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印度日益熱絡,是什麼讓其「一拍即合」?

日本印度日益熱絡,是什麼讓其「一拍即合」?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左)與印度總理莫迪(圖源:視覺中國)

印度總理莫迪自10月27日起開啟了對日本的訪問,這是自莫迪上台以來同日本首相安倍的第5次互訪會晤。據了解,自2005年以來,日印領導人幾乎每年都會進行會晤。但這次比較罕見的是,安倍於28日在山梨縣自家的鄉間別墅招待了莫迪,系安倍第一次邀請外國領導人到私人別墅。

當然,除了圍爐烤火、私人晚宴,據日媒報道,日印此次確實達成了很多協議。29日,安倍與莫迪在會晤中商討拓展安全和經濟合作,並在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將日印「2+2」外交和安全磋商從副部長級升為部長級;在安保領域加強合作,強化陸海空力量交流;加強基礎設施領域合作。

聯合早報文章指出,日印此舉旨在深化安全領域的合作,以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這一安倍的外交政策。印度外秘顧凱傑在27日的新聞通風會上表示,「印太戰略」無疑是兩國領導人重要的談話內容,「特別是討論如何將這一願景推進發展,如何向其他國家呈現這一願景,以及如何能夠採取具體步驟實現這一願景。」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陳友駿認為,最重要的成果體現在兩國攜手推進「印太戰略」的進展上,共同推進「印太戰略」的實施是雙方的戰略黏合劑。

日本究竟為何要推動所謂「印太戰略」呢?其戰略意圖又指向何方呢?陳友駿對中國南海新聞網分析指出,這是日本以切實的行動回應美國的戰略需求。儘管首相安倍晉三及其領導的日本政府對構建「印太戰略」極為積極,並在不同場合極力宣傳、解釋日本的戰略設想,但就現實環境來看,實施與推進「印太戰略」設想的過程中,仍清晰可見「美主日從」的格局定位。再者,安倍自2012年末重新上台執政以來,就始終以實現日本「大國政治」夢想為自己的政治追求。當然,其中也包含了極為豐富的內容與實踐,如「俯瞰地球儀外交」「積極和平主義」等。安倍政府提出的「印太戰略」是對日本「政治大國」思想的歷史繼承,也是日本實現「大國政治」戰略的實踐創新。

另一方面,陳友駿認為,安倍政府試圖以「印太戰略」的設想來刺激日本社會,使其擺脫保守化、內向化的發展趨勢。安倍政府所提出的「印太戰略」設想,也是希望藉此能夠將日本社會的戰略視閾擴充至整個印太地區,並以此為基點放眼全球社會。從這一層面來看,安倍政府的「印太戰略」不僅是對外的,更是對內的。

中國南海新聞網注意到,不僅是日本,印尼、越南、韓國等國與印度之間的外交關係,也表現出日益熱絡的趨勢。雖然人們對印度外交得失的評論不一,但印度吸引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確實是肯定的。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張家棟表示,這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促成因素:

強勢政府使得其他國家與印度打交道的信心和積極性上升。印人黨政府是印度幾十年來少有的多數政府,單一政黨在國會議席中過半。莫迪總理則是尼赫魯總理以後,在印度支持率最高的政治家。這使得印度現政府的政策制定能力和實施能力,都遠超前國大黨政府,也使得國際社會對印度的信心上升。

經濟發展預期是吸引國際社會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印度擁有龐大的人口和領土規模,使得各方都看好印度的潛在市場;另一方面,在過去幾年中,印度通過廢鈔和統一稅法改革等措施,提高了印度的行政效率和經濟運行效率。印度的營商環境也因此有大幅改善。這些主客觀因素,都激起了各國對印度經濟的信心。

印度對外政策的轉變,是吸引國際社會關注另一重要因素。莫迪總理和印人黨認為,印度是一個世界大國,應該有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外關係。這一方面可以提高印度的國際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政治關係來促進外國對印投資增長,推動印度經濟發展。莫迪總理把積極發展對外關係視為發展國內經濟的重要手段。莫迪總理上台以後,頻繁出訪,熱衷於主辦各類大型國際活動,以向國際社會推銷印度的戰略目標。(海外網-中國南海新聞網 欒雨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法航飛機低空飛過日本皇居 日方稱「罕見事態」
俄軍:美F-15戰機用白磷彈空襲敘利亞 引發大火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