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民族管弦樂原創作品音樂會《意象絲路?龜茲盛歌》首演成功

民族管弦樂原創作品音樂會《意象絲路?龜茲盛歌》首演成功

由中國音樂學院主辦、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和景意象(北京)音樂文化有限公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繼續教育與遠程教育學院承辦的民族管弦樂原創作品音樂會《意象絲路·龜茲盛歌》於2018年10月26日晚在北京音樂廳隆重舉行。

該音樂會是「意象民樂」課題組新推出的「意象」系列又一部力作,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資助立項。

音樂會上演的《火之舞》(嗩吶與樂隊狂想曲)、《清音囀》(二胡與民族拉弦樂隊、打擊樂協奏曲)、《沉沙·浮圖》(中國彈撥樂隊)、《飛天隨想曲——克孜爾石窟壁畫印象》(民族管弦樂)、《吶喊》(吹打樂重奏)、《流光溢彩》(民族管弦樂)、《尋·耶婆瑟雞》(琵琶協奏曲)、《龜茲盛歌》(民族管弦樂)等8首原創作品,分別出自於高為傑、楊青、周湘林、杜詠、鄒航、袁昊昱、羅麥朔、賈悅等8位國內知名作曲家之手,他們在項目負責人張尊連教授、總策劃王燮老師、出品人王國棟先生的精心安排和組織下,在庫車縣委宣傳部、新疆龜茲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古龜茲之地採風。經過了對石窟壁畫、當地文化等多維度的學習、思考、探索和雕琢,採用重奏、協奏及管弦樂隊等形式,將自己心中對龜茲及古絲綢之路文化的想像,幻化為一首首可演、可聽、可感的樂曲。

絲綢之路是一條多民族、多語言、多文化、多信仰的交匯之路,是連接亞歐非三大洲之間的古代文明之路。數千年以來,其璀璨的文化交流史影響著東西文化的發展,啟迪著藝術發展的進程。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支點,龜茲既是多元文化的薈萃之地,又是多民族音樂的淵藪。而音樂會上演的樂曲,可以說是對古龜茲音樂文化的一場尋根之旅。既從視覺上讓觀眾看到了以嗩吶、二胡、琵琶等中國民族樂器具有絲路文化屬性;也從聽覺上,聽到了宗教信仰的碰撞和交融、人類對光明的追求和對天地的感悟、對龜茲燦爛樂舞的想像以及多民族語言的交匯。而在審美上,則塑造了神秘而熱烈、豐盈而靈動、莊嚴而神聖、空靈而凄美、虔誠而雄渾、華麗而玄幻的綜合體驗。

音樂會特邀著名指揮家許知俊執棒,他的指揮大氣又不失細膩,對作品結構及情緒的整體掌控、對作品藝術特色的凸顯、對獨奏樂器與樂隊的協作等,均拿捏得張弛有度、恰到好處。二胡演奏家張尊連、琵琶演奏家楊靖、嗩吶演奏家張倩淵純熟的演奏和準確的情感表達,及中國音樂學院華夏民族樂團演奏家們的精彩演奏,均讓觀眾感嘆不虛此行。因為,觀眾不僅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國民族器樂的美妙音色,也迅速地被指揮家和音樂家們帶進了由多種絲路意象所營造出的「龜茲盛歌」的別樣意境中,自由愉快地徜徉著,流連而忘返,每首樂曲結束後觀眾熱烈的掌聲,便是最好的證明。

此外,該音樂會也展現了中國民族器樂及民族管弦樂發展的最新成果,見證了音樂家們為推動民族音樂發展而做出的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誰是神經病 的精彩文章:

潮酷生活節Single Holiday來了
36歲董潔素麵朝天皮膚白皙 回眸揮手告別粉絲依依不捨

TAG:誰是神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