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留學生的四十年之郭盛:做互聯網的「釘子戶」

中國留學生的四十年之郭盛:做互聯網的「釘子戶」

適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美國格律文化傳媒集團全媒體平台攜手上海東方網,聯合全球多家機構、留學組織和華文媒體,跨越十餘個國家和地區,隆重推出「中國留學生的四十年」大型專題報道,記錄40年留學潮中40位中國留學生的命運與故事、奮鬥與榮光。以海外學人的心路,見證中國崛起;以中國留學生的視角,回望改革開放。今日刊發第三十三期,郭盛:做互聯網的「釘子戶」

為他人找飯碗這件事,智聯招聘做了21年,與中國互聯網的創業浪潮同步。坐了8年掌門人位置的郭盛說,他們依然年輕。

郭盛座右銘。

用郭盛的話來說,隨著新玩家不斷入場,遊戲規則改變,智聯招聘作為傳統的招聘網站「經常會經歷失敗,但每次都能從坑裡面爬出來」,猶如一個武林高手,焦慮但樂觀,不等對方出招,便開始自我挑戰,不斷創新,這是他眼裡理想主義的鋒芒,也是智聯招聘的DNA。

郭盛2017百強發布會演講

在外人看來,郭盛8年前的選擇對當時岌岌可危的智聯招聘來說是救場,對他個人來說是一次大膽的冒險。直到2014年智聯招聘在紐交所上市,所有人才鬆了一口氣。

郭盛採訪照

但郭盛卻說,上市帶來的幸福感很短暫,他的目光放的很遠,更關心在今日人才流動的大背景下智聯招聘所能發揮的社會價值,「也許它能存活100年,也許能存活30年、50年,我覺得它會給中國社會帶來一個非常亮麗的風景。」

學習美國規則

郭盛是90年代留學潮中的一員,他雖然大學本科學習的計算機和英語專業,有先天出國的優勢,但他並不打算隨大流。從上海交大畢業後,他和譚海音成為了麥肯錫最早在中國直接聘用的諮詢顧問。後來譚海音創建了中國最早一家C2C電子商務平台——易趣網。

據郭盛回憶,當時中國企業對諮詢公司的認知幾乎處於空白階段,麥肯錫在中國的辦公場所就是一間賓館的房間,「什麼都沒有,你自己要去思考,你要打什麼客戶,他們需要什麼,怎麼為他們提供有價值的服務等等。」

在不斷與客戶打交道的過程中,他開始對美國的經濟、資本市場充滿好奇,從而萌發了想要出國的想法。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中國掀起了全民經商潮。

在這樣的背景下,郭盛認為,「中國經濟要發展,肯定是要向最好的國家去學習,在這樣的潮流中你個人要發展,肯定要知道一個純粹的、自由的市場它是怎麼競爭的。」

郭盛會議演講照

剛到美國西北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系時,帶給郭盛最大衝擊的並非美國的藍天白雲,而是美國學生的努力程度。

「因為大家都普遍認為,美國學生應該是比較懶惰、散漫的,但實際上在那裡發現,其實這些學生非常刻苦,雖然也有party,但也有study hard。」他很快便意識到,如果想要在美國成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當出了校園,離開書本,真正面對美國社會,與市場和企業打交道時,中美市場截然不同的商業規則和文化,曾讓郭盛一度感到有些不適應,他花了很長時間來學習、理解。

「譬如說競爭對手、競爭方式,美國是通過市場機制和競爭對手達成共識,而不是通過吃飯喝酒的方法。」

另一重壓力來自他所工作的地方麥肯錫。對於員工個人,公司內奉行的「up or out」的原則,競爭殘酷,為了留下來郭盛必須拼盡全力。

同時,關於中國究竟需不需要麥肯錫,公司也形成了兩派。

「有一些人其實中國不需要麥肯錫,中國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有自己獨特的商業規則。還有一些人認為,中國企業在不斷的進化,島上沒有鞋子並不等於大家不想穿鞋子,有可能是發展階段沒有到,如果發展階段到一定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

這樣看似沒有安全感的環境,卻被郭盛一個理想主義視為挑戰地,不斷動腦子是提升自己的最佳方式。

他一路做到了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的位置。但這不是終點,他選擇繼續折騰。

直面挑戰

抱著「實業才能救中國」的想法,在麥肯錫工作7年後,郭盛選擇回國,「希望能夠改變一些中國的企業,能夠讓他們做的非常好,甚至於站到世界舞台上去。」

2010年,夏天,智聯招聘向郭盛遞出了橄欖枝。這家被視為中國互聯網招聘「老大哥」的平台,因業務模式落後、盈利模式單一、管理混亂等一系列問題導致持續業務低迷甚至虧損,公司處於一片內憂外患之中,急需一場革命。

