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出生在廁所,一心報國卻六年不陞官,皇帝昏庸最後才想起他

他出生在廁所,一心報國卻六年不陞官,皇帝昏庸最後才想起他

古代的很多清官廉臣,其實都是出自官宦世家,他們很多人都是民間故事裡的主人公。不管是他們努力學習的態度還是他們對待家國政治的品行,都得到了後世的一直稱讚。曾經明朝有個官員,就是一個出自官宦家中的繼承父輩意志的葉向高。葉向高的童年並沒有眾多公子哥官二代的那麼舒坦,這也是很多官職不穩定的家庭的通病。因為要麼隨著家人一起輾轉各地,要麼就陪著母親在家宅里等待父親歸來。而且,很多官員都被官場上的規則給制裁了,那些勾心鬥角的暗算將這些官員和他的家庭一起推向了無盡深淵。所以,這些官員的孩子們很有可能隨時都有四處逃命的概率。

葉向高出身前,母親就為了躲避戰亂而在路上逃亡。當時社會局勢動蕩,朝廷不安,民眾心中惴惴,很多地方都開始有不穩定的因素來打擾人們的生活。所以葉母懷胎將臨盆的時候,也還是在路上,當時他們實在沒有辦法了,就只好在一處茅房旁邊把葉向高生了下來。葉父也曾是朝廷大臣。葉向高年長之後,刻苦學習考上了進士,萬曆二十六年的時候,葉向高任職為皇長子侍班官。神宗皇帝當時已經開始不務正業了,他為了充盈國庫於是開始設立了稅監大臣,要從各個地方開始徵收稅務。

但是我們知道苛稅只會給民眾帶來禍害,而這種礦稅,就更是讓人們無力承擔,但是那些稅監可不這麼認為,他們到了轄區之後,就開始對地方下達很多無理要求,人們對於無理礦稅只是敢怒不敢言,而當地政府為了應對這樣的徵稅,也只能不惜花更對的金錢去挖礦,一千金萬金,來換一金。葉向高發現了這種情況,他知道這樣的稅收只會有害無益,而且更甚的應該是那些大臣們,貪心官員的把下收的錢開始公報私囊,以公濟私,上樑不正下樑歪,這句話畢竟是古書中的名言。皇帝不安心治國,官員又怎麼可能一個個勤於治理?

後來稅收事件愈發嚴重,民眾之間開始了越來越的不滿,壓迫和反抗即將到達極限。很快,各地的工人群眾們,都開始紛紛抗議反抗,葉向高當時在南京當差,多次上書神宗卻被無視,神宗這時不但已經懈於朝政,而且長期不問朝事,讓當時的朝廷貪官污吏肆意妄為,清官名臣被算計,職位空缺,人才不夠,讓整個國家的政事都快荒於一旦。葉向高在南京當差六年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再加上他與高淮也是積怨已久,就更是沒有得到提拔的機會。直到萬曆三十年,神宗迫於內閣無人才決定提擢人才,念起以前葉向高的功績,便提拔他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預機務,成為國家重臣。

想了解更多歷史快來關注我吧,風裡雨里,小編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鵬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國廢漢字改城名,只為和我國撇清關係,如今搶我國文化節日
晚清女性的真實寫照:還沒逃離裹腳的痛苦,又陷入了鴉片的泥潭

TAG:小鵬觀歷史 |