程,用3000盤錄像帶剪輯製成紀錄片

《福原愛:鏡頭下的四分之一個世紀》

,豆瓣評分高達9.0。







熱評的第一位,有人感慨紀錄片導演20多年前選中福原愛跟拍的「神級操作」。







鏡頭下的24年中,媽媽從風華正茂的女子變成慈祥老人;福原愛,從調皮可愛的小姑娘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愛人。




當年那個小姑娘能有多可愛?



才長到和乒乓球桌一邊高,就打敗了小學二年級的男生,她開心地跑出場地,鞋跑掉了都不知道;




輸球抹眼淚的樣子,分明和長大後遇見「流水的大魔王」時沒什麼差別。




(紀錄片《福原愛:鏡頭下的四分之一個世紀》片段)







二十多年的人生,濃縮成短短一個多小時。




媽媽用自己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全身心地陪伴在福原愛身邊,從小的教育、細緻觀察和尊重,成全了一個「天才少女」的誕生和成長。






雖然你只有4歲


但規則就是規則




當別的小朋友纏著父母買各種玩具時,3歲的福原愛最熟悉的「玩具」是乒乓球。




因為看過哥哥打乒乓,「小心機」女孩福原愛也吵著要打。




3歲9個月時,福原愛第一次打乒乓球。這個身高剛趕得上球桌的孩子,一打就停不下來。




每天幼兒園一放學,就奔跑著回家練球。訓練的第一年打壞了三個拍子。







不過,4歲的福原愛自然並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不厭其煩地練球。




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得益於自身過硬的條件之餘,更重要的那個天才背後懂得堅持和教育的家長。




發現福原愛的興趣後,媽媽開始帶著女兒學習乒乓球,成為了她乒乓球的啟蒙老師。




為了方便她和哥哥訓練,直接把乒乓球桌放在了客廳。




那一年,母親福原千代42歲。




富士電視台首次把鏡頭對準福原愛,是在一次全國大賽上。




身高只有100厘米的福原愛,面對比自己大很多的對手,第一次哭著跑向了媽媽。




在離球桌最近的觀眾席,梳著和福原愛一樣髮型的母親千代,看著女兒跑過來,沒有過多的安慰,而是打開福原愛的手掌,說:




「來看一看,這是什麼?」







手上寫著福原愛和母親的秘密暗號:

集中、時機。




球場上,時機就是一切。








她的第一場比賽就打敗了二年級的小學生,面對孩子出色的表現,母親展露笑顏,毫不吝嗇地誇讚她:




「平局後能贏下真不錯。」







但之後的比賽中,小福原愛的發球姿勢不符合規則。




這時候母親嚴肅起來,「我知道你發球的時候有點緊張,不過把手張開拋起來,加油。」




嘗試讓孩子正視自己的錯誤,鼓勵她自己找到方法努力解決。







「用指導代替指責」的原則看似簡單,現實中能做到的家長,不知能有多少。




又犯錯了也沒關係,這一次母親不再繼續安慰,把福原愛推回賽場,道理她已經明白了,當前要做的就是「下一個球好好發」。







在福原愛輸球之後,母親也沒有責備,反而為小福原愛加油,給她鼓勵,在她不停啜泣時也會說:




「不要哭,就算輸了也不要哭。」







比起贏得比賽,福原千代更重視對孩子禮儀和規範的教育。




比賽結束後,媽媽第一時間讓福原愛和對方道歉,因為發球不規範是不尊重比賽的表現。







「就算只有四歲,但規則就是規則。」




因為輸掉比賽跑出去、又不巧撞到腦袋的福原愛,越哭越厲害。




媽媽沒有繼續逼她,選擇了安慰。







球場之外,為了尊重規則,母親每天一遍又一遍地訓練她規範發球,並且制定了循序漸進的計劃。







一個個球打出去,撿回來,陪著;




一次次手把手糾正動作,叮嚀著;




望子成龍的父母有很多,對於母親千代而言,練球的初衷只是陪伴孩子,創造屬於自己和孩子的記憶。







事後回憶起這段經歷,母親坦言:




「一點兒也沒有想以後會怎麼樣,就是每天興緻勃勃地和孩子一起練。」







母親的特訓讓小福原愛就有了飛速進步,短短一個月後過去,掌握髮球規則的福原愛就有了很大的突破。




不久後的一場比賽成了檢驗成果的關鍵時期。




大戰來臨前,面對緊張的小福原愛,母親緊緊地握住她的手,耐心開導,叮囑她「笑一笑」投入決賽。








而另一邊,被福原愛扣殺厚輸了的二年級小男生哭著回到家長身邊,換來的只有身邊大人、隊友們的推搡和冷嘲熱諷:




「自己不好好練習有什麼辦法。快打球去,去!」




「人家在等著呢,等你呢,聽見沒!」







對一個難過傷心、渴望安慰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冷言冷語,比失敗的打擊更殘酷。




習慣打壓式教育,認為表揚會讓孩子變得驕傲自負,然而這卻很容易讓孩子陷入自我懷疑的誤區。




福原愛就是最好的反例證

明:

一句簡單的誇讚和鼓勵,化成一股背後的強大力量,增強他們的自信。







5歲的福原愛,就這樣拿了第一個全國冠軍。




這個彷彿是被乒乓之神眷顧的女孩,受到了全國的關注。




只有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鏡頭無意捕捉中,才發現這背後的「真正力量」。




在所有人都離開練習場後,要求嚴格的母親仍然陪著嬌小的孩子練習。







這位母親還有一本練習手冊,上面用心地記錄著女兒的性格特點。




(練習手冊)







正是因為深刻地知道福原愛不放棄、不服輸的性格,在她一直打不好,開始哭哭啼啼後,母親也不理會她的撒嬌,抓住她的性格特點,使用激將法:




「小愛不要太撒嬌,不想練就算了,5個球練還是不練,你定。」







面對母親的反應,即使哭得喘不過氣,也倔強地回答:




「要練!繼續練!」




堅守著和母親曾經定下的「絕不中途放棄」的約定。




一個堅決不肯放棄的孩子;




一個不過度嬌慣孩子、懂得「對症下藥」的母親;







節目組堅持拍攝福原愛的原因,也許就是看透了這對母女組合定能成就非凡的真相。




從4歲到28歲,福原愛這位天才少女的煉成,

天賦、興趣只是一塊敲門磚,真正讓孩子走得更遠、更穩的,是母親的教育。







你要變得更強


媽媽必須退場




從1988年11月1日福原愛出生到2000年,這種陪伴已經走過12載。




漸漸長大的福原愛,在面對強大對手時,已經學會忍著不哭了。







新的挑戰不斷出現。


 


2001年,12歲的福原愛,以特邀選手身份與36歲的前中國隊員何智麗(日本名小山智利)對決。


 


福原愛慘敗。





 


比賽結束,何智利稱:「大家太大驚小怪了,在中國,福原愛這樣的選手有1000個。」




這一次,面對新挑戰,福原千代沒有選擇陪伴,而是放手。




福原千代知道「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她決定讓12歲的福原愛,獨自去中國,參加中國第三級聯賽。







「時機」,是福原千代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不論是對女兒的球技訓練,還是性格品行的養成,福原千代深知「時機」的重要性。







什麼階段該採用什麼樣的訓練戰略,不同階段該怎樣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




北大才女趙婕曾說:「我最敬佩一種父母是,在孩子年幼時,給予親密的照顧;在孩子長大後,懂得適時放手。」







12歲的福原愛獨自踏上了去中國遼寧的旅途。




福原千代縱使萬般不捨得,也微笑著送別女兒,裝作堅強,但是卻久久不忍離去,眺望著孩子遠去的背影。







福原千代雖然內心滿是牽掛,但她知道孩子需要獨立,她可以陪伴福原愛一時,卻陪不了她一世。




放手並不是等同於「撒手」,而是在陪伴和鼓勵的同時,給予孩子自我成長的空間,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




福原愛離開了母親,獨自來到中國。




等待她的是重重困難,她什麼都要依靠自己。







自己洗衣服,自己負責生活起居,學會自理。







面對陌生的生活環境,小小的福原愛沒有怯場,很快地和小夥伴熟絡起來,融入了「中國圈子」。

(爸媽營微信號:bamaying)







