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思想者】百年光英,人不識

【思想者】百年光英,人不識

原標題:【思想者】百年光英,人不識



央視前主持人李詠抗癌去世,武俠小說集大成者金庸去世,消息都在刷屏,確實都是大事件,但是百歲老人光英逝世,關注者卻寥寥,甚至還有人問我,王光英是誰?


悲呼......


在中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這樣一個大家庭的兄妹中,既產生了人大副委員長、主席夫人和電子部副部長等中央高級領導和知名人士,也有人擔任了國民黨總統的經濟秘書、國民黨空軍總部的作戰處長等,雖政見不一,但兄妹間融洽仍同手足……


少年時的王光英與父母兄妹在庭院中


十多年前,因為一次採訪活動,我作為新華社記者和時任武警水電部隊政委的劉源等五人赴藏。在蜿蜒的雅魯藏布江邊,我對他說:您的父親劉少奇是屬於這個國家和黨的財產,人們耳熟能詳,但你的母親家族卻鮮為人知,讓人扼腕生嘆,應該寫出來才好。劉源笑著說:我哪有空閑啊,你不正可以寫嗎?


出身名門望族


在王光美家的家譜上,這樣記載著她的父親:王治昌,號槐青,早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專修法律,畢業後東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學改學商科。回國後在清末科舉應試中,考取商科舉人。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時,任農商部參事,後升至工商司司長、代理農商部長……王治昌是當時管理中國經濟的重要人物之一,深受北洋政府器重,曾被授予「特命全權公使」頭銜,參加了兩次重要的國際會議。在英國倫敦出版的《中國名人錄》中,他被冠稱當時中國政府內的「革新派」人士。


王治昌學識廣博,熟讀經史,敬佩孫中山等人的革命事業。1925年8月20日,他的留日同學兼拜把兄弟、國民黨著名 左 派領 袖廖仲愷在廣州遇刺身亡後,被譽為「絕無黨派門戶之見」的王治昌,憤而退出北京政 壇,閑居北京西單舊刑部街,和妻子兒女們過起了平民隱居生活。日偽時期,他堅持不出仕為官。為了生活所計,他把相鄰的兩個院落先後出租,聊補炊米。解放後,年逾古稀的王治昌由周恩來任命,擔任了中央文史館館員。1956年在京病故。


王光美母親董潔如出身天津富商世家,畢業於天津北洋女子師範學院,是中國第一批女大學生。她賢惠豁達,教子有方,曾冒險掩護和營救過多名中共地下工作者。解放後,她曾當選為北京市第一、二、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北京市第四屆 政 協 委員。董潔如的叔叔是與李大釗一起就義的烈 士。


董潔如先後生下8個孩子,加上以前去世的夫人遺留的3個男孩,全家共11個子女。她對不是自己所生的孩子給予了更多的關愛,前夫人的3個孩子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許多認識董潔如的人,都敬佩她為人的風格。人們沒見她著過急生過氣,沒聽過她高聲講過話,顯得慈祥恬靜,自尊不爭。她對所有孩子視同己出,對家庭精心呵護,王光美耳濡目染,也影響了她以後的家庭生活和人生理念。在「文革」中,老人慘遭迫害,被關入監獄達四年之久,1972年7月病逝於北京 秦 城 監 獄中。


王光美的兄妹們


王光美排行第七,上有六個兄長,下有四個妹妹。每年入冬以後,是孩子們歡樂的溜冰時節。是時,孩子們每人拿個臉盆,爭先恐後地去後院「潑冰」。有的孩子後來成了學校的滑冰隊員。王光美除了愛好滑冰,還是學校的籃球隊員,強健的體魄,是她後來戰勝生活磨難的重要條件之一。

王光美的十多個兄弟姐妹中,最早參加革命的是四哥王光傑。後來改名為王士光,是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主人公的原型之一。20世紀30年代,王光傑先在北京大學數學系讀書,後轉到清華大學電機系,學習無線電專業。後來擔任黨內重要職務的姚依林、鄭天翔等當時都是他清華大學的同學。


