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驚喜背後的隱憂 渦扇-15發動機亮相航展可能極低

驚喜背後的隱憂 渦扇-15發動機亮相航展可能極低

近日,殲-10矢量推力驗證機驚現珠海,並為飛行表演進行演練的消息,成為了航展最火爆的話題之一。回首歷屆航展我們會發現,除了商業因素,中國空軍和航空工業都會把它當成一個對外開放的場合。對於第二次獨立參展的中國航發來說,殲-10矢量推力驗證機是其展示技術實力的重要載體。

從殲-10矢量推力驗證機的各種圖片資料來看,其使用的是WS-10「太行」某改進型號和擴散段轉動推力矢量技術。單發戰鬥機使用推力矢量並非中國首創,早在1988年,GE(通用電氣)和GD(通用動力)兩家公司就自籌資金搞了F-16 多軸推力矢量計劃(MATV),1992 年,一架由F-16D Block 30改裝成的推力矢量驗證機,開始了飛行了試驗,實現了無迎角限制飛行,可以完成眼鏡蛇、J轉彎等機動動作。

公眾對中國航空發動機進度的關注,從殲-10推力矢量驗證機引發的熱潮就能看出來

對於孱弱的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來說,殲-10矢量推力驗證機的出現,表明中國已經掌握了推力矢量技術,並且可以將其應用到現役或者在研的發動機型號上來。而從本次航展的情況來看,如果下一代軍用大推力發動機(傳說中的WS-15「峨嵋」)取得了關鍵的突破並且進度可以掌控,那麼就不需要動用一架技術驗證機來展示軍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進展。

其實,從殲-20換裝國產新型發動機試飛時,就能夠針對渦扇-15做出這種推測,因為如果渦扇-15未來非常可期,那麼殲-20沒有必要在中途換裝國產發動機。

不過,這種先在成熟發動機型號上進行推力矢量技術的改造,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除了將其用於現役戰鬥機(如殲-10系列、殲-11系列,殲-16等)的性能提升之外,還可以保證殲-20的研製進度,讓飛行員能夠提前熟悉推力矢量技術的應用。

航空發動機技術不存在所謂彎道超車,圖為美國先進軍用航空發動機

我們再來看渦扇-15的研製進度,2017年4月,某知名高校發布報道稱,為了「推進我國某重點項目研究進程」,該校與中國航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聯合成立了「國家重點項目振動控制支撐團隊」。報道還稱,某型發動機是國家高新工程的重點項目,也是國家重大專項實施的重點項目。從這則報道可以推斷渦扇-15有可能在初始飛行前規定試驗階段遇到了「振動」難題,需要對發動機整機振動進行分析與控制。而只有在解決了「振動問題」之後,渦扇-15 才能在真實飛行條件下和有限飛行包線範圍內開展科研試飛。

參照美國F119發動機的研製、試飛進度來看,渦扇-15發動機即使樂觀估計,恐怕要到2025年左右,才能裝備殲-20戰鬥機並初步形成戰鬥力。

從以上內容來看,本次珠海航展,讓殲-10矢量推力驗證機來挑起「軍用航空發動機」的大梁,就非常順理成章了。

當然,我們依然期待,在珠海航展正式開幕後,我們能夠獲悉更多關於國產軍用航空發動機的好消息。

渦扇-15最近的一次消息出現是去年4月,還在解決振動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派 的精彩文章:

世界頂級特技飛行第一視角震撼曝光!堪稱中國空軍最牛照片
30架噴氣式戰機打不過16架螺旋槳戰機!美軍這一戰太窩囊

TAG:迷彩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