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為快速恢復人口,竟採取這樣的方法,績效顯著人口數量翻了一番

唐太宗為快速恢復人口,竟採取這樣的方法,績效顯著人口數量翻了一番


文:票非人




隋朝末年大戰亂,人口從4600多萬,銳減至1000多萬。




人口減少這麼多,並不是因為打仗全死了,而是國家控制的註冊人口減少了。




人口是賦稅的來源,是恢復生產的力量,沒有人可不行。




唐太宗即位後,對戶籍人口十分關注。他想法設法儘快恢復人口。



主要辦法有兩個:




一是贖回外流的人口。




隋末戰亂時,中原人口有許多外流到北方突厥。一方面是因為突厥人南下進攻中原,經常掠奪漢族人。另一方面,因為中原大亂,老百姓活不下去,也自發地向北方草原地帶遷徙,以躲避戰亂。貞觀三年,唐朝大將張公瑾向太宗建議北擊突厥時,就提到了這一情況,他說,我們中原人在突厥部落中的非常多,他們各自建立了塢堡,據險自守,如果我軍進攻突厥,他們很可能會響應我們。











漢人勢力居然能在突厥境內結寨自保,足以證明人口基數確實很大,所以能夠聚集起強大的武裝力量,抵抗突厥人。




唐太宗剛即位時,突厥頡利可汗派人獻來好馬3000匹、羊10000頭,以作為兩國結好的禮物。唐太宗拒不接受這些豐厚的禮物,對突厥使者說,我們天朝上國物力豐阜,不需要這些牲口。只希望可汗能夠將掠奪的中原人口盡數放還。




經過雙方的交涉,突厥同意放回漢人。到了貞觀三年,從突厥自發回來、以及突厥放行的人口,達到120萬人。但正如張公瑾所說,即使回來了這麼多,突厥境內還有許多。可見這個數目有多龐大。




之所以還有這麼多人不回來,並不是說不想念老家,只是長途遷徙,花費太多。唐太宗考慮到這一點,趁著貞觀四年擊敗東突厥,拿出一大批金帛,將仍然在突厥的中原人贖買回來。這一批,又召回來8萬多人。










同年,唐太宗又用相同的辦法,從西部党項部落內召回了30萬人。




這一政策得到了長期的貫徹執行,到貞觀二十三年時候,前後召回了200餘萬人口。這對於緩解中原的勞動力短缺,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是鼓勵婚育




為了儘快提高老百姓生育的積極性,唐太宗規定了三條政策:




第一條是規定結婚年齡,男年二十,女年十五,就可以結婚。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不得抑制到齡青年的結婚訴求。




第二條是鼓勵再婚。凡是光棍漢,已過守喪期的寡婦,地方官府應當幫助他們進行婚配。




第三條是資助貧者結婚。對有些家庭過於貧困,無力結婚的育齡男女,鄉里的富貴人家或是親戚,必須拿出錢物,幫助貧困戶結婚。




第四條是生育補助。貞觀三年,唐太宗下詔說,凡是當年正月以來生男孩子的,都獎勵一石粟。










為了確保政策的貫徹執行,唐太宗把地方婚姻情況與戶口增加,作為考核地方官員政績的硬指標,凡是婚姻率提高、鰥寡數減少、戶口增加的地方官,其年度考核成績提高相應的等次。相反,如果對應的指標下降,便將其考核成績列為末等。




在這一系列政策持續刺激下,唐初的人口有了顯著的提高。貞觀二十三年,也就是唐太宗在位的最後一年,唐朝在籍登記的人口達到380萬戶,近乎2000萬人,也就是說比唐朝剛建立時,增加了近一倍的人口。




作者:

票非人,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密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軍隊里的亡命外籍僱傭軍,打得後金死傷遍地,助大明取得遼東戰事的最後一場輝煌勝利
清朝最後一位被封冊的皇太子,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晚年掃大街為生

TAG:魚羊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