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品牌市場份額下滑,這個鍋誰來背?

中國品牌市場份額下滑,這個鍋誰來背?

來源:汽車產經網

文 | 黃持

「金九銀十」不再,這句話對眾多中國品牌而言,恐怕有著更深的感受。

根據中汽協數據,中國品牌乘用車9月銷量80.6萬輛,市場份額39.1%,延續了2018年市場份額同比下滑的態勢。儘管這個比例相比8月的最低點回升了0.9個百分點,但依然是2016年以來的市場份額低點。

從9月的熱銷車型排行中可以發現,轎車銷量前十名中沒有了中國品牌的身影,而中國品牌曾經佔據絕對優勢的SUV市場,前十名中也出現了五款合資車型。

在過去很長時間裡,中國品牌留給我們的印象一直都是高速增長,但在這一波車市下滑中,市場份額卻受到了明顯的衝擊。而這背後,到底問題出在了哪裡呢?

哪些車企拖了中國品牌後腿?

雖然中國品牌整體的份額出現下滑,但在細分市場中,其實每家車企的表現都有所不同。我們根據乘聯會今年9月發布的數據,對中國品牌車企銷量做一個詳細的解讀。

從以下表格中可以看出,9月銷量排名前10位的中國品牌車企合計銷量60.89萬輛,儘管同比下滑4.2%,但市場份額卻增加了近2.5個百分點。而相比這10家車企1~9月累計市場份額1.73個百分點。

中國品牌排名前十的車企市場份額有所增長

而在銷量榜中排名靠前的吉利、上汽乘用車、比亞迪、奇瑞可是說是拉動中國品牌份額提升的主力車企。而上汽通用五菱、長安、長城雖然在今年銷量遇到了不小的挑戰,但主要也是整體環境的影響,自身市場份額的損失也並不算很大。

但排名10位以後的中國品牌車企的表現就沒有那麼樂觀了,分化情況日益嚴重。排名11至20位車企9月銷量合計同比下滑達35.1%,市場份額減少了1.97個百分點。而排名20以後的車企,幾乎都有著超過30%的同比下滑,這些車企的市場份額,合計減少了3.78%,成為中國品牌市場份額整體下滑的主要因素。

中國品牌車企分段市場份額變化

在排名靠後的車企中,包括眾泰、力帆、海馬等眾多曾經有過不錯市場表現的車企,在9月份的銷量都明顯下滑,逐漸退出了主流市場。而排名末尾的一些邊緣車企,已經基本處於退市的邊緣。

我們也注意到,受到今年新能源補貼政策變化的影響,低續航里程的「入門級」電動車市場大幅萎縮,因此包括知豆、康迪電動等新能源車企在9月已經幾乎沒有了銷量數字。而未來隨著新能源補貼的逐步退坡,也將給電動車企業帶來新一輪的洗牌。

9月銷量排名11-20位車企市場份額變化(保留小數點後兩位)

9月銷量排名21-30位車企市場份額變化(保留小數點後兩位)

9月銷量排名31位之後車企市場份額變化(保留小數點後兩位)

看細分車型,SUV的下滑是關鍵?

過去中國品牌的快速成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SUV市場的爆發,但是從今年6月起SUV市場便陷入疲軟,連續數月同比出現下滑,這又是否是造成中國品牌市場份額波動的原因呢?

9月細分車型市場銷量中,中國品牌轎車的市場份額為19.4%,提升1.2個百分點;SUV市場份額53.7%,下降5.6個百分點;而MPV車型市場份額達到73.1%,但下滑達到7.8個百分點。可以看出,SUV和MPV的疲軟成為整體份額下降的關鍵。

基盤較大SUV和MPV在這輪下滑中受到更多衝擊

在2017年,中國品牌的SUV車型表現搶眼,在銷量上大幅超越合資品牌,在車型數量和市場佔有率上都佔據優勢。但進入2018年後,這種優勢正在被逐漸蠶食,市場佔有率在2月達到頂峰後便一路下滑,而與之對應的是合資品牌SUV銷量的回暖。

而從銷量榜單中也可以看出,過去前十名中,自主品牌車型的上榜頻次很高,占上榜車型的七成以上。但在9月的前十名中,卻只有五款車型躋身其中,且同比增長的三款車型奇駿、逍客和XR-V均為合資品牌。

以大眾為例,在今年先後投入了包括探歌、探岳、途岳等多款SUV車型,而合資品牌在SUV細分市場的投入正在增加,價位也逐步下探,中國品牌SUV正在面臨類似於轎車市場的挑戰。

大眾在今年一口氣發布了多款SUV車型

而作為佔據市場份額最大的轎車市場,中國品牌一直以來都依靠吉利帝豪獨自撐場面,而在9月銷量榜單中,帝豪也滑出前十。轎車市場在9月整體出現下滑,各個派系都未能倖免,其中法系的下滑甚至超過了50%。但其所讓出的市場份額,中國品牌並未從中獲益,反而被日系和德系強勢車企所搶佔。

大眾在緊湊級轎車市場布局了超過10款車型,而日產、別克、豐田等也都投入了多款車型「高低搭配」。這使得在產品技術和品牌溢價方面本就不佔優勢的中國品牌,也很難發揮出在價格上的優勢。而缺少「明星車型」的現實,也讓中國品牌很難從別人的下滑中分得一份市場。

在9月降幅最大的MPV市場,僅有中國品牌出現下滑,雖然中國品牌佔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但主銷車型都集中在低價位的「麵包車」。而中高端市場不僅被合資品牌壟斷,市場份額還呈現上升之勢。

在車市下行中,低端車企和市場受到了更大的衝擊,也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中國品牌的市場表現。

寫在最後

那個「躺著掙錢」的日子終歸結束了,而車市的「馬太效應」已經愈發明顯。以吉利、長城、長安、比亞迪等為代表的主流中國品牌車企,雖然在這兩個月面臨挑戰和波動,但整體依然保持了向上的趨勢,而從產品力角度,也具備挑戰合資品牌的實力。

而對於銷量排名靠後的眾多中國品牌車企,可能即將到來的這個冬天的確不太好過,吉利等頭部車企的快速增長擠壓了其他中國品牌的生存空間,而三線以下城市汽車銷量的下滑,則進一步動搖了眾多本就依靠低端市場成長的中國品牌的銷量基石。

在這種變化中,來自車企的聲音也認為,未來能生存下來的中國品牌需要具備以下幾個能力:首先在技術和品質上有足夠的實力,產品過硬;其次,能夠緊隨市場需求變化,緊跟智能化、年輕化的市場趨勢;此外,抓住新能源市場發展的機遇。而市場份額保持增長的車企,也無一不是做到了以上一點或多點。

但對於那些「拖後腿」的中國品牌而言,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

想獲取更多資訊的朋友可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今日熱股」(搜索微信公眾號ID:itougu),針對每日熱點股票進行獨家點評,並分享有潛力的概念板塊給大家。除此之外,後市的研判走勢也是必不可少的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廣東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效明顯
連年虧損 中航三鑫擬讓出海南特玻控股權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