外界對於這位新掌門的身份和經歷議論紛紛,當時郭盛的履歷表上除了麥肯錫這樣耀眼的公司以外,便是他回國後的首站中外運空運股份發展公司,中國航空貨運代理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從快遞行業到互聯網招聘,媒體用了「跨界」這樣的標題來宣布郭盛的到來。

「其實商業的本質是一樣的,如果我到藝術領域那就是真正的跨界。」郭盛說。如今回頭再看那段辛苦的時光,他認為與其是臨危受命,不如說是「一個很值得回味的事情。」

上任後,郭盛作出了一系列調整,比如精細化運營、企業發展方向轉為求職者。所有變動都建立在清晰了解企業本質和明確的遠景計划上。

「我經常跟人家打個比喻,每個企業都像一匹野馬,它一定能夠跑的很快,也有破壞力,關鍵是你要了解馬的個性,知道怎樣去馴服它,所以我覺得了解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帶著自己很強的觀點。」

四年後,智聯招聘赴紐交所上市。但郭盛卻在自己的微博里說,上市不是目的。他們要做的是互聯網行業的「釘子戶」。

郭盛 2018甦盛典演講

「一是我長期扎在這裡,第二個是在某一個領域我扎的特別深,別人拔都拔不出來,第三個就是能夠在社會、能夠在整個的行業裡面留下印子,我覺得這是比較重要的。」

當新玩家不斷入場,傳統招聘市場不斷被瓜分的危急時刻,郭盛坦言說自己也焦慮,但「一邊焦慮一邊樂觀」,「因為招聘這個行業它是進入門檻低、成功門檻高。」

郭盛肖像照

他是員工眼裡的文藝青年,也是工作狂,追究細節的人。他的辦公室裝修簡潔,唯有一面白板最顯眼,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產品分析的內容。

曾有人調侃智聯招聘還停留在傳統的web1.0時代,但郭盛笑著說,「我們雖然老,但是不是老大爺,只是大叔。」為了讓「智聯大叔」更加年輕,他和所有員工們必須站在浪尖上,自我革新。

見證互聯網發展

距離智聯招聘所在的望京首開廣場1公里的地方便是由三座充滿未來感、不規則橢圓形建築物組成的望京soho。大量互聯網公司聚集在這裡,被稱為「下一個中國矽谷。」

創建於1994年的智聯招聘,是望京擁有最長歷史的互聯網公司。中國的互聯網元年,在那一年開啟。誰也不曾想到,看不到摸不著的互聯網正在悄悄改變人們的生活,從「克隆」雅虎的張朝陽到寫出了第一個免費郵箱系統的丁磊再到剛成立了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的馬化騰,創業浪潮席捲而來。

從時間點來看,智聯招聘比百度早出現了3年,比阿里巴巴也早了2年。可以說智聯招聘的發展正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發展的縮影。

在郭盛看來,除了技術革新以外,中國互聯網公司的自信在不斷提升,這與改革開放密不可分。

郭盛肖像照

他清楚地記得,以前互聯網公司每推出一個新產品,都要找到一個美國模式來對標,「一定要說我們是中國版的什麼什麼,後來就不是了,大家都理解中國是有獨特的商業模式,改革開放創造了市場經濟,能夠讓這些互聯網公司有機會去顛覆一些老的企業。」

有人說,這是互聯網公司最好的時代,也有人這是最壞的時代,死亡名單每天都有新的公司出現。

郭盛也在尋找智聯招聘能繼續存活的支撐力。他認為是社會價值,要與時代連接得更緊密。他用了一句簡單的話來描述,一個工作是一個飯碗,一個飯碗是一個幸福的家庭,為他們找工作的就是智聯招聘要做的事。

「我們能夠讓他找到更好的機會,他每換一次工作,不光是薪水漲了,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自己的激情。」

他的目光投向了同樣「一邊焦慮一邊樂觀」的年輕人。在多所大學郭盛都擔任著職業規劃導師的職務。在他看來,今日中國人才面臨著與社會、企業脫節、人才定義傳統化,以及衡量標尺單一化。

為了防止人才不流動、僵化,智聯招聘與很多地方政府展開了一系列合作,幫助政府吸引人才,同時推出一系列柔性教育體系做補充教育,比如職業培訓,助力人才增值。

「有社會價值的企業就能生存的很長遠,」郭盛說,「我相信能夠存活20年,未來還是能夠存活很長時間,打破中國企業壽命短的一個現狀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僑報網 的精彩文章:

萊斯大學減免學費 中產家庭也被惠及
中國留學生的四十年之酈永剛:哪裡有地震,哪裡就有他

TAG:美國僑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