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航展前方來電:看不過來啦,先說幾件新鮮事兒

航展前方來電:看不過來啦,先說幾件新鮮事兒

原標題:航展前方來電:看不過來啦,先說幾件新鮮事兒


軍聞那些事 — 說東道西 (航展速報)航展前方來電:看不過來啦,先說幾件新鮮事兒


2018 珠海航展即將於116日開幕。本屆將有許多看點,筆者計劃在專業日前往參觀,之後再分期與大家分享航展盛況。這一期我們將近日與航展相關的圖片匯總,分析已知的三大看點。


在探討航展看點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則國產航母的新聞:10月28日上午,17號國產航母再次出海試航(下圖)。


前兩次試航主要是驗收艦體、動力、航行的操縱性能、以及相關的電子設備。這次出海試航有個看點----要試驗艦載機著艦和起飛----證據是甲板上有兩輛 消防車。連帶還要驗收與艦載機在甲板和機庫的調動相關的設備。下圖是中美航母上的消防車對比。



試航回來之後再進行1~2次綜合試航之後,預計17號航母明年海軍節之前可以正式入列,有可能部署在南海艦隊的三亞基地。期待在國慶70周年閱兵之前、能搞一個雙航母編隊的閱艦式。下面言歸正傳談談珠海航展。


看點1、從下圖可以確認: 編號1034、帶矢量噴口的 殲-10B原型機飛抵珠海金灣國際機場,因為圖片背景這座山就在珠海機場跑道一側,很多觀展的攝影迷所在的「炮樓」在跑道另一側。



下圖是1034號機降落在跑道,圖中殲-10B攜帶三個副油箱,是轉場配置;機翼外側各帶一個煙霧發生裝置,說明1034號原型機將進行空中特技表演,上屆的殲-10B只是在停機坪上做靜態展示。



為什麼說1034號機是殲-10B的第4架原型機?


(1)根據殲十以往原型機編號的慣例,第三位數字是代表改型,「0」代表殲-10A「1」代表殲-10S「3」代表殲-10B「5」代表殲-10C。第四位數字代表該型號的第幾架原型機。


(2)放大圖片可以看到多處印有「J10B0004」字樣,表示它是殲-10B的00批次、第04架。

這架飛機的最大看點是安裝了擴散段偏轉的矢量噴口,為此還將垂尾基座的電子艙外形做了改裝,以適應噴口25°偏轉的要求。下圖(下)是殲-10A的03號原型機,其尾部就安裝了尾旋改出傘的支架。



1034號機的發動機段,還可以看到尾旋改出傘支架的連接點,說明該機曾作為矢量噴口的試驗機。因為在矢量飛行的試驗中飛機有可能進入尾旋狀態;如果不能靠操縱可動翼面改出尾旋,就要開傘擺脫尾旋狀態,然後再切斷傘繩恢復正常飛行;否則有可能發生機毀人亡的嚴重事故。


下圖是1034號機在停機坪上處於關機狀態,可以看到噴口略微向下偏轉。左上是矢量噴口的示意圖,它的擴散收斂調節片分兩段,外段才是可偏轉的。同時,15個擴張收斂調節片所連接的是一個可360°全向偏轉的偏轉環,兩者共同作用使得噴口可做上下左右25°偏轉。


因為這個偏轉環是由三個相隔120°的動作筒控制,所以矢量噴管的擴張收斂調節片數量是3的倍數



關於中國設計的矢量噴口與美俄的不同之處,在公眾號曾有專門的文章介紹過,這裡不再重複。中國的矢量噴口有四個優點是明確的:


(1)F-22隻能上下偏轉,F-35沒有矢量噴口,中國的是360°全向可偏轉


(2)雖然中俄都是360°,但我們的偏轉角比俄羅斯的大5°,結構也更精緻輕巧。


(3)我們的矢量噴口零部件是用3D列印的,216小時未見明顯磨損;俄羅斯的使用壽命僅50小時。

(4)中國的矢量噴管開始使用碳化硅新材料。下面是去年71日、軍網上一則新聞的截圖。蘇州賽力菲陶纖有限公司採用連續碳化硅纖維材料,研發某型號發動機噴口調節片,將耐高溫性能提高150°,單台重量減少8公斤,大大提升國產調節片性能質量。



另一則新聞是今年1011日,十院院長張兆勇與原061基地主任水佑裕等人在交談,水佑裕提出:目前碳化硅的試驗證明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希望藉助某型號發動機是後端矢量噴管批產在即的契機,開展合作。這則新聞說明(a)中國的矢量噴管即將開始批量生產;(b)下一步矢量噴管將採用更輕、更耐高溫的碳化硅新材料。



看點2、殲-20將再次飛臨航展上空做飛行表演。從前方傳出的圖片來看,可以肯定的是這次有四架殲-20參加表演,而且表演比上次的1分鐘長得多,估計有10分鐘。既有下圖的四機箭形編隊;