1935年12月北平爆發一二九運動,王光傑投身其中,不久加入了黨領導的中華 民族解放先鋒隊,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戰爭爆發後,北平淪陷,清華大學遷往西南內地,王光傑沒有隨校轉移,而是留下參加抗日活動。為了收聽蘇聯伯力一家電台的抗日廣播,並把內容記下來進行抗日宣傳,王光傑在家裡組裝收音機和無線電台。王光美還幫他收聽收抄過。後來,中共北方局需要在天津建立秘密電台,化名姚克廣的姚依林找到王光傑,讓他想辦法組裝一部無線電收發報機,並籌建秘密電台。為了掩護工作,地下黨 安排了一名叫王蘭芬的女青年,以夫妻名義和王光傑在天津英租界租房,作為秘密電台的地點。1948年王光傑從晉冀魯豫根據地來到西柏坡,向中央彙報解放區的廣播電台工作。王光美見他需要手錶,就把自己的表送給了他。四哥要王光美和他一起去根據地搞電台。王光美想了想說現在不行了,我可能要結婚了,並把和劉少奇的來往告訴了他。王光傑聽了表情很嚴肅,說你別胡思亂想,劉少奇是我們黨的領導!



1975年王士光與妻子王新分別8年後重逢時的合影


新中國成立後,王光傑任電子工業部副部長,在電子行業德高望重。「文革」中,他被誣為「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臭老九」,加上和王光美的關係,在秦城監獄被關了8年。在獄中他無事可做,就索性寫起書來。在監獄裡的小紙片上,他寫滿了密密麻麻的70萬小字,足足釘了39本。出獄後,他一口氣出版了12本無線電和雷達方面的專業書。


五哥王光復,抗日戰爭中,他在國民黨空軍服役,是一位優秀飛行員。他在對日空戰中,先後駕駛戰機打掉日寇飛機八架半(半架指與另一美國飛行員共同擊落)。抗 戰期間,中國飛行員擊落敵機的最高記錄是九架,王光復居於第二位,成為當時著名的抗戰空軍英雄。


抗戰勝利後,王光復曾回家一次。當時國 共 兩黨已現分裂,王光美和家裡的兄妹們圍住他七嘴八舌:你為什麼站在國 民 黨一邊?你有沒有向共 產 黨投炸彈?王光復急忙申辯:「我在國 民 黨 軍隊里打日本鬼子,我沒有也不會向 共 產 黨投炸彈。」


王光復在國民黨軍隊里深受重用,曾任空軍大學教官、飛行監察室主任、空軍總部作戰處長等。50年代初,國 民 黨知道了王光復和王光美的兄妹關係,他因此而受到排擠。王光復一氣之下,提前退役,攜妻子和一兒一女離開台灣赴美國定居。改 革 開放以後,王光傑去美國訪問時,這兩個多年站在對立陣營的兄弟倆,在美國相擁而泣。時空的變遷,使許多記憶和情誼消蝕,許多東西化為過眼煙雲,但一切都隔不斷血脈和手足之情。晚年的王光美和王光復的聯繫越來越多,她的影集中,珍存著許多王光復過去和現在的照片。此時他們都歷經滄桑,擁抱生命的夕陽了。



2005年,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幾位抗戰老戰士和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一起,坐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主席台上。其中一位面容清癯、精神矍鑠的老人就是抗日戰爭中著名的空軍英雄,曾打落八架半敵機的王光復。此次中國政府邀請旅居海外的89歲的王光復和夫人來華參加紀念活動。胡主席給他們頒發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


王光琦


王光美的二哥王光琦畢業於清華大學,後在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碩士,學成後回國。他高大帥氣,聰穎開朗,有不少女孩子追他。他常帶著王光美去看球賽,請王光美吃刨冰,後來王光美才知道,是讓她陪著去和他的女朋友胡珉見面。


胡珉畢業於南開大學。胡家是四川當時有名的船王,經營長江航運,在廣東有很大的生意。王光美清楚地記得,二哥和胡珉結婚時,選在位於南池子的歐美同學會院內。婚後,光琦先到青島金城銀行當主任,後來又在北平一家銀行里當高級職員。還到燕京大學當過一段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們夫婦隨學校遷到了四川。


