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融街三季度收入利潤雙雙下滑

金融街三季度收入利潤雙雙下滑

假如2018年第四季度,金融街(000402.SZ)結算的項目營收、利潤不能支撐公司逆風翻盤,2018年將成為金融街近五年來,繼2015年後,又一個業績下滑的年份。

10月30日,金融街發布2018年三季報數據顯示,2018年1-9月,金融街實現營業收入86.90億元,同比下降45.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41億元,同比下降27.91%。

金融街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是開發項目結算存在季度間的不均衡性,同時受到行業調整影響,開發業務收入、利潤同比下滑。

今年上半年,金融街實現營業收入66.29億元,同比下降33.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65億元,同比下降18.51%。其時金融街給出的解釋也是開發項目結算存在季度間的不均衡性,加之受到行業調整影響。

但事實如上,即便進入結算集中的下半年,金融街的業績依然沒有改善,到了第三季度末,無論是收入還是凈利潤,跌幅都呈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從房地產業平均結算周期為1-2年推算,金融街業績下滑的伏筆或埋在2017年。2016年,房地產行業一路高歌猛進,受各種利好影響,2016年全年金融街實現銷售簽約金額276億元,同比增長84%。

但進入2017年,房地產調控步步緊逼,尤其是在一二線核心城市。第一財經翻查金融街2017年報發現,該年,金融街進入的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等重點城市銷售金額同比下降 30%以 上,最後公司全年僅實現銷售簽約額235.7億元,同比減少17.1%。

縱觀多家房企三季報,金融街是少有的收入、凈利潤下滑的主流房企。

上市多年以來,金融街業績長期處於低迷狀態,業內人士曾嘗試就此分析原因,普遍認為公司策略失當,其重倉一二線的布局使其在行業調控時往往處於被動。而其以開發銷售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為雙輪的戰略,在開發銷售業務遇阻時,資產管理業務又還未能成為業績支撐。

好在,今年前三季度,金融街實現銷售簽約額約172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商務地產項目實現銷售簽約額16億元,住宅地產項目實現銷售簽約額156億元。

2017年,金融街提出了「深耕五大城市群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中心城市,拓展環五大城市群中心城市一小時交通圈衛星城/區域「的區域戰略,今年前三季度,在北京、天津、成都、武漢、重慶、廊坊、常熟、遵化等城市獲取15個項目,新增項目權益 投資額為129億元,新增權益建築面積為271萬平米。

此外,報告期內,金融街構建了大資產管理體系,設立寫字樓、商業、酒店、文旅、城市更新等業務板塊事業部。

金融街仍被投資者寄予調整布局和經營戰略,來抵禦行業周期,重振業績的希望,但顯然,金融街這場試驗需要更多時間證明。

回報三季度財務數據的表現上來,因為項目獲取和工程建設支出較去年同期增加,報告期內,金融肌肉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負102.9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負26.44億元,有所拉大。

同期,金融街財務費用增加32.28%至10.51億元。期限,金融街主要完成含權公募公司債回售工作,發行的「15金街01」債券調整後三年票面利率為4.74%(存續規模39.2億元),申報私募公司債,並取得60億元註冊額度。

金融街在三季報中指出,公司結算項目在四季度較為集中,目前相關項目工程進度在有序推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專訪默林娛樂集團亞太區市場總監Susan Ang:蠟像館不是舊生意
3年招商引資3.6萬億元 貴州用產業鏈拼出招商地圖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