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做一次「中國式家長」,到底有多難?

做一次「中國式家長」,到底有多難?

回復

晚安

送你一句晚安心語





我們沒收任何的廣告費,以下內容可能引起不適,但絕對不是廣告。




· 世界華人周刊出品 ·




作者:木蹊








如果有一個機會,讓你成為一個孩子的父母,你能比自己爸媽做得好多少?你又是否知道怎麼做,才能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未來?




最近就有一款叫《中國式家長》的國產遊戲,銷量達到國內前三,並以Steam遊戲平台89%的好評率吸引了很多國外玩家。







不少網友感嘆,

這簡直就是自己童年的復刻!








  • 剛出生的那一刻,你是全宇宙的中心







  • 小朋友默默觀察著身邊的事







  • 小朋友表示很困擾







  • 每個孩子都會問的問題








  • 中國人的特色——半推半就







  • 有些事件會激起「是啊,我就是因為這樣而變成現在這樣

    的想法






  • 然而有些事件,

    也會讓你默默地想起父母為了照顧你付出了多少










  • 上學了,um~不開心!







  • 班裡的女神,從來都沒喜歡過你…







  • 父母日常攀比,隔壁的小王總是那麼優秀!







  • 人生必定迎向的:高考








  • 畢業那年,再好的同學也四散各方








  • 畢業之後,有些人只能選擇相親……




遊戲玩到了這裡,玩家們都是有點訝異的。因為這個遊戲不完全是在吐槽我們的家長是怎麼管教孩子的,而是我們自己經歷過的許多事。




其實,生活與學習都是一場耐力慢跑賽。每個人都是咬著牙,苦撐在跑,

我們看過一些「錦鯉」體質的人輕鬆就考到高分,也看過別人的家庭經濟狀況比自己優秀,可是每個人在背後,也都有自己的苦楚,並沒有誰真的就過得那麼快樂,誰過得就那麼不堪。






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



縱觀遊戲,我們可以看見「家長」,也就是當自己成了父母后,會面臨一個什麼樣的心境。




誠然,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絕對的,在他們理解為正確的事情、做著他們認為正確的事。而中國大部分的家長無外乎以下幾種:




?

第一種:責罵型




這類家長是最典型的中國家長,他們不太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卻又不容得孩子有一點差錯,從小到大,要求孩子完全順從自己的意願。

而不善於去發掘自己孩子的優點,儘管他們孩子十全十美。




舉一個例子,如果一個中國孩子期末考了83分,全班第27名,但中國家長還是會怪他,你怎麼那麼粗心呢?你看看那個那個小張,為什麼就能考100?






你看你們現在跟個沒事人兒一樣,你看人家衡水中學,每天五點多起床,一天比你們多學2個多小時,高考哪怕提高一分,也能幹掉一萬人啊!




與其相反,國外家長反而會為孩子雀躍歡呼,鼓勵讚美孩子。當你去問國外家長為什麼,他們會回答:已經非常不錯了,況且他們努力了。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按照自己預期,一步步去發展,但這樣只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陰影,可悲的是,有些父母不僅不會意識到這一點,反而變本加厲,孩子越不聽話越進行懲罰。




有玩家說,自己的父母已經五十多歲了,有時候想和他們靜下來溝通,回憶小時候對自己的傷害,他們會矢口否認。但是

當自己做錯了事,父母指責自己的語氣,還和20年前的一模一樣。




有一個笑話是這麼說的:為什麼父母只會看成績?


——廢話,你以為他們看得懂答案嗎?




第二種:溫順型




這類家長會將自己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孩子要什麼就給是什麼,四個字形容:

嬌生慣養

。典型的熊孩子「靠山」,但這種孩子往往是最幸福的,同時,往往也是最失敗的。




他們沒有過多的壓力,從沒有體驗過世態炎涼,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步入社會,沒有家長的支持,就容易步入萬丈深淵,很難自己獨立。







