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首爾:「被逼」奔跑在千兆上

首爾:「被逼」奔跑在千兆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本文來自於IT時報,作者:孫妍,鈦媒體經授權轉載。

首爾,面積約605.77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極高的城市之一,2017年數據顯示人口數為1050萬,雖然首爾僅占韓國國土面積的0.6%,但其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同時也是高度數字化的城市,網速和數字機會指數均居世界首位。

韓國,不僅讓全世界見識了韓流旋風,還讓全世界見識了超快的網速。從2005年普及百兆寬頻,到2014年實現千兆寬頻商用,韓國花了9年。而從千兆寬頻商用到2018年實現萬兆寬頻全國商用,韓國只花了4年。

目前,韓國三家運營商正處於10G FTTH網路升級階段,韓國第一大寬頻運營商韓國電信(簡稱KT)和韓國第一大移動運營商SK電訊(簡稱SKT)先後宣布,今年下半年,將推出最高10Gbps的寬頻,網速是千兆寬頻的10倍,被稱為「萬兆寬頻」。


AI酒店:「千兆烏托邦」的縮影

東大門是首爾不得不去的購物點,3年前,Klive全息影像館落成,Bigbang等韓國組合在這裡舉辦過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結合的演唱會,全球各地歌迷趕赴首爾,為的就是「看」一場全息影像加持的韓流演唱會。

不僅如此,今年,一家AI酒店拔地而起。在諾富特大使酒店裡,每個房間都有一塊平板,客人只需要對著平板說「請把燈打開,將室溫設置為20度,再把電視機打開」,設備就會按照指令工作,還可以通過它叫服務員,儼然就是智能家居。現在,這塊平板只能聽懂英語和韓語,但是不久,它就能聽懂中文和日語,而且會載入更多服務,比如退房、檢查酒店賬單和支付費用等。這是KT的酒店語音識別信息娛樂系統GiGA Genie Hotel,GiGA Genie是KT在2017年開發的全球首個人工智慧家庭媒體中心,目前已經擁有超過100萬用戶。

除此之外,KT還為諾富特大使酒店提供了智能建築管理,GiGA eyes是一項視頻監控和圖像分析服務,它可以掌握住客入店離店的狀態,也可以監測火災。同時,KT-MEG可以將酒店能耗可視化並分析大數據,以便預測高峰時段的能源需求。

KT計划到2020年在首爾開設三家AI酒店,與萬豪、凱悅、雅高等全球連鎖酒店合作。AI酒店正是KT「千兆烏托邦」(GiGA Topia)的縮影,早在2014年,KT就提出了發展千兆物聯網、雲計算等戰略,最先瞄準的五大行業是智能能源、融合安全、下一代媒體、互聯交通和生活健康。


用5%博得60%

韓國是一個高度飽和的通信市場,2010年後,三大運營商的用戶和收入進入停滯期,於是,運營商瞄準了高速寬頻、物聯網等。

KT率先推出千兆寬頻,但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市場機構調研顯示只有5%的用戶會接受。」時任KT市場營銷部執行副總裁Kang Kook hyun曾表示。看到KT的動作後,SKT和LG U+全力追趕,兩個月內,相繼推出了千兆寬頻。但是KT佔據了先發優勢,從0~100萬用戶用了14個月,從100萬到200萬用戶用了9個月。

根據韓國政府的數據顯示,2018年1月,韓國三大運營商的千兆寬頻用戶達670萬戶,其中KT的千兆寬頻用戶超過400萬戶,市場佔有率為60%。按照2017年11月的數據計算,全國5個寬頻用戶中就有1個用戶在使用KT的千兆寬頻。

首爾是三大運營商競爭最激烈的地盤,目前,KT已經在首爾實現了千兆網路全覆蓋,在全國覆蓋了90%以上的家庭,KT在首爾擁有近160萬戶千兆寬頻用戶,約佔KT全部千兆用戶的三分之一,KT用5%的機會博得了60%的市場份額。

2013年開始,KT的整體營收一直呈現下滑趨勢,但自從2014年接入千兆寬頻以後,高速寬頻收入持續增長,2018年3月,KT寬頻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3%,包括高速寬頻在內的固網業務佔總收入的20%以上。截至2018年9月,KT的千兆寬頻用戶佔比已經超過55%。

