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

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

交流互鑒 中道圓融

尊敬的各位長老法師、諸位領導、與會嘉賓:

大家吉祥!深秋的莆田,伴隨著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的召開異彩紛呈、充滿活力,作為比丘尼中的一員,非常榮幸前來參加此次盛會。置身佛教圓融法喜的海洋,感受多元文明交流互鑒的美好,由衷地感謝論壇給予我向各位學習的機會。也真誠地希望未來會有更多的比丘尼走上論壇,為佛教的未來、眾生的福祉,貢獻力量!

「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從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也能夠看到這一點。

東漢永平年間,漢明帝派遣使者遠涉西域尋求佛法,與前來東土的印度高僧不期而遇,由此開啟了中印文明交流互鑒的先河。自此之後,來自印度的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彼此激蕩,互相啟發,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融合,於隋唐時期結出了以天台、華嚴、凈土等為代表的漢傳佛教累累碩果。漢傳佛教既是從中國文化的高度對佛教思想的開發,也是從佛教思想的深度對中國文化的再造,完美詮釋了文明交流互鑒的偉大價值。

華嚴宗,作為漢傳佛教教理體系的集大成者,正是印度佛教與中國文化交流互鑒的代表。它依《華嚴經》立宗,《華嚴經》是來自印度的大乘經典,而華嚴宗三時、五教、六相、十玄等理論,則是由生長於中國文化土壤的杜順和尚、賢首國師、澄觀大師等高僧所開創。不難看出,華嚴宗的法界緣起思想,既是對印度佛教業感緣起思想的升華,又是對中國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化;華嚴宗的理事圓融理念,既是對佛教真俗二諦的推演,又是對中國文化有無辯證的拓展;華嚴宗的事事無礙境界,既是對佛教空性之理的創造性發揮,又是對中國文化陰陽相成思想的超越性闡釋。

中國文化經典《禮記·中庸》說「極高明而道中庸」,華嚴宗則強調「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這些正是本屆論壇「中道圓融」主題的思想源頭,也是在多元文明並存的今天,推動人類文明共同進步的高度智慧。以這種智慧為指導,東西方文化、三大語系佛教、以及出世入世思想,將更加和諧與繁榮。

東西方文化,都是文化,共同構成並維繫著人類文化;同時,兩方文化各有其內涵、專長及自我期許。南傳、漢傳及藏傳佛教,都是佛教,共同構成並維繫著釋迦牟尼佛的一代時教;同時,三大語系佛教,各自有其詮釋的佛教典籍、適合的眾生根機和堅持的教理教義。出世解脫與入世度生,都是修行,共同構成並維繫著修學之道;同時,二者各有其修行側重、方法和規矩。也就是說,同為鮮花,色彩不一,春蘭秋菊,各有特色。我們會根據自身的根機和外在的緣起而選擇不同的文化、語系、及修學方法,正所謂「法無高下,應機則妙;葯無貴賤,對症則良」。

約文明而言,恪守單一,則不精彩;苛求相同,則不完滿。只要我們做到立足自己,理解別人,圓融對待,中道而行,文化必將因東西交流而輝煌燦爛,佛教必將因各宗並弘而大放異彩,多元文明必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人類更光明的未來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最後,祈願三寶加被,眾生皆得妙智慧、世界充滿妙吉祥!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瑞法師 的精彩文章:

持戒修行,利益眾生
想什麼成什麼

TAG:如瑞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