我們不止一次地看到,很多大一新生離開父母后,一下子就成了巨嬰,生活不能自理,如果這類家長再沒有錢,那就是讓孩子走向滅亡。




第三種:攀比型




這類家長就不作過多介紹,都能看出來。他們把孩子當成自己失敗人生的後悔葯。而自己總希望自己孩子,一定比別人家的小孩優秀。








長此以往,

不僅在精神上折磨孩子,也折磨了自己,因為人類的虛榮心,是永遠填充不滿的。







第四種:冷落型




他們幾乎不去管孩子,甚至,連自己生孩子是為了什麼都不知道,自己不是抽煙酗酒度日子,就是麻將打牌混生活,連自己的生活目標都沒有。當他們心情不順的時候,甚至有可能無故責罵孩子,嚴重的還會虐待、施暴。但

對於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卻不管不顧。







最可怕的是,父母教育失敗還不僅僅在於表層上的言語和暴力攻擊,更在於他們並不健康的價值觀,在言傳身教中,給孩子們營造了一種錯誤的是非觀和世界觀。最終的惡果就是壓垮孩子的承受極限,讓孩子走上不歸路。




可憐的是,往往這類孩子只能靠自己走出困境,沒有任何途徑。







對於父母而言,這款遊戲或許給你有現實以外的體會。




孩子剛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他所接受的,其實就是你塑造出的三觀。比如是輕聲細語還是粗鄙不已,是相敬如賓還是摔碗砸盤,是……還是……




在不知不覺中,你決定了你孩子的命運:




孩子吸煙了?和誰學的?有些父母不知道,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責任。






孩子,我想對你說



如果你覺得歐美式的教育,或者說我們理想中的教育方式,來養育中國的孩子,就能把孩子教好。那麼這款遊戲會用一系列的真相,來打你的臉。




當第一次遊戲通關,玩家的態度也就變了。




通關後,我們知道了怎樣高效地提高智力,怎樣合理分配體力、精力、記憶力等數值,知道了如何安排學習和娛樂,才能給自己「孩子」達成一個好結局…




於是,

我們也利用上一代自己成長的經驗,來對下一代指手畫腳——






我知道大家都很累,但是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不拼不博,等於白話!累死一個人,幸福全家人!




不讓他打遊戲,而是拚命學習,不斷提高對孩子的要求,把每項指標都想提的很高,生怕落後別人一點。




這時的我們,也試圖去掌控孩子的命運,理由和現實中的父母一模一樣:都是為了你好。




誰都沒有想過,許我們有一天,也會變成我們曾經最討厭的人。

我們曾天真地以為人生是百米賽跑,後來覺得是馬拉松,再後來才明白,人生是一場接力賽。







從少年到為人父母,我們逐漸開始明白了:




知識是個好東西,沒有人嫌多,讀書不一定給你帶來財富,但一定能夠改變命運。




父母是愛你的,可能方式很xxxxxxx。




學校的應試教育很狗屎,但是符合中國國情。








當我們通關後,不妨再回頭看看,也許父母的觀念十分落後,但有時反過來想,自己的思想,是不是太過前衛了呢?




比如把美國的教育方式拿到現階段的中國,你想想有多少個家庭能經得起這樣的成本。工作、人際、時間……剛步入社會的人,對於這個的認識肯定很強烈。




我們很聰明,但有時又太聰明。父母也很聰明,有時比我們聰明得多。







曾經父母的辭嚴色厲也好,橫加指責打罵也好,也是想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更輕鬆的認知世界的本領,也就是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

不吃虧,少走彎路

」。




中國有十幾億人,機會就這麼多,當你質疑他們的教育方式時,不妨與他們交談,聽聽他們說為什麼這麼培養你,我相信他們會很樂意的,畢竟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少有的不計成本地去愛你的人。




而我們終究有一天,也會為人父母,也會有自己的子女。大家都不想讓惡性循環繼續下去,以愛之名,做著最傷孩子的事。




所以現實不比遊戲簡單,

真正解決代溝的方法,不是你拉我過去,我拉你過來。




而是在河的兩岸,共同建築一座橋樑,你來這頭看看,我去那頭看看。










往期精彩回顧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世界華人周刊兄弟賬號


長按二維碼  識別後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張藝謀陳凱歌拍不出的中國,被這位禁片導演拍出來
世界上最危險的上學路:我們都曾上過學,但沒有一條上學之路是這樣……

TAG:世界華人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