KT之所以能保持領跑,還源於技術優勢。KT是全球最早推出GiGA Wire2.0技術的運營商,可以基於電話線(銅纜)提供1Gbps,相當於千兆寬頻的速度。新城區利用光纖PON技術升級到千兆,而老舊住宅區可以利用GiGA Wire2.0技術迅速升級到千兆。


一年3600元,IPTV仍是「拳頭」

Eva是在首爾多年的媒體人,在她看來,千兆寬頻的資費並不是特別昂貴,三家運營商的千兆寬頻價格幾乎一模一樣。Eva家辦理了KT的1G千兆寬頻,1年期的合約套餐資費為594000韓元/年(約合人民幣3644元/年),合約期越長越便宜,像3年期合約套餐每年可以省810元人民幣。「從月工資里拿出三分之一,就可以辦一年的千兆寬頻。」Eva對《IT時報》記者說。

有些家庭對網速的要求不高,會辦理500M的千兆寬頻,以一年期合約套餐為例,每年比1G千兆寬頻省567元人民幣。據KT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每4個KT的千兆寬頻用戶中,就有1個是1G寬頻用戶,韓國用戶更偏愛1Gbps網速的寬頻產品。

從百兆寬頻到千兆寬頻,用戶最喜歡的應用仍是超高清IPTV。在千兆寬頻推出後一年,KT用超高清IPTV「俘獲」了40萬用戶。2017年,KT在韓國家庭IPTV市場份額佔據48.6%,成為第一。

此外,用戶最離不開的是千兆無線寬頻服務(GiGA Wi-Fi)。袁導遊每年有一半時間都帶著中國旅行團去韓國,每次帶團到韓國,袁導遊都會在機場租一個KT的Wi-Fi蛋,因為在星巴克、餐廳、公交車站等公共場所,KT的Wi-Fi網速最高可以達到1.7Gbps。「韓國旅遊線路開發了許多頗具未來感的網紅打卡點,人工智慧、VR等新科技名詞頻繁出現。」袁導遊說。

KT相關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2016年開始,KT在公共場所布設免費GiGA Wi-Fi,至今是運營商中保有最多千兆AP設備的。


千兆首爾,千兆需「八爪魚」 中國成下一個市場

在千兆時代,管道優勢已經式微,只有成為「八爪魚」才能牢牢抓住用戶,互聯網視頻、物聯網、ICT業務便成了運營商的觸手。

韓國的運營商首先將觸角伸向了智慧城市,KT參與了韓國政府「千兆韓國」工程,在今年6月推出了搜尋災難倖存者的飛艇無人機,瞄準公共安全領域。SKT則參與了韓國u-City項目,在釜山等城市建設智能停車系統和智能人行橫道,並安裝具有空氣質量監測功能的智能路燈。

SKT開始用2C和2B的ICT業務來反攻KT,AI和物聯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KT推出全球首個人工智慧家庭媒體中心GiGA Genie後,SKT便推出了全國首個人工智慧助手「NUGU」,截至2017年12月,月活躍用戶達到211萬。

為了爭奪23萬億韓元的物聯網市場,SKT和KT不僅拉攏第三家運營商LG U+,還不斷形成自己的生態圈,2017年1月,SKT向《IT時報》記者透露,已經有900多家企業與之合作,同時,KT也「籠絡」了300多家成員加入他們GiGA IoT(千兆物聯網)聯盟。

2017年的財報顯示,SK寬頻的年收入為3.501萬億韓元,比去年增長了3.6%,這得益於千兆互聯網、IPTV用戶和視頻點播銷售量的增長。此外,SKT的ICT收入(包括物聯網等)也增長了10.8%,達到了9787億韓元。

這把戰火還引到了海外,在KT的GiGA IoT聯盟里,《IT時報》記者看到了中興等中國公司,KT中國公司也正在中國開展智能硬體、無人機定製化採購和傳染病防止擴散GEPP平台等ICT業務。在SKT的最新動態中,出現了馬雲的身影,SKT正在與阿里巴巴探討無人便利店等方面的合作。

中國,成為韓國運營商ICT業務競逐的下一個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阿里系出行新勢力會讓滴滴「失眠」嗎?
無人船要來了,「陸海空」終將全部進入自駕模式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