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佛系青年注意了,來看看鈴木大拙如何說禪,又如何解釋禪是什麼

佛系青年注意了,來看看鈴木大拙如何說禪,又如何解釋禪是什麼

禪是什麼?

在鈴木大拙看來,禪不是可以用一句話定義的,所以在《鈴木大拙禪學入門》這本書里,他用描述和類比的方式告訴我們:禪,是一種神秘主義,它無法用邏輯去分析,堅持的是一個人的心自在無礙,禪是依賴於個人體驗從日常生活中獲取的。

佛系青年注意了,來看看鈴木大拙如何說禪,又如何解釋禪是什麼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禪這個字,大家都熟悉,但解釋起來很難。查漢語字典,把「禪」分為動詞和名詞,動詞的「禪」,解釋為梵語「禪那」的簡稱,意思是靜坐默念;名詞的「禪」,解釋為「佛教有關的事務」。這種解釋方法,說了就像沒說,很難讓人明白,而且,也不準確。

禪為什麼難以解釋呢?因為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就像「數學」、「化學」這樣的概念,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並且,禪又是一個佛教術語,佛教有自己的體系和詞語。解釋禪,很難繞過佛教,很難不用佛教詞語,如果將禪解釋為佛教宗派中的一種,從禪在印度的誕生、一路發展壯大、從中國傳到日本等角度來分析研究,或許能夠有效且完整地闡釋禪的概念,但普通讀者未必能明白。

佛系青年注意了,來看看鈴木大拙如何說禪,又如何解釋禪是什麼

所以,鈴木大拙一開始就開宗明義,他不準備將禪學放在佛教中去談,也不準備從佛學發展的歷史去談,畢竟印度的大乘佛教就是一顆種子,而禪學,包括東方佛教,已經成長為參天大樹了。

禪難以定義的另一個原因,是禪一直強調的是「心傳」。「心傳」,字面理解就是用「心」去傳,不依靠語言或文字,一切都在心裡。從中國禪宗第一個公案開始,禪就強調「心傳」。公案在禪宗里就是古代高僧的軼聞,師徒之間充滿智慧的對話。這第一個公案大家也都熟悉,「拈花微笑」。

佛系青年注意了,來看看鈴木大拙如何說禪,又如何解釋禪是什麼

說有一天佛祖釋迦牟尼在靈鷲山上召開說法大會,眾人獻上一朵金婆羅花給佛祖,佛祖拈起花,給眾人看,卻一語不發,眾人面面相覷,都不明白佛祖的意思,唯獨摩訶迦葉輕輕一笑。佛祖當即宣布:「我有普照世界、包含萬有的精神佛法,熄滅生死、超脫輪迴的奧妙心法,但其中的妙處難以用文字言說,我一直在琢磨,傳給誰好呢?現在,有了決定,傳給摩訶迦葉。」

佛系青年注意了,來看看鈴木大拙如何說禪,又如何解釋禪是什麼

禪在印度是「心傳」,在中國也依舊如此,從達摩起,一連傳了五代,到了大名鼎鼎的惠能,因為那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舉成為了禪宗接班人。惠能不識字,最早與佛結緣是聽別人誦念了半本《金剛經》,後來拜入弘忍大師門下學禪,每天做的也都是雜活,幹了八個月,就創作出那首著名的偈語。惠能學禪,並沒有什麼系統的學習過程,更不會像我們現在大學裡那樣,大班小班授課,或者是導師帶著讀、帶著學。惠能學禪,全憑「心傳」。之後禪宗也是這樣,公案里記載的,多是徒弟問師傅問題,師傅也不回答,操起棒子就打,被棒打了幾次之後,徒弟自然就悟了。「禪宗棒喝」成為一個著名的學習方法。

佛系青年注意了,來看看鈴木大拙如何說禪,又如何解釋禪是什麼

事實上,鈴木大拙自己學禪,也是「心傳」的方法。根據他回憶文章中的說法,他跟著禪師參禪四年,某天晚上回房途中,他見到月光灑在樹上,心中忽有感悟,我看見了,就是這!月光下的樹葉,像我一樣,通體透明。鈴木大拙就此開悟。

不過,鈴木大拙向大眾宣講禪學入門,並不用「心傳」方法。在這本書中,他解釋禪學,用的是「描繪」的方法。打個比方來說,如果一個人從沒有見過大象,要跟他介紹大象,往往會用「描繪」的方法,先從局部開始,比如大象有很長的鼻子,有巨大的耳朵等等,一點點勾勒出大象的全貌,

鈴木大拙面對那些從來不了解禪,不了解佛教,對東方只有粗陋簡單印象的西方受眾,也只能採取「描繪」的方式,從西方受眾熟悉的知識里,經驗里,尋找詞語,一筆筆勾勒出「禪」的原貌。

佛系青年注意了,來看看鈴木大拙如何說禪,又如何解釋禪是什麼

他先做一些類比,用西方人熟悉的概念來甄別,比如禪是哲學體系嗎?禪中能看到東方哲學的具體化,可是禪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哲學。那禪是怎樣的呢?禪不是一個以邏輯和分析為基礎的體系,它是邏輯的對立面,反對二元對立的思考模式,二元對立,簡單來說就是非此即彼,比如「男與女」、 「善與惡」、「新與舊」、「保守與開放」等,都是一種二元對立。格林童話中「小白兔」和「大灰狼」的定義,其實就是一種二元對立矛盾的狀態。反對二元對立的思考模式,這是禪和哲學等西方現代學科的區別。禪學中著名的一句話,禪無定法,說的就是禪不以知性分析來對普羅大眾開示。

佛系青年注意了,來看看鈴木大拙如何說禪,又如何解釋禪是什麼

那禪是宗教嗎?禪很像宗教,卻沒有通常宗教的儀式和規矩,也不敬拜神。禪寺中的菩薩造像,在禪學看來,只是木頭石頭,和花草樹木沒什麼兩樣。禪是一個人的精神,禪相信人的自性清凈和善,禪堅持的是心自在無礙,要求人去感知周遭來認清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去執著於「神」是誰?「神」又在何處?禪也不執著於一切宗教習俗。

禪宗里也沒其他宗教常見的,那些弟子信徒必須遵守的清規戒律。著名的禪學大師們經常留下一些有違戒律的軼事,為後人津津樂道。比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佛教其他宗派的清規戒律,在禪宗處被一一打破。

佛系青年注意了,來看看鈴木大拙如何說禪,又如何解釋禪是什麼

禪是一種神秘主義,神秘主義這個詞,是西方受眾容易理解的辭彙。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無法去解釋,邏輯無法分析論證,故稱之為神秘。禪的別具一格在於它的神秘,實際上就是日常生活本身,是在行住坐卧中體會生命的實相。

許多著名的公案中,經常能見到這樣的情節。弟子問師父,佛法是什麼?師父也不作聲,就豎起一根指頭,朝他晃一晃,弟子頓時開悟。對於禪門外的讀者,特別是西方讀者來說,師父指頭晃動,弟子幡然醒悟,其中蘊藏了玄妙無窮又無法解釋言說的神秘。可跨入禪學之門後,就能試著去理解,豎一指也只是日常生活里的一件瑣事。

佛系青年注意了,來看看鈴木大拙如何說禪,又如何解釋禪是什麼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百八文化百科 的精彩文章:

犯罪心理畫像聽說過嗎?這次介紹下研究清楚犯罪心理到底有啥用

TAG:六百八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