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競爭美軍下一代步戰車的德國裝甲車,憑44噸重量傲視所有對手

競爭美軍下一代步戰車的德國裝甲車,憑44噸重量傲視所有對手

【軍武次位面】:騎豬騎士

KF41"猞猁"是一款由德國萊茵金屬防務公司研發的步兵戰車,在"猞猁"系列履帶裝甲車輛的基礎上設計。KF41旨在提供新一代履帶式裝甲車輛,提供模塊化的組件和高水平的保護。 KF41設計的核心功能是將車輛分成模塊化的兩個主要部分:基本車輛和執行專門任務設備。可以圍繞共同的車體構建變形車輛,可以根據任務需要安裝任務專用設備。這種設計方法比較實現多功能和車族化,在整車的重量,空間和成本上優勢。除了步兵戰車,還有裝甲運輸車、指揮車、偵察車、修理車、救護車。萊茵公司與美國雷聲公司合作,參加"下一代戰鬥車輛"(NGCV)的競標,該項目將取代"布拉德利"。同時還將參加澳大利亞陸軍的"地面400"項目的第三階段和捷克的210輛新型步兵戰車競標。

該車比2016年9月發布的KF31"山貓"步兵戰車更長,KF31 車長7.22米,而KF41 車長達到了7.7米。由於比KF31重了10噸,達到了44噸,因此配備一台850千瓦的前置發動機,配合倫克公司的自動變速箱, 達到了26 馬力/噸的高功重比,為未來的重量增長預留了大約6噸的功率儲備,最大的公路速度70公里/小時,最大續航500公里。為了降低紅外特徵提供較好的裝甲保護,發動機排氣口移至車輛後部,經冷卻系統冷卻後排出,冷卻系統由左右兩個冷卻器組成。

車體後方的冷卻窗口

KF41偵察型安裝了一部遙控武器站,裝備有一挺7.62毫米機槍。增大了車體後部的高度以提供更多的內部空間。KF41 步兵戰車型在2018年歐洲防務展上展示了一款名為"長矛"2.0的炮塔。它是服役中的"長矛"家族的下一代產品,提高對於步兵戰車的適裝性。"長矛"2.0的特點是增強了關鍵子系統對炮彈和碎片的保護,提高了系統在近距離戰鬥中的生存能力。集成了35毫米的WOTAN機關炮,發射35×228mm彈藥,炮管上也安裝了新的護套,可以減少紅外和雷達信號。WOTAN 35是WOTAN家族的最新成員,由於其更大的口徑,提供了比30mm大炮更遠的射程和更強的穿透力。葯儲存在一個單獨的彈艙,位於炮塔的側面和後面。將彈藥與乘員分離容易實現了更高水平的保護,提高了乘員的安全性,同時提供了未來升級的空間。主炮的左側安裝有7.62毫米同軸機槍。"長矛"2.0炮塔兩側各有一個靈活的任務艙,允許安裝各種子系統,客戶可選擇的任務艙包括"長釘"LR2反坦克導彈、巡飛彈、無人機和電子戰設備。"長矛"2.0炮塔也可以裝備經過驗證的MK 30-2 30毫米機關炮和7.62mm同軸機槍。炮塔的頂部還可以安裝配備有一挺M2QCB 12.7毫米重機槍的遙控武器站,配合車長的周視儀打擊靠近的步兵。

配備了反坦克導彈的KF-41

KF41可以在8小時內更換任務載荷。乘員艙被設計用來安裝任務載荷,在艙壁和地板上安裝了C型滑軌和通用固定點,可以靈活配置特定任務所需的設備。乘員艙的空間最多可以容納9名全副武裝的乘員,安裝"長矛"2.0炮塔後可以容納8名乘員。步兵通過安裝在車體後的一個大型電動跳板進出車輛跳板位於冷卻系統之間。KF41外部可以安裝的模塊化的附加裝甲,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以應對各種各樣的衝突威脅,包括對車輛頂部保護。車輛還配備了萊茵公司的40mm快速遮擋系統(ROSY)快速釋放煙霧。在車輛設計上還使用了低視覺、低紅外、低聲信號設計,以提高戰場生存能力。

厚重在尾門可以提供較好的後方防護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次位面 的精彩文章:

美軍的戰鬥經驗真那麼有用嗎?曾在烏克蘭一次損失兩個集團軍
日本欲強化F15的隱身與電子戰能力,美國或將援助F35的技術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