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現實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內容產業快速普及
原標題:增強現實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內容產業快速普及
AR基本概況
ARKit 是一個全新的增強現實框架,它允許開發者通過整合iOS 設備的攝像頭和運動感測功能,創建能夠提供增強現實體驗的App 應用。通過將虛擬對象和虛擬信息同用戶周圍的環境相互融合,使得App 跳出了屏幕的限制,以全新的方式與現實世界進行交互。ARKit 運行的條件是:系統為iOS 11 及以上,並且處理器為A9 或者更高(即iphone6s 機型及以上)。使用者體驗在iPad 上,通過AR 技術在實體的桌面上放置虛擬物件,並且可以360 度觀察放置的虛擬物體。
AR和VR同屬於下一代新媒介平台,兩者最直觀的區別在於使用者視野中是否有現實場景出現:AR=現實+虛擬,VR=100%虛擬。
根據增強現實的技術路徑可將增強現實的整體產業鏈拆分為硬體設備和軟體應用兩大分類。其中硬體設備類可以 分為通用型設備(電子元器件)和非通用型(電子元器件)。軟體應用也可以分為基礎數據開發和場景型應用。
應用軟體:主要包括AR設備、觸覺設備、3D鏡片、動作感測器等。 該類電子元器件廠商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細分技術方向上,而AR 設備類廠商,如微軟 Hololens、Magic Leap 等更需要系統設備 整合性,場景應用型等幾個方面。
AR硬體由於在整個產業鏈中存在先發的規模優勢, 所以在初期,能夠迅速的打開市場。
AR產業鏈——系統開發、應用軟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應用領域來看
AR側重的是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完美結合,從而提高工作、交流、娛樂的效率,未來有望深度滲透生活方方面面;而VR側重深度沉浸感的打造,其核心應用將集中在娛樂如遊戲、影視等領域,VR的普及對內容質量要求較高。VR設備是全封閉式的,搭建一個完全虛擬的環境,使用戶完全沉浸在該環境中。AR在設備屏幕上,將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進行交融,使用戶能夠進行虛實互動。
全球AR頭顯銷量
日前,2017年全球AR/VR頭顯銷量情況,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增強現實(AR)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AR/VR頭顯銷量達到約836萬台,其中系留VR設備銷量約279萬台,一體機VR設備約30萬台,無屏VR設備約467萬台,系留AR設備銷量約3萬台,一體機AR設備約12萬台,無屏AR設備約45萬台。包括了系留設備(連PC電腦/主機)、一體機設備和無屏設備(插手機盒子)。
2007-2018年全球AR頭顯銷量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6-2021年VR/AR產業鏈收益預測(億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晶元的移動設備
以2015年iphone 6S發布為基點,截至2017年6月,蘋果共銷售約5億台移動設備。2016年9月蘋果公司推出iOS 10,推出不到一個月使用率已經超過50%,而至2017年7月有約86%的設備使用iOS 10。以5億設備為基數,假設由80%用戶更新使用iOS11,ARKit存量自帶用戶基數將達到4億,若考慮iPhone8的銷量,ARKit從推出開始就將有數億的用戶基礎。
2015年Q4-2017Q2iPhone銷量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AR內容產業快速普及
新內容形態普及需要巨頭在硬體和軟體底層技術上鋪路,內容迎來爆發。內容產業的爆發都要滯後硬體2-3年,但巨頭鋪路是往往是內容產業爆發的起點。從蘋果硬體+軟體平台生態來看,iPhone2007年發布,其單個App下載量在2011年達到最快。從手游市場發展來看,我國手機普及增速最快的時期是在2010年,但手游的增速最高峰出現在2013年。
AR應用之社交
嶄新的互動方式,全新的富媒體社交平台:ARKit在社交領域的應用魅力在於:基於一種嶄新媒介,催生諸多新的互動的方式,從而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粘性,提高社交平台的經濟價值。同時AR與LBS等相結合,將催生更加新奇的社交體驗。社交巨頭Snapchat和Facebook已經將AR融入社交功能當中,預計隨著ARKit的推出,將真正實現富媒體社交的全面升級,給用戶帶來更加完美,更加豐富的全方位社交新體驗。
AR應用之遊戲
虛實之間行業迎來新機遇:遊戲是娛樂產品中最重交互的產品,ARKit帶來的是全新的交互形式,遊戲行業將迎來發展新機遇。以Pokemon Go為例,新的玩法極易獲取新用戶,從而成為現象級產品。當前大多數AR遊戲仍然處於Demo狀態,遊戲玩法和功能比較簡單,但是基於iPhone強大的硬體和系統配置,遊戲呈現的效果逼真,與現實的結合度較高,預計未來多元化AR遊戲的推出將能夠極大地豐富玩家的遊戲需求和體驗。
2018年增強現實(AR)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2187444833e4860.html
TAG:前瞻產業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