這些生活上的小問題,對於樂觀堅強的福原愛來說,都能一點點解決克服。




她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獨自一人承受壓力。




獨自站在比賽場上,回頭望去,都是中國人陌生的面孔,尋不到媽媽鼓勁兒助威的身影。




在此之前,每一次觀眾席,一眼望去最顯眼的那個人是媽媽;




比賽前,壓力大到全身僵硬,拚命加油打氣鼓勵自己的人是媽媽;




比賽過程中,關鍵時刻提醒要注意時機的那個人是媽媽;




輸了球,忍不住哭出聲來,再怎麼嚴厲也會安慰自己的人是媽媽;




拿了冠軍,比自己還開心的那個人的也是媽媽……




福原愛知道,這次,她只能靠自己,不讓媽媽失望。







「想要她技術變好的話,就不能去干擾孩子」。




在福原千代眼裡,給孩子信任和獨立的發揮空間,有一些事情是不需要父母的。







女兒獨自抬行李,洗衣服,結交中國選手;在賽場上篤定的眼神,取得10戰8勝的佳績,都值得自己驕傲。




也證明了母親「放手」的決定,沒有錯。




放手換來福原愛的「雙重成長」,她脫落成能獨立自主的少女,更成長為一位獨擋一面的職業選手。




時機恰當的放手,何嘗不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陪伴。





真正的「天才教育」


是愛的教育




有網友發微博說,福原愛的人生就是每個女孩子的夢想。




(來源:新浪微博








幼年成名,家教好,不管是在日本訓練,還是到中國訓練,都是個被人捧在手心裡寵愛的小姑娘;




交了個同行的帥氣男朋友,28歲結婚,29歲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如今剛剛30歲的她,已然是事業家庭雙豐收……




但其實「團寵」福原愛的真實人生,沒有網友想像的那樣完美。




有人發現,紀錄片中幾乎沒有福原愛父親的身影。從小時候的訓練到成人之後分享勝利的果實,似乎都只有媽媽一人。




現實生活中,福原愛的父親對她很嚴厲。




2008年,日媒曝光福原愛與網球王子錦織圭戀愛。但這份「姐弟戀」僅僅持續四個月就走向了終點。




(福原愛被拍到與錦織圭約會








父親福原武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說:「無數例子證明,戀愛對競技有影響,她可能是暫時被錦織圭迷惑住了。」




福原愛被步步緊逼,迫於壓力,站出來向公眾道歉:




「非常抱歉這件事給大家帶來這麼大的麻煩,我希望今後繼續努力把球打好,不辜負大家的一片期望。」




(剛回到日本,福原愛就因為被記者緊逼而含淚鞠躬道歉 / 視覺中國








有日媒曝出,福原愛的母親和父親在2008年就已經離婚,父親福原武彥更是被整個家族趕出家門。




「福原武彥是個不了解乒乓球的普通人,但他卻總是干涉福原愛的乒乓球訓練,父親的指揮並沒有技術可言。」




日本的家族裡父親總是掌握第一話語權,儘管福原愛的媽媽福原千代才是真正懂乒乓球的那個。但因為父親福原武彥的絕對話語權,福原愛不得不聽從父親的指揮




父親更注重眼前的結果。




如果福原愛輸了球,父親就認定是訓練方法出了問題,所以不斷改變福原愛的訓練方法。以至於福原愛的訓練變得混亂,在之後的乒乓球比賽中屢屢表現不佳。




(2005年6月21日,福原愛的父母觀戰乒超聯賽 / 視覺中國








因為父親經營的公司倒閉,從1998年到2013年間,全家人的開銷都要依賴福原愛,她經濟收入的很大部分都用來還債。




直到2013年福原武彥因為胰腺癌去世,人們才知道,福原愛與父親福原武彥這五年來,從未聯繫過對方。




「如果沒有父親我也不會來到這個世上,他對我的影響很大,無論是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還是加油打氣提供良好的環境等方面,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謝去世的父親。」




