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外媒:伊朗稱世界經濟帶嚴重後果,或封鎖咽喉要道,油價將大漲?

外媒:伊朗稱世界經濟帶嚴重後果,或封鎖咽喉要道,油價將大漲?

11月5日正進入倒計時,這是美國經濟對伊朗原油最終限制的日期。路透社報道,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引述伊朗高級官員扎里夫10月30日的話稱,美國對伊朗的限制舉措將給世界經濟秩序帶來嚴重後果。扎里夫補充稱,美國人還沒有通過對伊朗實施限制達到他們的目的。那麼,伊朗關於世界經濟秩序的嚴重後果又將是什麼呢?

圖片來源novosti

首先,是我們多次分析提及的,全球去美元化進程將再隨之加速,在中俄等21國已在石油交易及相關經貿過程中用不同方式向美元說」不「後,美國對伊朗經濟的限制將成為全球去美元化的催化劑。比如,在德國和法國數周前呼籲為規避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帶來的金融風險,計劃建立一個非美元化的全球支付系統(SPV),以繞開美元主導的SWIFT國際支付體系。

而俄羅斯在今年9月計劃提出非美元貨幣的全球構想,應該說,此刻或正是俄羅斯提出這一貨幣構想的時機。俄羅斯也為此進行了準備,比如,在此之前,俄國防出口公司負責人亞歷山大·米赫耶夫表示,俄羅斯擬與相關技術合作夥伴實現本幣結算,他說:"我們在考慮和夥伴國家用本幣結算,包括印度盧比、人民幣、阿聯酋的迪拉姆和盧布。

圖片來源Reuters

值得注意的是,中東石油國卡達也開始向美元亮劍,就在土耳其經濟經歷美元百般打擊之時,卡達央行稱,卡達和土耳其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據悉,卡達在今年8月批准對土耳其的經濟支持,包括眾多經濟項目、投資和存款。不難看出,不論俄羅斯、中東地區的石油國以及全球的石油進口國都為去美元化進行了深度布局,而真正發力的時間節點很有可能是從美國對伊朗原油限制的最終日期。

事實上,中東地區的石油國之所以在近期突然加大去美元化力度,與其可能陷入與伊朗經濟相同的困境也有密切關係,我們知道,一旦伊朗原油出口降至「零」後,美元可能將會尋找下一個石油國作為限制目標,直到美國原油佔據大多數令其滿意的全球市場份額。顯然,中東多個石油國不希望步伊朗經濟的後塵。要知道,在美元的金融限制下,目前伊朗經濟疲軟,銀行財務困難,伊朗貨幣里亞爾今年貶值70%。

與此同時,中東多個石油國同樣擔憂的另一個風險則是來自於伊朗經濟方面。因為如果最終伊朗石油出口真的降至「零」,那麼,伊朗經濟則會祭出一些關鍵性的反擊舉措,比如,伊朗官方在今年7月就稱,一旦伊朗原油出口受影響,整個中東地區的原油出口都將受威脅。「看起來,他們不清楚『不讓伊朗一滴原油出口』意味著什麼。好吧,如果你們這樣做了,就等著瞧結果吧。」按路透社和美聯社的分析是,伊朗方面可能暗示其或將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我們注意到,隸屬於伊朗的霍爾木茲海峽幾乎可以被稱之為中東和全球經濟的一條咽喉要道,是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的海峽,並且是唯一一個進入波斯灣的水道。沙特、阿聯酋和卡達等國家使用霍爾木茲海峽運輸原油。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海運石油貿易從這裡經過。一旦這一通道被封鎖,則意味著中東多個石油國的大部分經濟來源被切斷,同時,國際油價或將開啟大漲模式,屆時,100美元每桶的油價或遠不是盡頭。

再結合本文前面提及的伊朗高級官員扎里夫10月30日的話,美國對伊朗的限制舉措將給世界經濟秩序帶來「嚴重後果」。不難發現,除全球加速去美元之外,更嚴重的後果可能莫過於此,這將是美元和中東一系列石油國都不願意見到的事。(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澳大利亞樓市龐氏騙局或被揭穿,澳或陷美元荒,幕後推手浮出水面
美元發強音,外媒:中俄經濟「護城河」最寬,中國或有3萬噸黃金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