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吃貨神劇!一集讓我吞口水190次

吃貨神劇!一集讓我吞口水190次

作為一個吃貨,哥期待許久的《風味人間》終於來了。

之所以對它如此期待,是因為此片導演是拍攝了《舌尖上的中國》的陳曉卿。

雖然只播出了一集,但豆瓣上已經有了9.4分的高分。

不過,哥務必要提醒減肥胖友們一句話:看之前一定要卸載所有外賣軟體!

別急著問為什麼,哥先給你們看一張動圖。

單看片頭就極其殘忍,讓哥忍不住又抬起了點外賣的小手手,可這只是一個殺傷力不足一提的開始。

在後面,你們能看到,中國牧區最東端呼倫貝爾,羯羊肉被放在卵石上炙烤,用高溫逼出皮下脂肪,發出世界上最美妙的「滋滋」聲音。

刀尖划過,皮肉相連,肥瘦相間的羊胸口迎刃綻開,一口下去包你忘記減肥為何物。

生長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巴楚蘑菇,雖然長得不咋滴,但和羊肉一同入鍋汆炒時,吸足了肉香的它,在表面閃出了油亮亮的光澤,真美~

四川西南深山中的新鮮冷筍,無需做過多處理,清水煮都能變成人間美味。

更不用說將其刻絲,炭火烘乾,製成龍鬚筍,再浸入燉好的雞湯小火慢煨,唉喲喂,這一鍋雞湯鮮、冷筍嫩、雞肉酥,非逼我和熊貓搶飯。

而高原上的土豆則無需添加任何佐料,僅靠反覆捶打,就能產生普通土豆泥無法比肩的韌糯口感。再撒上辣椒、韭菜,滋上熱油。嘖嘖,原來土豆還能這麼吃,對土豆這麼多年的認識依然停留於燉土豆、土豆絲的哥,要真誠地說一聲對不起了!

再或者,5月的小麥尚未黃熟,將這些一掐能出水的小麥剝粒、去殼、汆炒再上磨碾壓,獲得一種叫碾轉的新奇食物。

新鮮碾轉可旺火爆炒,可以加調料涼拌。烹飪方式多變,但青麥的那一股甜香卻始終不變。

……

說實話,哥看到這,再瞥了眼剛點的外賣,我這吃的是什麼垃圾?!

這次陳曉卿是狠了心要你流光口水,這次他不再僅限於中國美食,而是跨越六大洲,二十多個地區,告訴你世界各地的美食不同也一樣。

比如美食紀錄片的老熟人——火腿。

在中國,製作火腿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安徽皖南地區的村民,在火腿上撒鹽抹勻,循環往複,還要時刻關注天氣,做出上好的火腿,靠的就是祖輩的經驗和長年的實踐。

與中國家庭小作坊不同,遠在西班牙的小鎮里,從製作到食用都有另一套方法。

他們相信數字,相信標準,對於空氣中濕度溫度要求極為嚴格,擅長以流水線工廠大批量生產製作。

或許是火腿製作不易,西方人更喜歡吃火腿的原滋原味,甚至為此衍生出火腿切片師這個職業。

只見他小心翼翼地切下薄薄一片火腿,「啪」一卷,順勢塞入食客口中,讓其感受肉片的入口即化。

不得不說,這刀工也就蘭州拉麵的切肉師傅可以比了!

西班牙人靠儀式感來表達對生產者的敬意,而中餐廚師則選擇物盡其用、因材施教,讓一塊火腿可以產生不同的美味。

火腿滴油部分滋味濃郁,肥多瘦少,適宜吊湯。

像淮揚名菜大煮乾絲,火腿和母雞熬制的高湯鮮味十足,細如髮絲的食材浸入不久便能入味,還保持了食材原有的柔韌感。

而火腿上方肥瘦相間,調和冰糖和蜜汁,上屜蒸4小時,酥爛剔透,一口儘是咸鮮與甘甜。

相對於食物對味蕾的刺激,西方人更在乎其實用性。

荷蘭艾瑟爾湖,有不少漁民雖然靠捕蟹為生,但奈何他們只會捕,不會吃,十分頭疼。

荷蘭人的煩心事看得哥十分著急,真想為他們承擔這份憂愁。

畢竟在荷蘭人心中這件複雜且浪費時間的事情,在中國人手裡卻十分遊刃有餘。

中國人對於蟹的構造早已瞭然於胸,甚至針對不同部位造出不同工具,每一部分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蟹粉蟹柳可以填入蟹殼,再蓋上酥皮烤制酥皮蟹。

蟹黃蟹膏加蟹油低溫炒制,趁熱加薑絲香醋和米飯攪拌,成為最極致的禿黃油拌飯。

看到這,哥已經分不清,臉上晶瑩剔透的是我的淚水還是口水了……

除了美食的誘惑,陳曉卿還用視覺帶給你極致體驗。

《風味人間》比《舌尖》系列還多了微觀攝影,微焦鏡頭下,彷彿能人進入食物內部,看食材的轉化,等待他們的重生。

此外,《風味人間》十分講究畫質和構圖,隨手一截都是屏保級別的。

而動態則堪比大片,鏢魚手逆風破浪這段看的哥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你們也來感受一下。

小哥拿著三叉戟在狂風大浪中隨船沉浮,感覺這就是現實中的海王波塞冬啊!

好在付出是值得的,旗魚刺身肥美綿密。

而魚皮則可以稍加煸炒,一道家常小炒三杯旗魚皮即可上桌。

哥強烈建議,將這樣的紀錄片列入想自殺前必看的觀影系列,讓想自殺的人看看這個人間有多麼值得!

但要說美中不足也不是沒有,那就是——

看到吃不到,要饞死了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聞哥 的精彩文章:

解氣!岳父當街暴打女婿:我女兒養這麼大給你打?

TAG:新聞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