抗戰勝利後,李宗仁被任命為北平行轅主任。赴任前他對熟識的胡珉父親說,他要去北平了,但在北平一個熟人也沒有。胡珉父親就推薦了自己的女婿王光琦。


國共戰爭時期,王光美的父親非常謹慎。他多次盤問光琦,為什麼和李宗仁搞到一起。王光美和妹妹曾躲在屏風後面,好奇地偷聽王光琦的解釋。


抗戰勝利後,李宗仁被任命為北平行轅主任。赴任前他對熟識的胡珉父親說,他要去北平了,但在北平一個熟人也沒有。胡珉父親就推薦了女婿王光琦。當時國 共 內 戰時期,王光美的父親非常謹慎。他多次盤問王光琦,為什麼和李宗仁搞到一起。王光美和妹妹曾躲在屏風後面,好奇地偷聽王光琦的解釋。


李宗仁當選國 民 黨 副 總 統後,聘請王光琦為經濟顧問。北平解 放前夕,王光琦拒絕離開大陸而留下來。後在對外貿易部從事國際貿易研究。


王光琦、胡珉夫婦有4個孩子。胡珉的父親在解放後旅居海外,把國內的家產交由管家胡子昂管理。1955年公私合營中,胡子昂把全部財產上交國家。後來,胡子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王光琦滿腹經綸濟蒼生,一生曲折多跌宕。「文革」動亂中,王光琦被關押監獄6年多,出獄後把補發的工資全部買了毛主席語錄。由於精神受到了強烈刺激,1985年因腦血栓去世。


右為王光英


六哥王光英,因出生時父親正出訪倫敦,所以取名「光英」。他曾任第六、七屆全國政 協 副主 席,第八、九屆全國 人大 常 委 會副 委員長。王光美和他只差兩歲,兩人小時一起上學,一起回家,充滿兒時的歡樂。王光英喜歡彈鋼琴、唱京劇、看球賽,還當過拉拉隊隊長。他的朋友很多,經常帶著一大堆人到家裡來。舊刑部街28號的房子,就租給了王光英一個同學宗德純。後來王光英和他一起在天津辦起了工廠。


王光英先後兩次表示要棄商參加革命,都未得其果。1944年,王光英看到兄妹們追求進步,也尋找機會,想到延 安參加 抗 日鬥爭。地 下 黨的負責人崔月犁在北海公園旁邊的路上,約他談話。王光英開門見山:「我想請你介紹我去延 安。」崔月犁笑著說:「你不是在天津辦了工廠嗎?」王光英說:「那是為了謀生找個出路,但我認為真正的出路是在延安。」崔月犁耐心告訴他:革命是多一個人好,但你到了延安,黨 恐怕還要你做生意,你不要把做生意同革 命截然分開,為黨做生意,不也是為革命作貢獻嗎?聽了崔月犁的話,王光英留了下來。


1949年春,王光美陪劉少奇回到舊刑部街的家中,王光英非常高興,穿上筆挺的西服,還為劉少奇買了一條圍巾作為禮物。見面後,他對劉少奇說,自己剛30歲,不願意當資本家了,要靠近黨,或者搞技術。劉少奇聽了對他說:黨的幹部,我們黨內有許許多多,但是能在工商界起作用的卻不多。你如果穿著工商界的衣服,屁股坐在黨的工人階級一邊,那就很好,也可以為黨工作嘛!劉少奇的幾句話,明確了王光英一生的努力方向和座右銘。


「文革」中,王光英由於和王光美的兄妹關係,被捕入獄達8年之久。改革開放後,他創辦了中國光大(集團)公司,任董事長和總經理,領導光大公司用中外合資方式完成了圍海造田等多項重大工程,參股建設了53層的京廣大廈等5家酒店和大廈,從白手起家到擁有有百餘家企業,使光大集團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晚年的兄妹倆仍一往情深,很難用言語來表達。當王光英說道,光美嫁給劉少奇,她無怨無悔時,王光美說:老哥,你也無怨無悔啊,你沾我的「光」沾得夠戧!兄妹倆都有些動情。王光美見狀對王光英說:我們先別動感情,我先給你拿點鎮靜葯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想者參考 的精彩文章:

【思想者】寧折不彎的劉道玉

TAG:思想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