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王語嫣的原型,劉德華的伯樂,她為何是金庸一生愛而不得的女神?

王語嫣的原型,劉德華的伯樂,她為何是金庸一生愛而不得的女神?

【本文系超級卡司原創,作者:賈小晨,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2016年10年30日,夏夢在上海溘然長逝,享年83歲。

兩年後的同一天,一代武俠大師金庸在香港仙逝,享年94歲。

冥冥之中似乎印證了一種別樣的深情。

很多人熟知夏夢,是因為當年金庸的一句話:「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

幾十年來,夏夢是金庸心中唯一的繆斯女神,像是那窗前的白月光,可望而不可即。

夏夢原名楊濛,是當年香港電影圈名噪一時的大美人,夏夢這個名字是導演李萍倩為她起的藝名,其靈感來自莎翁的著作《仲夏夜之夢》。

夏夢被譽為是上帝的傑作,是傳統士大夫的理想女性化身,也是承載著三四十年代民國文人家國夢想的夢中情人,而金庸就是她眾多追求者中的其中一個。

從金庸第一次在大熒幕上見到夏夢時,夏夢就成了金庸魂牽夢縈的夢中情人。無奈那時夏夢已經是大明星,而金庸只是個靠撰稿維生的影評人,巨大的地位差距,讓金庸十分苦惱。

金庸曾對身邊的朋友說過:「生活中的夏夢真美,其艷光照得我為之目眩;銀幕上的夏夢更美,明星的風采觀之就使我加快心跳,魂兒為之勾去。」

雖然當時的金庸已經和自己的第二任妻子朱玫結了婚,而此時的夏夢也早已嫁給了商人林葆誠,但他還是想為追求女神這件事情奮力一搏。

1957年,他主動請纓加盟夏夢所在的長城電影製片公司。那個時候文人選擇當編劇並不是個明智的選擇,可金庸卻義無反顧,他認為唐伯虎愛上了華府丫鬟秋香,為了接近秋香,不惜賣身為奴,現在他為了接近夏夢這點犧牲根本不算什麼。

順利進入長城電影製片公司後,為了能夠近距離接觸夏夢,金庸開始近乎瘋狂地撰寫劇本,而且在他的劇本里,他還會或多或少地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告白。

金庸對夏夢的感覺就像是他小說里郭靖對黃蓉的感覺,雖然笨笨的卻很執著。

寫了一陣子劇本後,金庸發現當編劇並沒有太多機會見到演員,當導演倒是能天天和演員密切接觸。於是金庸又想法子當上了導演,終於他得到了一個機會,他執導了自己寫的劇本《王老虎搶親》,而這部電影的女主角就是夏夢。

(當年的金庸和夏夢)

在執導這部電影期間,金庸每天早早地就來到片場給夏夢講戲,一來二去他和女神漸漸熟絡了起來。夏夢得知金庸的筆名是姚馥蘭,就常常在片場和金庸開玩笑,叫他姚家阿姨,聽到女神這麼說,金庸索性將自己的筆名改成了姚嘉衣,甚至在當時的報紙上開闢了「姚嘉衣專欄」。

但即便夏夢和金庸成了熟人,她依舊和金庸保持著距離,除了拍戲她私下很少和金庸接觸。

和女神長相廝守的夢破碎了,金庸便將這種美好的感覺寫進了他的小說,《天龍八部》里段譽和「神仙姐姐」王語嫣的故事便是金庸對夏夢的情感寄託。

一開始金庸在小說里給了段譽和王語嫣美好的結局,但後來金庸還是根據他和夏夢的真實關係修改了結局,讓王語嫣另嫁他人。

據說,《天龍八部》中王語嫣對段譽說的那句:「今生今世難償此願,也許來生來世還有機會」,就是現實中夏夢對金庸說的話,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金庸後來的確放手了。

1959年,金庸向長城電影製片公司打了辭職報業,結束了自己瘋狂的追星曆程。

同年,金庸在香港創辦了《明報》,並在上面連載了自己的小說《神鵰俠侶》,雖然工作忙,但金庸一得空還是會去關注女神夏夢的動態。

在金庸創辦《明報》期間,夏夢曾到國外旅行,金庸就為她在《明報》開闢了一個專欄叫《夏夢遊記》,一連多天登載夏夢所寫的旅遊散文和小說,一份以報道和評述社會大事為主的報紙,卻為女明星開了專欄,金庸對女神的確是一往情深。