又有雙機的低空盤旋、以及雙向雙機對飛。。。如此密集的隊形是展示殲-20的操作穩定性能。



更有單機特技表演,通過垂直爬升和快速橫滾,展示殲-20的高機動性能。


從垂尾的編號78231來看,此次進行空中特技表演的殲-20,來自滄州飛行訓練中心的172旅(783 - 611 = 172),這個旅既擔負戰備任務,又兼任飛行員改裝新型戰機的訓練先導,編寫換裝大綱。



上圖的拍攝者時機捕捉的很好,能清晰看到機翼上表面的渦流。由於殲-20的鴨翼距離主翼比較遠,有配平效率高的優點,有利於提高飛機的俯仰機動性能。但是鴨翼產生的脫體渦到達主翼之前有可能提前破裂,失去增升作用。


設計師在鴨翼和主翼之間加了一對楔形的小邊條,使得渦旋能夠順利流過主翼的上表面,而且不會對垂尾形成干擾。如果細心觀察,進氣道口的上表面與機身連接處也形成一個小邊條,有利於菱形機頭拉出的渦旋流過進氣道的上表面。


同時進氣道的上沿以及幾處小邊條自身也能產生渦旋,而殲-20的整個機身就是一個升力體,所以具有較高的升力係數。較高的升阻比還有利於提升機動性和航程。可以說殲-20在目前各國的三、四代機中,是對氣流的利用最好的機型,從中反映出總師高超的統籌能力。


殲-20其他的特性在現場觀看錶演之後再細說,這裡提醒一句:在現場觀看殲-20從水平飛行轉入垂直爬升時,注意發動機的聲音是否有變化,噴口是否能看到火焰,火焰是什麼顏色,垂直爬升是否明顯減速。。。


看點3、珠海航展的室內館除了展示航空航天裝備,還有一個陸軍裝備展館,主要是一些外貿品,每屆都有一些亮點。要是再增加一個海軍裝備館,就升級為珠海防務展了。本屆陸軍裝備館已知的看點:


(1)155mm車載加榴炮39倍身管,備彈30發,車體一側裝彈頭、另一側裝藥包。我軍旅屬火炮營有新型的122mm榴彈炮,軍級火炮旅52倍的155mm加榴炮,所以39倍身管的該炮應該是純外貿品。



(2)海洋迷彩的76mm自動火炮,該炮採用的10 X 10裝甲底盤是首見,是在8 X 8底盤的基礎上加長車體、增加一對負重輪,從而增加航渡能力。

該炮的射程8Km,可以與六輪的 HQ-7B(射程20Km) 組成彈炮合一的防空系統,裝備海軍陸戰旅炮兵營的防空連,優於陸軍合成旅的35mm高炮 +單兵防空導彈。


該炮的身管外有類似730艦炮的加強肋,起到發射時減小炮管抖動的作用,炮塔上方配有目標跟蹤雷達和光學瞄準裝置,以上三點說明該炮的主要功能是防空。但該炮又單是防空炮,還可以發射脫殼穿甲彈和爆破榴彈,具備攻擊輕裝甲和碉堡工事的能力。


據說它是轉膛炮,應該比原76mm艦炮具備更高的射速。比如前6發的射速達到300發/分鐘,加上彈頭裡的大量預製破片,這樣在空中目標的前方就可以形成一個彈幕,大大提高目標的命中率。



(3)五對輪的59坦克變身成為「坦克火力支援車 」。炮塔改成一座 無人遙控武器站-----裝有1門30mm自動炮、1挺並列的7.62mm機槍;炮塔兩側各有2枚輕型反坦克導彈、10枚火箭彈。炮塔的頂部有觀瞄系統,炮塔基座有裝甲車主動防護系統



(4)配備四條小履帶的高速沖灘快艇。從外觀來看,它是一艘快艇,前部是具有倒U字型的衝浪船底,尾部有噴水推進裝置和壓浪板。它與通常的快艇不同的是底部有四段履帶。當快艇沖灘之後很可能還有一段淺水或泥濘的海灘,這樣登陸的士兵在通過這片海灘的時間較長,容易被攻擊。底部的履帶可讓快艇迅速通過海灘。


另外如果沒有這四段履帶,沖灘之後很難靠水中的推進裝置,讓快艇重新退出海灘,這樣就不能迅速回到兩棲母艦裝運下一批士兵。所以該快艇既能在水中快速航行,又能在泥濘的海灘上進退自如,是陸戰隊特戰隊員的上岸利器。



作者 92J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口談兵 的精彩文章:

軍方那點事 — 說東道西 (7)
他強任他強 颱風拂山崗 — 氣象條件對戰爭機器的影響

TAG:刀口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