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廣東博物館鎮館之寶:與張之洞有關,六十年代耗資160塊

廣東博物館鎮館之寶:與張之洞有關,六十年代耗資160塊

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廣東的歷史同樣悠久深遠~~~

南端、沿海,航海技術尚在萌芽之中,廣東人民不得不想法設法地求生存謀發展,因此早在秦以前,南越族人民已從事農業活動,是中國歷史上商品性農業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最早出現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省份之一;當然成也地理位置不成也地理位置,廣東境內的廣州港是中國最早對外的通商口岸,唐玄宗開元間(713~741)這兒誕生了中國第一代海關!!!

而後漢唐時期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清朝乾隆「一口通商」使廣州為唯一對外貿易港口,為其傾注了大量的資本與先進文化,成就了它的鼎盛時期,廣東博物館鎮館之寶便是與此有關!!!

清朝光緒年間,張之洞出任兩廣總督,也就是總管今天廣東和廣西兩省的軍民政務~~~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開發硯台!

作為文官當朝的清朝,「文房四寶」代表著當時的頂級趣味,尤其受到歷代文人和帝王將相的喜愛,其中的硯台則以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卓尼的洮河硯、山西絳縣的澄泥硯最為突出,稱"四大名硯",其中的端硯就是在張之洞的管轄範圍之內,張之洞命令手下的幕僚何蓬洲負責組織,相當於他自己的秘書,可見張之洞對端硯的重視!!!

文人出身的張之洞也的確喜愛端硯,何蓬洲也投其所好,只要採到好端石,何蓬洲便令工匠製成好硯送給張之洞——直到遇見這三塊上好的硯石:

何蓬洲負責的"老坑",裡面出產的硯石都是貢品進獻朝廷的,為了防止工匠們偷盜,石工們必須裸體進洞,洞門口也有士兵把守,管理森嚴——一天,工頭報告何蓬洲挖到了三塊上好的硯石!

何蓬洲看後果然如此,和一般的老坑硯石一樣,細膩嬌嫩、緻密堅實,獨特的是這塊硯石上面花紋絢麗;何蓬洲當即聘請當時肇慶黃崗著名的制硯世家郭家的傳人郭蘭祥大師依據這三塊端石的特點,匠心獨運打造了三方硯台,制硯大師+天然花紋,就這樣一方似猴,為猴王硯;一方為鶴; 還有一方像卧牛~~~

原本計劃送給張之洞的何蓬洲後悔了,三方硯台他偷偷地藏了起來,硯台上刻有「光緒壬辰禺山何氏閑叟珍藏」,一直被何氏及後代珍藏——直到抗日戰爭時期,何氏後代將玉賣給一位古董商,後又輾轉到了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之手,日本投降後再為接收大員所掠奪,後再度流落民間,直到上世紀50年代!

買到千金猴王硯的是中山大學商承祚教授,買下之後他特地問詢了上一個主人的家庭住址,萬一另外兩方硯台也在那兒吶~~~

1961年10月的一天,商承祚找到了這戶人家,主人拿出了一方岩華四象硯,也就是三硯之中的鶴硯,商承祚花了160塊買下了它,卧牛硯至今下落不明。

後來,商承祚把兩方硯台轉讓給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最終落戶省博物館,成為廣東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當然也希望能夠儘快找到卧牛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趣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女農考古廢土中撿到國寶,80年代獎勵四百:日本漢朝是臣服國
2800年前戰功賞賜賣兩億,主人是中華詩祖,網友:最貴平底鍋

TAG:閑趣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