1967年,夏夢以懷孕為由,向長城電影製片公司遞交了辭職報告,正式對外宣布息影,隨後和丈夫遠赴重洋,舉家移民加拿大。

夢中的戀情終究化成了泡影,金庸得知消息後十分失落。他為夏夢的息影專門寫了一篇社論,題目叫做《夏夢的春夢》。

在文章中金庸稱「夢」為善女人,他寫道:「對於這許多年來,曾使她成名的電影圈以及一頁在影壇中奮鬥的歷史,夏夢一定會有無限的依戀低徊。可是她終於走了,這其中自然會有許多原因,在我們的想像之中,一定是加拿大草原的空氣更加新鮮,能使她過著更恬靜的生活。所以她才在事業高峰之際,毅然拋棄一切,還於幽谷,遺世獨立,我們謹以此為她祝福。」

在文章的最後,金庸還特意為夏夢賦詩一首,「去也終須去,住也不曾住,他年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然後署上了自己的原名——查良鏞,這就是金庸對夏夢的情深意長,至此一生,夏夢成了金庸愛得不得的唯一女神。

(金庸手稿)

金庸一生為之痴狂的夏夢,除了擁有驚為天人的美貌,還有著空谷幽蘭般的品格和大智慧。

從藝這麼多年,夏夢一直堅守本心,她從17歲入行開始,就一直低調謙遜,並始終潔身自好,她給自己約法三章:不為人剪綵、不應邀吃飯、不拍內容不健康的戲。戲裡戲外界限分明,在家中也不掛一張自己的劇照,只是專心相夫教子。

後來人們向夏夢問起當年息影的原因,夏夢的回答是:「年紀老了,總要退下來,想給人家一個好點的印象,不要讓人家在銀幕上看到我老的樣子,要見好就收。」

一句「見好就收」,讓夏夢成為了觀眾們始終念念不忘的銀幕女神,這是一種怎樣的大智慧啊。

(夏夢《董小宛》劇照)

1979年,夏夢回到了國內電影圈,但卻是以幕後人員的身份,她成立了青鳥影業公司,擔任公司的總監製。

公司成立後,夏夢投資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投奔怒海》,而這部電影的導演許鞍華和主演劉德華都是夏夢慧眼識珠發掘的。

劉德華曾說過;「夏夢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是她選擇了我,改變了我的命運。」

(《投奔怒海》劇照)

然而夏夢在監製了《投奔怒海》、《似水年華》、《自古英雄出少年》三部影片之後,她把青鳥影業關門了。一共三部影片,兩部獲得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公司的發展前景其實很可觀的,可夏夢依舊選擇退出,再次體現了夏夢的人生智慧:見好就收。

著名的詞作家喬羽曾在80年代創作了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思念》,歌詞中寫道:「你從哪裡來,我的朋友,好像一隻蝴蝶飛進我的窗口。為何你一去便無消息,只把思念積壓在我心中」,這首歌曲的靈感有一部分就來源於夏夢。

曾為夏夢終生不娶的導演岑范說過:「如果不曾認識夏夢,我的人生可能會和別的女人結婚生子,但我認識了夏夢,別人就跟她沒有可比性了。」

香港女作家亦舒這樣形容:「夏夢是我家的偶像公主。三個兄弟與我一說起夏夢,頓時『嘩』一聲沒了下文,不知道如何來表達傾慕之情。二哥說他當年在上海看《新寡》,看完一場後到街上站了半晌,心想怎麼會有這樣好看的女人,然後又進去重新看了一次。」

如今夏夢和金庸在不同年份的同一天為他們的人生畫上了圓滿句號,但他們的傳奇和成就卻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金庸夏夢合影)

希望來生,金庸能夠和執念一生的女神有個圓滿的結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卡司 的精彩文章:

被這些影視劇荼毒多年,是時候知道真相了!
今年國慶檔全部遭遇票房滑鐵盧,哪部電影最讓觀眾失望?

TAG:超級卡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