福原愛在2013年父親去世後,通過經紀公司發表的聲明中這樣說。




除此,福原愛很少在公開場合主動談起父親。




前段時間,她卻在一檔綜藝節目中順口提起,丈夫江宏傑對孩子無微不至地照顧,她很震驚

:自己的父親從來都不帶孩子,她原本以為所有的父親都是這樣。







開朗的福原愛鮮少提起的「父愛」,似乎也是這部拍了24年的紀錄片在迴避的。




從零散細節中拼湊出的父親形象,甚至談不上親切。不過幸好福原愛的成長過程中,有來自母親、

隊友、朋友們的關愛。




如今福原愛也生了一個女兒,談到教育問題時,福原愛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自曝,她不想讓女兒知道自己是乒乓球手。




「將來和女兒打乒乓球時,要一邊對女兒說『媽媽不會呀』,一邊反手就是一個扣殺。」


 





30歲的福原愛,也學會了「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不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曠日持久地相互要求;而是那一個個瞬間。





1993年,媽媽42歲。




不到5歲的福原愛參加全國大賽,第一次穿著全新的白色球鞋,輸了一局之後哭著奔向媽媽。媽媽說不要哭,「時刻記住你掌心裡的四個字,看準時機」。




在媽媽的不斷鼓勵下,福原愛打贏了二年級的小學生。




獲勝後的她,轉身朝著身後一直注視著自己的媽媽,豎了一個大拇指。







沒過幾個月,福原愛拿了縣城乒乓球賽的冠軍,在一群比自己大很多的選手中接過人生中的第一個金牌。




她和媽媽撒嬌,

「真的好重啊!」




媽媽沒有幫她拿,只是輕輕說了句,

「重才好啊。」







2003年,媽媽52歲。




15歲的福原愛獨自出征,輸球之後不再奔向媽媽的懷抱哭哭啼啼。她獨自默默調整心態,集中注意力。




贏球了,鏡頭裡的她,緊握著拳頭,看向對手,眼神堅定。







2012年,福原愛代表日本參加倫敦奧運會,最終獲得銀牌。




比賽結束後,福原愛拿著獎牌奔向媽媽,媽媽笑

著說,「借我戴一下。」




福原愛只是笑著看媽媽,已經60多歲的福原千代自言自語:




「好重啊,這二十年都在這獎牌里了,好重啊。」







這條路,走了二十多年。




所謂的「天才少女」,是在耐心的關懷和愛中,才明確自己的存在價值。




「因為是福原愛」被愛著,而非「因為是冠軍福原愛」才被關注,天賦生來存在,而之所以有了後面的精彩,是因為這一場愛的故事。


 





紀錄片中的錄製完成時,福原愛忍不住認真地問導演,當時為什麼選中她來拍這個紀錄片?




鏡頭拉回

1994年




在陪福原愛訓練到球館空無一人之前,二樓的欄杆旁,43歲的母親用手指著下面的乒乓球台,對女兒溫柔地說:




「愛醬你看啊,大家都很努力呢!」






本文轉自公眾號「網易公開課」。網易公開課,分享你想要的知識。公眾號:「網易公開課」(open163),微博@網易公開課







~ 大家都喜歡的

好物

推薦 ~




 

?

11 款澳洲輕奢童裝!衛衣、風衣、大衣,件件驚艷!1.5折起,夢幻的風格,手感一流的面料!




 

80%婦科炎症竟然與這個有關?用好這一招,醫院不用跑?





點擊

 

?

 

大S、袁姍姍變白的秘密?諾貝爾獎認證,波蘭國寶!1片=3.6斤羊奶!抗皺、美白!




點擊

 

?

 

穿上-10斤?這條風靡日本、韓國的牛仔褲,瘦腿、提臀、秒變大長腿!韓國女團人手一條!







告訴你個秘密,


99%的人不知道,


只要這樣三步!


你看到【

爸媽營

】的頭圖


比別人

大大大大6倍!







▼ 點擊

閱讀原文

,嚴選好物,特價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營 的精彩文章:

從萌系小土豆到時尚小icon。。。小貝家的七公主也長成大姑娘啦~
賈靜雯、海瑟薇、凱特王妃為什麼都愛豆豆鞋?澳洲UGG,百年手工真皮、彈力軟底超舒服,帶娃、逛街,走哪都不累!

TAG:爸媽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