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把孩子當成年人一樣看待

把孩子當成年人一樣看待

把孩子當成年人一樣看待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導 讀

今天小編分享給大家一位父親在家長會上的發言,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這位父親教育孩子的方式希望能給您帶來一些育兒的啟發!

把孩子當成年人一樣看待

要相信孩子

俗話說,放手的孩子走得快。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們的學習,從本質上看,很大程度是模仿。看到大人幹什麼,孩子也想跟著大人模仿。而穿衣、脫衣、吃飯、上廁所等等日常生活,則是孩子模仿的起點和重點。在我們大多數的家庭教育中,往往會存在這樣一種現象——當孩子想自己干點什麼,展現出他「長大了」這一面的時候,家長往往會說「你還小,等你長大了再說」,不相信孩子能做到,生怕孩子做不到、做不好。其實,事情並不是這樣的,孩子的潛力是很大的,只要我們給他更多的機會,他們會展現出超乎我們想像的能力。

把孩子當成年人一樣看待

我們家從小就非常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只要是自己能夠勝任的事情,就絕對放手讓孩子去做。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們就開始有計劃地訓練多多,讓他們能夠自己上廁所、脫衣服、穿衣服。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當家長的非常耐心。因為這些事情,孩子不可能一次性學會,需要我們慢慢地教,循序漸進地教。

例如,上廁所的訓練,最開始他幾乎每次都會尿到褲子上,而我們就不停給他換褲子,從沒有因為他尿濕褲子而終止訓練。最後,在實踐鍛煉中,他就學會了如何避免尿濕褲子。就像吃飯,最開始肯定都是吃一半、掉一半,但這並足以成為我們家長奪過勺子來喂飯的理由。

例如,穿衣服這件事,一開始我們是手把手地教,一邊幫他穿衣服,一邊講穿衣服的要領;到後來,當孩子躍躍欲試的時候,父母的角色就要適當地後退一點,變成在旁邊指導;等他一切都掌握的時候,就讓他自己來做,相信他能夠做好,父母便不用過分擔心了。

再舉個例子,上小班的時候,我們給多多買了一輛帶有輔助輪的自行車。騎了大概半年多以後,多多看到比他大的小朋友都是騎的「兩輪車」,於是自己也想騎兩個輪子。於是,我便把輔助輪拆下來了。沒過一個星期,多多的兩輪自行車騎得很好了,當時他只有4歲多一點。要是我一開始就不相信他,肯定不敢拆了輔助輪,他也不會在騎自行車這方面獲得發展和進步。

事實上,在我們的實踐中發現,當孩子自己能夠達到一些目標的時候,他們才會有成長的喜悅。所以,多多經常很興奮地告訴我:「爸爸,我會……了」,那種自豪感油然而生,你可以明顯感受到!

而我經常對他說的一句則是「你需要我的幫助嗎?」「如果需要幫忙,就喊我」。我覺得作為家長應該是一個幫助者的角色,而不要做代替者。生活經驗要在生活中才能獲得,自理能力要在自己乾的過程中培養。因此,千萬不要用包辦一切的方式,來阻礙孩子的自我發展的機會。

把孩子當成年人一樣看待

把孩子當成年人一樣看待

要捨得用孩子

每一個能幹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懶」父母。有一篇文章標題叫《捨得用孩子,孩子才會成器》推薦給大家,我覺得對於我們培養孩子自理能力有很好的啟發。捨得用孩子,這一點很難做到,特別是對那些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來說。

舍不捨得用孩子,從一個細節就可以知道:孩子的書包是他自己背的,還是家長背的呢?從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開始,無論是早上上幼兒園,還是下午放學回家,多多的書包都是由他自己來背。這一點,我是一直堅持做到了的。因為,這是他自己的事,必須自己做好。

有一個故事是說,孩子因為上學忘帶書,而責備自己的父母。有鑒於此,多多上幼兒園的書包,我對他的要求是每天晚上睡覺前,必須由他自己清理。如果第二天有什麼東西沒帶,那是由他自己的負責。因此,經常看到多多在睡覺前,將衣服疊好,放到書包里,我只需要幫他再檢查一遍即可。另外,他每次出去玩,像自行車、玩具這些東西,都必須由他自己來推、來拿。有一段時間,我們還買了幾盆綠蘿,還專門分了一盆給他,由他負責養護,定期澆水。

多多在家裡的時候,我們還會給他布置一些固定的任務,如吃完晚飯後,由他來負責擺凳子。周末如果有時間,我都會整理自己的書桌,一般也會把他帶在身邊看,因此也要求他定期(一般在周末)整理自己的玩具和書本。

周末,我們還給他配一把家裡的門鑰匙,在小區玩的時候,也還會同意讓他自行回家取玩具,或者自己一個人出去到小區找小朋友玩。當然,這個時候,我一般是會遠遠地看著他,確保他不會出問題。

在我們家,很多時候都是我請他幫我的忙,如幫忙倒水(當然開水不允許他碰),幫我拿東西等,去超市買東西則請他幫忙提東西。當然,我們每一次都會給他的某個具體行為給予肯定和鼓勵,如:哇,你能提這麼重的東西啦!真棒,你可以給爸爸倒水了!有個兒子能幫爸爸媽媽做事了!等等諸如此類的。

把孩子當成年人一樣看待

把孩子當成年人一樣看待

讓過程有趣起來

孩子的天性是玩,這一點我們必須充分認識,並且恰當利用起來。所以,我們不妨把那些需要孩子做的枯燥的事情、累人的事情,變得生動起來、有趣起來。在這方面,老師都是這麼做的,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如,引入比賽競爭,孩子吃飯不好的時候,家長能不能跟他來一個「比賽」,激發他的動力。如穿衣服、脫衣服的訓練,我會拿出手機來給他計時,讓他有緊迫感,覺得這是一項有趣的挑戰。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一些做法和粗淺認識。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汝之佳肴,彼之毒藥」,因此不一定適合您,但希望通過以這種形式的交流能給您帶來啟發!

把孩子當成年人一樣看待

總編輯丨亦小秋

校 對丨曉 白

編 輯丨留 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