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那年讓我們如痴如狂的金庸,最終還是去了

那年讓我們如痴如狂的金庸,最終還是去了

相信許多人都如同我這般,第一時間看到金庸老先生去世的消息,內心是拒絕的,不相信這是真的,那位陪伴80.90甚至其他年代長大的一代宗師就這樣遠去了么?

不不,這不是真的,可那鋪天蓋地的消息卻告訴我,金庸老先生真的離開了,他去了我們一直憧憬嚮往的武俠世界,自此江湖一別,就是永遠。

猶記得第一次接觸金庸武俠是通過家裡的那一台黑白電視,電視里播放著黃蓉喊郭靖,靖哥哥,靖哥哥的《射鵰英雄傳》,從此著了魔似的準時盯在黑白電視機前等待《射鵰英雄傳》的播放,就這樣武俠世界的一扇大門隨之為我敞開。

等到了初中,有些許額外錢財的時候,金庸的武俠書成了我必買的書籍,那時將金庸奉為天人,奉為偶像,這得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有如此才華,感覺他就是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不然怎麼會對那段時間的歷史了解的如此清楚,以至於上歷史課的時候還拿金庸裡面的大事件問老師是不是真的,比如武當真的是張三丰所創么?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和明教有關係么?老師的回答有肯定有否定,並且向我們強調金庸所寫的是小說,不是歷史,不能當歷史書看,這時我們就會反問那為何裡面的許多大事都能和歷史對的上呢?老師吧啦吧啦解釋一通,不知其他人聽沒聽進去,反正最後我就認定金庸的書就是歷史的一部分(想想那時挺無知,不過現在回想起來,不禁會心一笑)。

年齡見長,對金庸了解越多,原來金庸不是古代人,而是只比我們早生幾十年的現代人,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生,浙江海寧人,青少年時代在大陸生活,1948年移居香港,之後在工作期間受梁羽生等人的影響開始創作武俠小說,1955年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面世,再然後一發不可收拾接連創作14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越女傳》),也就此為後來的我們構造了一個神奇而又令人嚮往的武俠世界。

在那方天地里,我們可以自由的暢想,幻想著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位大俠,行俠仗義、鋤強扶弱。至今仍記得武俠裡面的郭靖所說的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可今天誰曾想為我們構造一個神奇武俠世界的大師竟然遠去了,他的離去不僅僅是個人的駕鶴仙游,更是宣告了一個時代的落幕,從此我們心中的那個武俠世界,那位武林盟主再也不現了。斯人雖逝,但江湖會永留他的身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的精彩文章:

同樣是託孤,為什麼漢武帝、順治帝成功了,宋武帝卻失敗了呢
朱允炆對前線將領下了一道什麼密旨,最終導致自己喪失天下

TAG: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